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更美童年#
我小学就会下象棋了,没有经过系统的学习,只是个业余爱好,只是和对手下过后,自己复盘,总结,提高,目前天天象棋业7-3,有时就可以上业8-1 ,联众世界,象棋特级大师。算不上高手,但是一般的棋摊还是可以装一下杯的。
一开始下象棋啥也不懂,也不知道象棋开局都是有棋谱的,开局的每一步都是至关重要的,每走一步都有固定的后手,问题在于你想选择哪一种变化,而我一开始不懂,只是凭感觉,再算个三四步觉得优势就走了,实际上,专业棋手,象棋大师,特级大师们下棋,开局前二十步都是象棋棋谱的谱招,这哪是下象棋,这分明是在被棋谱,像小时候背课文一样,大师们如果像和棋的话,可以总开局背到终局,官和,这就是制约象棋的发展的第一个瓶颈,你如果不按谱招走,强行变招,大师们马上可以知道这是软手,疯狂进攻。遇见了象棋软件,彻底颠覆了我的象棋观,让我明白了高手是这样下象棋的,原来在绝对实力面前,人类的计算原来这么不堪一击。计算机诞生之初就是为了计算而生的,好一点的象棋软件如名手,旋风,配个好一点配置的,比如处理器多核的,计算力有多恐怖你知道么,它可以从开局的第一步算到终局,穷尽每一种变化,而人类的象棋大师,特级大师或者国际特大,计算力顶多可以看清9步之后的变化,我们都知道象棋的本质比的就是计算的深度和精度。和软件下棋,说白了就是人类和计算器比算术,你说这还有意义吗?现在各个象棋平台,高端局到处充斥着象棋软件,甚至职业比赛,都有大师用软件作弊的。透露个内幕职业选手都有一款强力的象棋软件,用于开发布局飞刀。如果不服象棋软件,可以让王天一和名手来个十番棋比赛,可以不限制人类选手的时间。这就是制约象棋发展的第二个瓶颈。
象棋作为中华传统文化,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被广大棋友所喜爱,但是发展到如今,象棋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我觉得也不是没有破解之法。我觉得现在可以多多推广快棋。
快棋,由于时间紧迫,考验的是棋手的反应和棋感,避免了背棋谱的尴尬,也用不了软件 ,因为软件你计算的那么多变化,每一个变化又计算得那么深,就算是电脑也要时间,这样一来更考验棋手的临场应变能力,也更有观赏性,不用再像下慢棋一样,一步棋想一个小时,现在的生活节奏多快啊,下盘棋,得用一天,不干别的了。以上是我对中国象棋的一点拙劣的见解,欢迎棋友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