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找好货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专题 » 正文

据说有逼格的人都在听黑胶,你舍得掏几百块钱买一张盘吗?(黑胶很贵吗)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2-07-25 21:28:29    作者:life    浏览次数:3530    评论:0
导读

黑胶唱机总是出现在老电影中,音乐响起伴着黑胶唱机特有的沙沙声,伊人翩翩起舞。当黑胶唱片在旧式的留声机上伴着唱针悠悠地回转,再从大喇叭中释放出来,便顿时透出一股莫名的磁性。这便是黑胶唱片和留声机的独有魅力。一见着这两样东西,思绪便像影片倒带

黑胶唱机总是出现在老电影中,音乐响起伴着黑胶唱机特有的沙沙声,伊人翩翩起舞。当黑胶唱片在旧式的留声机上伴着唱针悠悠地回转,再从大喇叭中释放出来,便顿时透出一股莫名的磁性。这便是黑胶唱片和留声机的独有魅力。一见着这两样东西,思绪便像影片倒带,哗哗地往回转,时空似乎瞬间就流转到上世纪二三十年代,那个被黑胶占领的年代。

CD时代来临之后,黑胶的地位被迅速取替,黑胶生产线也被大量淘汰。但由于黑胶有一批爱好收藏者使之又拥有了市场价值,并且迅速提升,摇身一变从当初平民化的音乐载体成为享受生活的情调和方式。时至今日,音乐的载体形式越来越多样化,但黑胶依然拥有属于它的一席之地,似乎还有不断扩大的趋势,那么黑胶唱片会走向“复活”吗?

近年数据显示黑胶唱片销量一直在上升,呈现出复兴状态,但对于会否购买黑胶唱片这个问题,我们采访的音乐界人士各执一词。乐评人内陆飞鱼仍认为黑胶价格过高,属于贵族玩物,“暂时没玩,曾经想买几张喜欢的黑胶唱片放家里做装饰,以便每日膜拜,一看,四、五百一张,买不起啊!”华语金曲奖总策划游威则对黑胶的艺术价值尤为看重,“当然会买。黑胶的收藏价值无可取代,设计本身有艺术感,封套有音乐背后的故事,模拟录音的真实感和人性味远胜CD的金属感。价格方面很多二手黑胶还便宜过正版CD。至于说占地方,我家的唱片柜就是用来放它的!”而知名乐评人张铁志被问到为何喜欢黑胶现在却不听时,他的答案是:“就是没时间,香港居住空间也小。”

听黑胶成本过高是导致人们不选择黑胶的主要原因吗?我们与一众音乐界人士探讨了他们对黑胶的看法。

受访嘉宾:张铁志(知名乐评人)、蒋明(知名民谣歌手,乐评人,媒体人)、内陆飞鱼(知名乐评人)、陈灵伟(知名DJ,乐评人)、游威(华语金曲奖总策划)、小枪(深圳红糖罐策划)、陈贤君(调音师)


采访_拉瓜/小矮人/小狼沁沁

本文编辑_小矮人/小狼沁沁

论题一 黑胶代表品位?

有人说“黑胶玩家标榜的是一种生活方式,一种品位、情调和文化身份”,“玩黑胶唱片是一种生活方式。黑胶唱片虽是音乐的载体,但它主要不是用来听的。”果然如此吗?

内陆飞鱼基本认同这种观点,收黑胶有些只为收藏,不一定就拿来听,或者经常听,哥玩得是情怀,不是使用价值。

小枪:赞成,不是主要拿来听的,只是品位的体现。不适合我们这些屌丝。

张铁志:我不觉得是什么身份和文化身份,但黑胶确实不只是听的,他本身设计也是一种艺术。我作为一个乐迷,我喜欢拿我爱的黑胶唱片布置我的生活,因为我的生活在听觉和视觉上都能被我爱的音乐包围。

陈灵伟:确实有道理,直白地说,就是大家都觉得听(玩)黑胶“逼格”高。但所谓品味、情调和文化是否就一定高,那也因人而异。在这个年代,转身玩黑胶本身就是一种态度。黑胶用处,可以是听,也可以是提升“逼格”,甚至收藏,一些限量版唱片确实有升值空间;此外,也有人将之作为歌迷收藏周边的一种。比如小樱,就会买五月天黑胶,但根本不拆,这种case下,黑胶跟乐队tshirt是同等的位置。

游威:不否认有人收藏黑胶更多出于一种拥有感或者身份认同,但我自己还真的是岀于一张张研究和聆听的目的。

陈贤君:黑胶只是拿来听的,并不时尚。


论题二 黑胶平民化?

当今市面上能够买到价格颇为平民化的黑胶唱机,一些黑胶唱片的价格也并不高昂,这是否能够吸引你前去购买黑胶唱片?会有更多人因此而接近黑胶吗?

蒋明:应该可以吸引一些原本有怀旧情结但又没有钱的人!

内陆飞鱼:会,但看是什么版本,什么专辑,以及播放机的音效质量。

张铁志:会。我一直想听。也特别喜欢不只是黑胶的声音,还有封面。我之前在纽约生活时有听,也买了一些,但不多,但现在都会放一些我爱的黑胶在桌上,看了也开心。

陈灵伟:机器价格是不贵,一些设计精美的唱机,1000元起有交易,我自己也很心动;但唱片便宜大概是错觉吧?实际上,一般碟都是200多元起,正常CD的2-6倍价格,其实并不便宜,除非你说的是二手,就可以称为便宜。觉得200多元的黑胶,一般人购买多半是收藏心态,并非正常音乐消费(从乐迷出发是不合适大量购买的,土豪例外)。我当然会买,反正也要看价钱和喜欢的程度,量肯定不如CD。

游威:收藏黑胶者对于价格并不太敏感,若然真是心头好,过百元一张也会买。其实在未有人炒黑胶之前,一张二手碟最便宜才十元,几百元唱机也有,丰俭由人。关键是要喜欢黑胶文化,否则送给你也没用。

小枪:不,因为不可能做到cd机那么便宜。


论题三 黑胶唱片正在复兴?

据尼尔森2014年年中美国音乐产业报告,黑胶唱片进一步呈现复兴,2014年上半年销量达到400万张,比2013年同期增长了40.4%。这一两年来也陆续有乐队发了黑胶专辑,香港中环HMV黑胶唱片馆也热闹开幕。黑胶唱片真的复兴了吗?

陈灵伟:黑胶正在复兴,国外的黑胶销量已经连续几年稳定上升,同时,CD销量是逐年下降的。各种机构公司也纷纷推出黑胶唱机,当中也有很多好的设计,更别说与黑胶配套的音响周边了。很多重要艺人的新唱片也会同步推出黑胶版本,当然,很多经典唱片也借机复刻黑胶版。大众、尤其是年轻人,对黑胶由好奇心开始,到开始着迷、入手,这个过程,不会久。

游威:各种迹象表明在复兴,很多欧洲人一直保留听黑胶的习惯,乔布斯的以身作则影响了很多原本听数字音乐的人,国內温州人的翻炒令黑胶行情看涨。现在一些香港和广州歌手已陆续推出发烧的黑胶碟甚至原创碟,相信本来会更成风气!

蒋明:这些都是技术发展到一定程度的返祖现场,和分类细化后的部分需求精细化的表现!

张铁志:我相信在可预见的未来,黑胶市场会增加,因为人们会更渴望温暖的声音

内陆飞鱼:黑胶配合的是怀旧文化,快节奏社会里对慢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老唱片的回望把玩,所以新专辑转黑胶优势不大,所谓市场复兴只是一种小众品味,就像看电影,专程去看老胶片电影一样,在大众领域不会太普及

陈贤君:不会,几块钱一个月的qq音乐都不肯花,在中国,黑胶复兴从何谈起,这问题太幼稚。

小枪:不会复兴,因为对于我们这种屌丝(普通人)还是太贵了,很难有市场。


结语

黑胶唱片的高音质和它独特的艺术感,让几乎每一个喜欢音乐的人都心之向往。但因为它价格太高让很多人依然对它望而却步。在数字化的音乐已经吞噬了磁带,逐渐取代CD的进程中,磁带与CD曾经便携、廉价的优点已不具备优势。黑胶唱片从音质上在这一音乐载体大战中获得了胜利,昂贵、不便携、占地的缺点也在科技的进步中逐渐地不再那么抢眼。

对于现在的国内而言,黑胶暂时还只是属于那些对音乐狂热喜欢的乐迷们,但也有更多的人开始接受黑胶。

它不可能成为复兴唱片产业的救命稻草,也不可能普及到每家每户。但在磁带已死、唱片将死的一片萧条中,黑胶的重出江湖无法威震天下,但它开始变得不再高冷,它也不再仅仅是情怀的象征。而成为更多人对高品质音乐享受的追求下逐渐回温的旧时代产物。

 
关键词: 黑胶碟
(文/life)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life原创作品,作者: life。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114618.com/news/80187.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
 

(c)2008-2018 找好货 B2B SYSTE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200897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