南都讯 记者莫晓东 东莞地铁运行两年多,列车也要进行“大保养”。12月24日,东莞市轨道公司在东城车辆段举行东莞轨道交通首列电客车架修落成仪式。经过技术人员118天的努力,东莞首列地铁列车完成“大保养”后将重新投入运营服务。接下来,东莞将利用近三年的时间完成剩余19列电客车的架修工作,整个架修过程不会影响到地铁的正常运营。
首列电客车架修项目涉及近万个工序
按规定,地铁列车行程60万公里需进行保养检修,今年8月,已运行两年多的东莞地铁迎来首次“大保养”。和汽车的检修保养不同,地铁列车达到60万公里或5年使用时间所需要进行的“大保养”,称之为“架修”,基本把列车零配件逐一拆卸下来后重装,确保车辆在“架修”后恢复到新车性能。
自8月28日启动首列电客车架修工作以来,经过车辆技术人员为期118天的努力,终于完成首列电客车架修任务。据介绍,此次架修工作是全国第一例在首次运营线路中采用120km /h快线技术的车辆架修,整个项目涉及近万个工序,覆盖电子、电气、机械、通讯等多个科学领域。而且,价格不便宜,架修一列地铁列车有上万个步骤,包括车门、空调、转向架等诸多核心配件都要逐一拆卸检修,光材料费就花费三四百万元。
技术熟练后或缩到两个月内
“东莞采用的列车,严格按照地铁快线设计标准来设计和建造”,东莞市轨道公司副总经理胡文伟表示,东莞市轨道公司作为国家《地铁快线设计规范》的牵头编制单位,从一开始就实现了地铁设计的标准化,这也是全国首例在首次运营线路中采用120km /h快线技术的车辆架修项目。初期,东莞地铁列车的架修仍需要厂家的技术支持,中车浦镇公司将派出技术人员协助开展架修。但后续技术熟练后,东莞将实行自主架修,时间或将缩短到两个月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