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南京路的上海大百货商场大新公司,为香港大新公司所创设,投资600万元。除了经营百货,兼营旅馆和游乐场等。商场的内部装修设计,当时都是最新式的,并装有冷暖气机,冬夏均可保持在适宜的温度。商场占地八亩多,高十层,建筑宏伟,为沪上有名建筑之一。
大新公司宏伟的大楼
商场为了使顾客上楼下楼方便,除装有升降电梯外,还有最新式的电动扶梯,立足其上,就自动升降,稳妥迅速,每梯可装顾客24人。这种设施,在当时的国内尚属首创。
立在电梯前之大新公司总监督蔡昌(左二)
看一组当年内部设施老照片:
化妆品部一角
华龙橱窗国货陈列
盆栽花木之陈列
新式设计之货橱
二楼梯口的电梯和电动扶梯
商场之地下室,也十分华丽
南京路上的大新公司,曾经创造了民国商业的传奇。而这个传奇的创造者,就是大新公司的创办者蔡昌。
蔡昌(1877-1953)出生于广东珠海市金鼎镇外沙村,14岁随兄蔡兴在澳大利亚水果摊打工,后来兄弟两人自己开了个水果百货店。1899年,已经小富的蔡兴与马应彪等在香港创立先施公司。蔡昌回国后也就职先施公司。1912年春,蔡昌离开先施公司创办了香港大新公司,很快在香港占稳脚跟。1916年,蔡昌在广州创办大新分店。两年后,又在珠江边,建起12层楼高的大新大厦(今天之南方大厦),成为当时华南最宏伟、最华丽的百货商店。 外地游客言称:“不到大新,等于没来广州”。
香港、广州两地的大新公司的成功,使蔡昌声名鹊起。1934年,年近60岁月的蔡昌又雄心勃勃地来到上海。他投资600万港元,在南京路西藏路口建起高10层的上海大新大厦,于1936年1月10日在落成,成为上海的新地标。上海大新公司之宏伟,超越先施、永安、新新,成为上海四大百货公司之冠。据说开业那天,南京路上人山人海,商场内外水泄不通,为安全起见,只好在下午4时提前关门整顿。从1936年到1939年期间,上海大新年营业额达300-400万元,谱写了一段商业百货传奇。
风光不再抗战全面爆发后,上海大新公司由于地处租界,没受到影响,销售额不降反升,但由于货币贬值,加上当局的变相掠夺,元气大伤。
1947年,蔡昌举家迁居香港,委托其弟蔡惠民管理,以“多销货,少进货”的方针,逐渐将上海大新公司的资金转移到香港,最后上海大新公司成了一个空架子。解放后,上海大新公司改为国营上海第一百货商店,是当时全国最大的百货商场。
老上海人的心中的大新公司当年,在飞机上鸟瞰上海,大新公司赫然在目。当年,大新公司是南京路上最热闹的商场之一,几乎每个上海人家里都有大新公司的产品。如今,大新公司已经成为历史名词,但在老上海人的心里,大新公司与南京路永远连在一起,是他们心中永远抹不去的情结。
蔡昌的政治敏锐蔡昌很精明,不只有作为商人的精明,还有对政治的敏锐洞察力——大概他预见到上海大新公司的未来命运,所以及时地把资金一步步撤走,如同金蝉脱壳,他抽取了大新公司的所有资金,只留给了南京路一个大新公司的空壳子。实在是高明。他的成功,首先在于他勤奋好学,善于审时度势,果断抓住时机。该进时,他困敢出手,大获成功,该退时,他毫不留恋,全身而退。据说他只读过三年私塾,但他对于无字之书,读得很透,真应了那句俗话:“不怕不识字,只怕不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