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故事大叔
2008年,美国#可口可乐#宣布将要收购中国国民饮料—#汇源果汁#,消息发出后引起部分网友强烈不满。很多人认为这不是一场简单的跨国公司并购案,而是外部公司为打压中国商品发动的蓄谋已久的民族品牌之争,是中国经济强大之后国人对民族品牌保护意识的觉醒,到最后一场收购案变成了一场网络口水战。
一年后,国家相关部门迫于反垄断和舆论压力等综合因素未通过此次并购案,这也是反垄断法实施以来第一个未能通过的案例。但是谁都没有想到,当国家宣布并购案失败之后,汇源公司股价暴跌,陷入亏损长达12年。大家可能会问为什么是12年呢?因为汇源果汁在最后一年破产重组了,汇源果汁朱新礼的时代已经过去。
01
朱新礼出生在山东省沂蒙山区,小时候听到最多的就是“要想富,种果树”,所以当地的百姓把各个山头都种满了。但由于交通不畅、信息闭塞、加工业滞后,老百姓种出的水果无法运出,只能眼睁睁看着烂掉,甚至有的果农干脆砍掉果树改种粮食。朱新礼打小就知道果农的不容易,立志长大为农民找到一条出路。
1992年,朱新礼辞掉稳定的工作毅然地下海经商,从接手一个负债千万,已经倒闭多年的县罐头厂开始。由于罐头厂的条件太差了,银行都不愿意贷款给他,所以朱新礼只能靠补偿贸易的办法,买外国人的设备加工产品再卖给外国人。第二年,德国举办食品展,朱新礼背着山东大煎饼,带着罐头厂的产品,只身一身前去参展,竟意外地带回来500万美元的贸易订单。此后,朱新礼的果汁贸易才真正地发展起来,一直到2007年上市,再到2008年可口可乐公司提出并购,汇源果汁风风雨雨走过了16个春秋。对于此时可口可乐公司用三倍的价格收购汇源,朱新礼当然很开心,结果大家都知道,故事并没有这么发展。
02
朱新礼也很疑惑,当时他说过一句话:“企业要当儿子养,当猪卖,因为这是市场行为。为什么李嘉诚可以在买企业之前就可以先考虑如何卖掉,而他朱新礼不可以呢?”大家想一想这句话也很对,可口可乐愿意花钱高价买,而汇源果汁愿意卖,就像“周瑜打黄盖”一样,这明明是一个很简单的事情为什么变得不简单。
其实,舆论的焦点一直都不是汇源是不是卖便宜了,而是关于这个民族品牌应不应该卖掉?尤其是这么多年,大家目睹了太多国产品牌被外资收购,导致中国的儿子改了外姓,这深深刺痛了国人敏感的神经。此时的汇源果汁恰好碰上了,所以被推到了聚光灯下,接受国人灵魂的拷问。难道只是在问汇源果汁吗?当然不是,这是对中国企业做大做强后选择一条什么路进行思考。
另外,大家思考一下:可口可乐公司作为一家跨国集团,可以说有钱有技术有品牌,难道他不可以直接搞条果汁生产线,为什么要收购汇源呢?难不成外资企业看上了汇源果汁的厂房,设备机器和工人。如果你这样想就大错特错了,这些东西根本打动不了他们,他们真正想要的是渠道网络,抓住它就得到了用户,至于这个品牌的未来,真的只能看命了。
03
难道被外资收购,企业就会过得更好吗?也不尽然,有个词语叫“雪藏”。
1986年,那时候的人吃得最多的就是#华丰三鲜伊面#,其独特的口味迅速得到大众的喜欢,甚至远销国外。但到90年代初,印尼金光集团成为华丰方便面的新东家,随后华丰方便面被外资方便面夺去了市场,风靡一时的华丰三鲜伊面就不见了踪影。现在的市场都有哪些品牌,相信大家都心知肚明,“老坛酸菜”事件的画面应该都还在眼前。
1990年,当时国货品牌美加净如愿地嫁给了美国庄臣公司,连带“美加净”商标一起被庄臣以作价1200万元合资方式收购。但刚到第二年,美加净的销售额就从一年前的3亿多元骤降至600万元,可谓惨不忍睹。虽然,上海家化4年后重新收回伤痕累累的美加净,但那时的美加净早已跌至谷底,根本都没有抢救的可能了。
1994年,家喻户晓的#北冰洋#,选择和百事可乐合资,北冰洋汽水没过多久就慢慢地从市场上消失。2007年,一轻控股收回“北冰洋”商标,但直到2012年北冰洋汽水才重新上市,目前也只局限于北京地区卖得不错。那些错过的时间造就不一样的命运,即便有遗憾,也无可奈何。
除此之外,苏泊尔品牌被法国公司控股;#中华牙膏#被联合利华收购;舒尔美卫生巾被美国金佰利收购,而后市场逐渐被“高洁丝”占据;太太乐鸡精被雀巢公司控股;小护士被欧莱雅品牌收购;哈尔滨啤酒被百威收入囊中;三笑牙刷被高露洁入主后风光不在等等,数不胜数。
原本以为都是国货之光的品牌,早已披上外资的嫁衣,而有些品牌就没这么好运,被雪藏后逐渐消失在大众视线里,现在还有哪些品牌算的上是真的中国血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