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见》这本书是讲述柴静央视十年历程的自传性作品,既是柴静个人的成长告白书,某种程度上亦可视作中国社会十年变迁的备忘录。我爱上了这本书,是因为它的真实,在这种伦理与道德与法律的刀光剑影之间,没有每个人都有自我声明的权利,哪怕是罪犯,柴静给了大家一个机会。不管好的,坏的,她都写给我们看了。她没有强加评论告诉我们什么是好的,什么是坏的,她给我们看,让我们知道真相后,自己评论。
我想在我在读了小半本书后,得到的最多的大概是对人性的感悟。
《看见》第一章有关“新疆地震”的文字中,提到一对姐弟在地震之后,裸露在外面睡觉,零下十几度;喝水喝的是地上积的雨水。而柴静说她刚刚在向全国人民说他们已经背着书包开始高高兴兴上学了。当我看到这段的时候心中有种说不出的心疼,心疼这两个孩子,在这么艰苦的环境下顽强挣扎,而外界,却不知他们生活如此艰辛。
第五章提到了一个被超期羁押了二十八年的人,出狱的时候语言功能已经丧失了,柴静想和他用文字谈谈,结果他只会写“毛主席”三个字。没有人知道他到底在监狱里经历了什么折磨,只知道,他的两个膝盖是空的;睡觉要躺在地上——驼背,四肢萎缩,躺着睡不着,要坐着才能睡着……而他在采访时面对柴静递给的一瓶水,却是小心翼翼地把一半倒进瓷缸子,把剩下的一半递给柴静,让柴静喝。一个人在经历了这么多苦难时却仍活着且能保持一颗悲悯之心,这是我们许许多多的人所做不到的。
通过阅读《看见》这本书,使我对生活有了更深刻的感悟。有时我们看见的是别人的生活,有时别人也在看着我们的生活,正如那句话说的“每个人都是自己故事里的主角”,所以面对生活,我们既要看见自己,也要看见世界。
注:图片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