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找好货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专题 » 正文

“代工王”富士康的销售狂想曲:富金机盈利,富连网超京东,赛博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2-07-25 17:04:55    作者:life    浏览次数:2165    评论:0
导读

◆经济导报 孙罗南 13日,位于济南山大路的赛博数码广场,店员们卖力地向顾客推销自己店内的商品,热情地招揽生意。尽管是周末,但卖场依旧难寻昔日的销售火爆场面。 作为二、三线城市的IT大卖场,赛博属于富士康较早的渠道,也是后者积极布局实体零

◆经济导报 孙罗南

13日,位于济南山大路的赛博数码广场,店员们卖力地向顾客推销自己店内的商品,热情地招揽生意。尽管是周末,但卖场依旧难寻昔日的销售火爆场面。

作为二、三线城市的IT大卖场,赛博属于富士康较早的渠道,也是后者积极布局实体零售渠道拓展的重要一子。但如今,综观全国的赛博数码广场,都在面临着产业变革带来的冲击。

曾决心斥巨资打通零售渠道的富士康,自2001年收购赛博以来,零售渠道网络已经建了10多年。曾经的五大渠道包括赛博、万得城、敢闯数码、“万马奔腾”和飞虎乐购。然而,除赛博外,其他均告失败。

富士康内部人士近日对经济导报记者表示,如今富士康的渠道主要包括富金机网、富连网商城和赛博三大部分。

富士康目前的这一渠道体系大蓝图又谋划得如何?

受苹果占有量下滑影响

赛博为Cyber音译,源于希腊文Kyber,原意为舵手。一直被富士康寄予厚望。富士康“掌门人”郭台铭也曾来济南参观过赛博数码广场,了解赛博卖场的实际经营和产品的销售情况。

郭台铭入主赛博后,把开店计划由原来的50家提高到500家,尽管赛博由此进入了扩张高峰期并达到鼎盛,但依然由于业绩不佳产生巨幅亏损,在中国大陆的赛博数码广场不得不于2004年大规模关店。

此后,郭台铭希望赛博品牌能与四至六线市场的“万马奔腾”家电连锁店有机结合,发挥出更大的互补效应。

但在2014年,有传闻称富士康与赛博分道扬镳。消息称,当年5月,富士康旗下的广宇科技抛售了其持有赛博48%的股权,此举被市场解读为富士康与赛博结束合作,集中火力发展电商。

根据当时的广宇公告,相比此前入股金额,出售赛博全部股份令广宇投资亏损额达230万美元。但彼时,广宇表示,出售时机是适当的,相关股份将由赛博经营团队收回。

不过,富士康内部人士告诉导报记者,“赛博现在总部依然设在原先富士康在上海的渠道中心,以前‘万马奔腾’的‘残部’也都划到了赛博旗下,‘残部’主要的工作是拓展苹果商店。”

“赛博在前几年取得了苹果的代理权,但是随着苹果占有量的下滑,计划遍地开花的苹果商店也没开出几家。”上述内部人士说。

如今,以数码卖场起家的赛博也在谋求转型,据悉,智能硬件、互联网旅游、文化创意产品或许将是未来的三大方向。

“富金机是盈利单位”

在渠道体系建设上,富士康一直不遗余力地寻求突破。导报记者采访了解到,除了老渠道赛博,富士康目前的渠道主要还包括两大部分,分别是以工业产品渠道为主的富金机网,以及以富可视产品为主导的富连网商城。

“富金机是盈利单位,市场拓展得还不错。”富金机网的一位管理层人士对导报记者说,富金机在很多省份都设立了办事处,经营塑胶原料和模治具等。

导报记者登录富金机网看到,其打出“免费注册,免费开店,交易无佣金”的口号。专注于工业品领域的电子商务平台的富金机网,确实吸引了不少目光。

对于一家企业而言,在寻找零件商的过程中,它不必再拘泥于本地的资源,通过这一工业平台,企业可以拥有更多的选择,并在平台上进行在线交易。与此同时,企业自身也可以在该平台上开店,为其他企业代工。显然,富士康为自己的供应商及国内中小型制造企业提供了一个跨境电商贸易平台。而且,入驻平台的这些企业还能够获得富士康平台的品牌背书。

“富金机做得比较成功,工业产品的上下游都做,包括工业机器人模具、上游的塑料原料等。”上述富士康内部人士说,“郭台铭的设想是,不管是小企业还是个人以后都可以在富金机定制个性化的工业产品,包括以后的私人机器人等。”

“只在胶东地区还不错”

事实上,在富士康渠道战略中,电商渠道被视为重要一子。在电商领域,富士康也做了不少尝试。

以富可视产品为主导的富连网商城是富士康推出的另一电商平台。提到富可视,其可谓是美国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消费电子品牌,在与富士康结成代工合作后,富士康开始在中国市场推广富可视的智能手机、电视机等产品。

对于富联网,有媒体称,郭台铭曾计划在3年内让富连网销售额超过京东。但如今,富连网似乎并没有取得其预期的效果。

知情人士向导报记者透露,由于品牌知名度一直未打开,富连网商城可谓“动静大雨点小”,“目前只在山东胶东地区做得还不错,毕竟,电视等都是在烟台厂区组装,算是个依托。”

制造体系仍根深蒂固

事实上,在富士康的规划中,渠道拓展是其强化竞争力的一大重要途径。近几年业绩不理想,多少也是富士康决意做渠道的原因之一。

富士康2015年财报显示,其营业收入为4.48万亿新台币(约1364亿美元),净利润为1468.7亿新台币(约45.53亿美元)。

在去年第四季度,富士康净利润为529亿新台币(约16亿美元),同比下滑7%,低于分析师预期。这是2012年第二季度以来,富士康季度净利润首次出现下滑。

目前,以富士康渠道业务的发展来看,其要在该领域获得成功仍面临较大挑战。

曾经,富士康在大陆的渠道分为五大部分:一是以赛博为主体,在二、三线城市开IT大卖场;二是与麦德龙合作的大型电子专卖店——万得城;三是进驻大型超市如大润发、家乐福等,在超市中开“店中店”;四是覆盖三线以下城市的“万马奔腾”商店;五是电子商务网站“飞虎乐购”等。

但富士康在渠道上的表现并不及格。一位富士康离职员工告诉导报记者,事实上,“飞虎乐购”的口碑还不错,其优势在于销售的大多产品是富士康代工生产的,价格上也有竞争力,“但其短板是物流,没有一个强大的物流体系做后盾。”

在上述富士康离职员工看来,富士康的“工厂思维”仍根深蒂固,“这几年,富连网和富金机主做线上营销,做得还可以。但可以说仍属于低端制造的整合,这些平台只是在完善其制造链。”

“郭台铭一直想在大陆找一个资深的渠道经理人,但是无奈在根深蒂固的制造体系下,加上内部的掣肘力量,每个空降兵都像被绑住了手脚,根本没有发挥空间。”富士康上述内部人士对导报记者说。

 
(文/life)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life原创作品,作者: life。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114618.com/news/77556.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
 

(c)2008-2018 找好货 B2B SYSTE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200897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