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找好货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专题 » 正文

夕阳红里走来银发背包客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2-07-25 20:44:15    作者:life    浏览次数:2808    评论:0
导读

2014年4月8,张晓林在雅安市石棉县草科乡 四川在线消息(王代强 四川日报记者 李思忆)10月21日,重阳节。晚上十点,63岁的成都人张晓林一到家就倒头大睡。一周前,他与朋友从云南元阳出发,骑行回家,消耗了不少体力。 那些和张晓林相似,热

2014年4月8,张晓林在雅安市石棉县草科乡

四川在线消息(王代强 四川日报记者 李思忆)10月21日,重阳节。晚上十点,63岁的成都人张晓林一到家就倒头大睡。一周前,他与朋友从云南元阳出发,骑行回家,消耗了不少体力。

那些和张晓林相似,热爱旅行的老人如今被称为银发背包客。他们有着向往世界的好奇心,有着不输给年轻人的精气神。他们结识朋友,收获欢乐,领悟生命新的意义,在生活中演绎老年版“人在旅途”。

独自出行,家人支持吗?旅行中,他们又会遇上哪些趣事与困难?重阳节前后,记者走进了一群银发背包客的世界。

2013年5月17日,傅嗣铨(右二)和朋友在阿坝毕棚沟

好奇、向往、孝道

老人出行理由各不同

年事已高,为何还会选择在路上奔波?对不少银发背包客来说,辛苦了大半辈子,“世界那么大,也想去看看”。

张晓林告诉记者,自己年轻时工作太忙,退休后想充分享受人生。“世界那么大,我也想去看看。”没想到这一看就看上了瘾。每逢周末,他总要约上几个好友踏山访水。刚开始,他们的活动范围限于成都周边,2008年买车后就越走越远。直到现在,他每个月都要计划5000公里的旅游行程。

和张晓林类似的还有四川大学62岁的退休教师傅嗣铨。“能与老朋友一起游山玩水,是我最大的享受。”40多年前当知青的经历,让付嗣铨对农村的蓝天白云与风土民情怀念至今。他行走的地方,也多以原生态村庄为主。

自去年退休以后,傅嗣铨便全身心投入到户外旅游当中。为了召集更多的银发背包客,他还发起成立了全国首个“老年房车旅游协会”,“定期组织有车的老年人搞点自驾游、烧烤、露营等活动,最北到过俄罗斯海参崴,最南抵达澳大利亚堪培拉。”目前,该协会已有注册会员700多人,年龄最大的76岁。

和别的老人不同,67岁的陈录雪旅行,却是想让104岁的母亲看看外面的世界。“9年前一次陪母亲在景点游玩,母亲特别高兴,随口说了句‘要是能到外面的世界看看该有多好’。”这句话触动了陈录雪。“当时母亲已经年迈,我觉得,如果再不能陪母亲出去转转,可能就来不及了。”于是,他辞掉了不错的工作,决定陪母亲周游全国。“有人说我是傻子,但我觉得在晚年对母亲的陪伴才是最重要的。”

2013年5月17日,傅嗣铨,阿坝毕棚沟

做饭、问路、攒钱

旅途中遭遇“囧事”

每次旅行都是一次充满未知的体验,肢体语言交流、打工赚路费、路遇“活雷锋”,老人的“囧途”走一步算一步。

有一次,旅途中的傅嗣铨带着20多名朋友到武汉落雁岛风景区吃了一次烧烤,没想到集体出现腹泻。从此以后,他们决定“自起炉灶”。“我们购买了小型液化气罐,又配齐了锅碗瓢盆,放在两个半米见方的塑料箱里,每次出门都放车里带着。”

傅嗣铨说,他们每次会提前几天准备好食物。“数量因人数和时间而定,以4个人出去一周为例,会准备10斤大米、20个面包、三个8升桶装水,以及萝卜、土豆、黄瓜等水分充足保存期长的蔬菜。”

不过,让傅嗣铨最头痛的,还是境外游。“人生地不熟,语言不通,还闹了不少笑话。”

2009年3月,他开车去俄罗斯莫斯科,由于语言不通,吃饭成了问题。“在一家烧烤店点菜时我们叽里咕噜说了半天,服务员还是不明白。”这时候,傅嗣铨看见店里面挂着的羊头,突然获得了灵感:用肢体语言。他和老伴儿“咩”学了一声羊叫。对方果然点头,知道是想吃羊排。两个老年人就这样“张牙舞爪”学了好几种动物,逗得店里的顾客和服务员哈哈大笑。

由于不会用电子设备,傅嗣铨旅行时经常会迷路。“这个只能提前做功课,尽量详细地准备当地的路线,了解当地人文。”

陈录雪在旅行中印象很深的还有各种险情。有一次,他们正行至鞍山通往沈阳的高速公路上,车子突然发生故障,恰巧遇上东北人董为民。得知陈录雪的孝心后,董为民立即联系朋友将陈录雪的房车拉到鞍山修理,还请人提供免费食宿。“都说东北人是活雷锋,我算是见识了东北人的热情和豪爽。”

陈录雪说,为了能多攒点旅费,他们会走几天停几天,如果途经餐馆食店,他们还可能在那里打一周杂工,“主要是洗碗、端盘子、扛肥料之类的活儿。”实在没有工作可干的时候,陈录雪甚至还和妻子花几小时到沿途人口聚集的场镇捡垃圾。“主要是捡点易拉罐和矿泉水瓶,一个最多两毛钱,每天大概能捡40元。”细心的陈录雪因为担心母亲的身体,在车里还随时带着小药箱。“一般的小病小痛,我和妻子都可以帮母亲解决。”

2014年8月,陈录雪夫妇及104岁母亲旅途中

健康、时间、金钱

三大“法宝”相助背包旅行

健康、时间、金钱支撑着银发背包族自在行天涯,亲情却是老人们远行回家后心灵的慰藉。(楷体)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没钱寸步难行,没时间同样是空谈。”76岁的黎昌明说,健康的身体、充足的时间和金钱,是出行三大“法宝”。

记者发现,大部分银发背包客年龄集中在65岁左右,身体还算健康。他们一般刚退休不久,时间充足,有一定经济能力。据了解,成都长期出行的老人每月开支在3000到4000元左右。

除了物质,精神层面的支持也十分重要。

“老伴儿的陪伴是一路上最宝贵的财富。”傅嗣铨说,旅行中自己负责规划行程、开车,老伴就负责煮饭和整理。“没有她帮忙,我们就只有啃冷馒头。”

除了爱人,子女的理解和支持对老人来说也是很大的鼓励。傅嗣铨透露,他的儿子儿媳看他旅行开心,非常高兴。“买房车的钱,他们出了一大半。”不过,儿女也会担心他的安全,有一次甚至连夜乘飞机赶到傅嗣铨的旅游地,硬生生将“私自出游”的他拽回了成都。

当然,并不是每一位银发背包客都能得到亲人的支持。张晓林的妻子就对他太热爱旅行表示反感,两人为此离了婚。“我现在没有找老伴,就担心找不到有共同爱好的。”不过,一个人住在一间60多平方米的老式公寓里,张晓林偶尔还是会感觉到孤独。“所以旅行回来我都会去看孙子,一路的疲惫,在看到他可爱笑脸的时候,被一洗而空。”

2015年10月16日,陈录雪和104岁母亲在青城山

价格、食宿、交通

老年群体出行需量力而为

尽管银发背包客已渐成时尚,但相比庞大的老年人群体,旅游市场仍有待开发。同时,老年人外出旅行更要量力而为。

成都市民政局今年2月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末,成都市户籍人口达到1210.7万人,60岁以上老年人数量达249.6万人,占户籍人口的20.6%。也就是说,每百名成都市民中,就至少有20个老年人。

那么,除了自己计划行程旅游的银发背包客,老年团队游市场是否很红火?

记者从成都各大旅行社的统计数据了解到,其60岁以上的老年客户比例还是相对较低。四川铁航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东大街营业部经理赵燕透露,从去年的经营情况来看,顾客中60岁以上的老年人仅占10%。而成都醉享定制旅游运营总监龚涛也透露,该公司的客户中,60岁以上的老年人比例甚至只有1%。赵燕告诉记者,旅行社每逢二月、十一月等旅行淡季都会推出以“夕阳红”为主题的老年旅行团,但相较于一般旅行团,老年人报团的人数还是较少,所以通常会由几个旅行社联合发团。“应该说,这个市场还是有很大潜力可挖的。”龚涛说。但他也提醒,不少老年人在出行时最关心的还是“价格”问题,而不是食宿、交通。“因此很多旅行社针对老年人这一心理特征,推出了价格低廉的‘购物团’,但是相应的住宿和饮食条件都不是很好,会很大程度上降低旅行中的体验,选择时一定要慎重。”

对于老年人出行旅游,南京大学社会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陈友华认为,老年的时间跨度很大,不是人一旦进入老年,就需要子女与他人给予照顾,实际上,老年人在大部分时间内都是自己照顾自己。“现代人在工作期间,限于经济与时间等条件,年轻时外出游玩的时间与机会不多。退休后,在身体健康状况许可的情况下结伴外出旅游,是很正常的社会现象。”陈友华说,“只是老年人因身体等方面的原因,在外出时要多注意安全。尽力避免不测事件的发生。”陈友华还提醒,老年人身体状况与适应能力等方面大不如年轻时,因此,外出旅行时要量力而行,注意不要太过劳累,行程中一定要注意路途安全与生命财产安全。此外还需携带一些常用药,以防不测。尽可能结伴而行,以便相互照应。

 
(文/life)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life原创作品,作者: life。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114618.com/news/79773.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
 

(c)2008-2018 找好货 B2B SYSTE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200897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