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港珠澳大桥收费站
如今港珠澳大桥已经全线贯通,作为世界顶级大桥,这座大桥耗资1200多亿,然而建成至今,为啥却不能够通车?桥面上真的还没有车辆通行?对此美国人开始大肆嘲笑,称中国花费上千亿资金建造的大桥,是一座面子工程,没有任何实用意义,看来美国还是把中国想的太简单了,作为连接香港、珠海以及澳门的跨海大桥,这座大桥的建成,将极大便利三地之间的交通,推动三地交流,只是由于目前受疫情影响,同时通行港珠澳大桥需要三地签证,随着疫情结束,再加上政策的不断落实,这座大桥所能够发挥的效能绝对超乎外界想象。
图为建设港珠澳大桥
其实,打通港澳和广东的陆上交通,战略意义是非常明显的,珠三角作为全中国经济最活跃的地区,迫切需要打开一扇面向全世界的窗口,而作为全球金融中心和自由港的香港,能够非常好的完成这个任务,港珠澳大桥的建设,说不上是劳民伤财,只能说是因为一些问题没能得到关注,在建桥时只注意了桥梁本身在工程上的困难,而没有关注一些政策可能带来的影响。
首先,关于大桥的通行要求,在进行讨论时没有及时统筹,大桥竣工之后,甚至都没能拿出一套完善的标准,2017年建好的大桥只能放置在一边无所事事,没有一辆车子通行,直到一年之后的2018年12月,第一批运营车辆才正式从港珠澳大桥上通行,不过,这还只是一个小问题,如果另一个更重要的问题得不到解决,港珠澳大桥就只能成为一件大而无当的摆设。
图为港珠澳大桥
由于中国目前实行的港澳通行证制度,想要从港珠澳大桥上前往港澳特别行政区,首先司机就必须办理一张通行证,而由于英占时期靠左行驶的交通习惯,香港的交规与内地是截然不同的,必须拥有粤港两地的牌照,车辆才能在香港和内地之间往返,如果不想挂两块车牌,就必须办理一整套繁琐的手续,经过三地政府部门许可的单牌车辆才允许通行,办完了这一堆手续之后,能够上桥的车辆还得等待配额,配额通过了才算是真正走完了万里长征。
理论上,港澳与内地之间的经济往来密切,这座耗资1200亿人民币,桥隧全长55千米,主桥长29千米,历经8年才全部竣工的超级工程上,理应是车水马龙,一片热闹景象,但是直到今天,从港珠澳大桥上通过的车辆,依然少得屈指可数,这成为了一些国家攻讦中国的理由,认为中国搞了一个劳民伤财,实际上起不到半点作用的面子工程。
图为港珠澳大桥
修建港珠澳大桥,其战略意义是非常明显的,任何稍有战略眼光的人,都不难看出,打通港澳和内地陆上交通的重要性,而政策和统筹带来的困难,短时间内只要下定决心,都是可以解决的,而大桥如果不去建设,它不会自己冒出来的,不能因为一些短视的批评言论,就断然否定港珠澳大桥的重要意义,目前大桥建成才几年时间,而这座大桥的寿命却可以长达上百年,即使这座大桥在50年后才发挥作用,也依然能够体现出这座大桥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