畅抒优美山水意 尽享浓郁人文情 --读赵晓萍巜壮美昭陵》
文/阎瑞生
赵晓萍巜壮美昭陵》一书已经出版,值得庆贺!作者赞颂家乡秀美的九嵕山脉,讴歌雄伟壮观的唐太宗昭陵,汇集民间风土人情精萃,褒赏故里的山光水色景致,深掘古老县域深邃历史,竭尽展示跨越时空的独特人文元素,以拳拳之心和殷殷之情表达了对家乡故土的眷恋,且以犀利的笔触描绘了当今礼泉的勃勃英姿,给人以思想的启迪和精神的升华。巜壮美昭陵》不仅是奉献给礼泉人的一具文化大餐,也是馈赠给三秦文化艺术平台的一桌盛宴。
赵晓萍是礼泉人,生活在九嵕山下昭陵南麓,自幼就深受这一奇特区域的感染与熏陶。巜壮美昭陵》以其大量的笔墨倾全身之力描述了九嵕山及其昭陵的独有价值,再现了诗意般的旖旎山水和惊心动魄的历史邅变脉搏,从而折射了大唐所展现的盛世风采。不可否认,九嵕山千百年来一直是耸立在礼泉人心中的一座丰碑,令人敬畏。其所以叫九嵕山,是因为山巅上依次展开9座小山峰,而小山峰又谓之嵕,故称九嵕山。九嵕山位于渭北高原,西边穿过豁口是乾县的梁山,东侧是与九嵕山相连的仲山和嵯峨山,整体山梁再向东一直伸展到富平和蒲城,这就是人们说的北山。如果说秦岭是中华民族龙脉的话,北山无疑又是三秦渭北人的一座小龙脉,它跌宕起伏,横卧东西,山势之磅礴,观之使人振奋,精神雄起。其敦实厚重的特性更守卫着当地的人们,期许着五业兴旺,保佑着人寿年丰。更饶有意义的是,渭河至北山这块神奇土地,又是中国古代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的主要历史舞台之一,在这块广袤的土地上,演绎了一曲曲惊天动地的故事,发生了一幕幕风云诡谲的场景,直接影响着历史演进的节奏。尤其到了唐代,这座风水宝地更显辉煌,自唐太宗李世民与其父唐高祖李渊开创北山建陵之风,唐代绝大多数皇帝都在此依山建陵。位于九嵕山上的唐太宗昭陵,无疑是众多唐陵中最显赫耀眼的一个。一方面因唐太宗文功武治彪炳史册,另一方面昭陵又是唐陵中一座最壮观最宏伟的世界皇家园陵。因之,九嵕山、唐太宗李世民及其昭陵在历史时期一直都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由此也派生出许多炙炽人口的故事与传说,甚至有着浓郁的神话色彩,也为人们津津乐道。巜壮美昭陵》一书恰恰在汇集这些典故方面用力之勤,且成绩斐然。书中展现了巍巍昭陵的险峻,200余座文武官员和皇室妻妾子女陪葬冢的宏伟陵园,而今出土的精制石雕碑刻,盛唐时期珍贵的生活器具,举世闻名的三彩陶器,能印证贞观时期贵族生活的壁画和书法杰作,尤其有关唐太宗当时选妃纳妾的故事,千百年来流传在当地的美好传说,都为人们一代一代的传颂,这些都有力地拓宽了历史研究领域的宏观视野。巜壮美昭陵》一书正是对这些问题作了颇有意义的探索。人们眺望昭陵,穿越嵕山南北,也许自觉不自觉地感悟到,唐代包容开放的气魄,尤其是民族大融合中的斐然成绩令人称颂。9万匈奴人从遥远的北方大批迁入,如今的"胡都村"就是少数民族融入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个范例。后来又有明代洪武年间波澜壮阔的山西洪洞县大槐树移民潮,使得古代中国社会的经济文化得到均衡发展,而今九嵕南北泔河两岸遍布着中原地区的移民,民族融合推动了古今社会的和谐发展。赵晓萍女士对此问题都给予了高度关注,从而形成了一个初步研究的脉络。
巜壮美昭陵》一书,详细地记述了古老礼泉当地的风土人情,复原了一个与当今渐行渐远的人类生活的略图,甚至几乎已经消失的先民生存生活习俗,记述了千百年来由于低下的生产力水平,人们一代又一代奋力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艰辛历程,从而也激发当代人乃至后世人追逐幸福生活建立美好家园的信心。在赵晓萍眼里,年幼时期生活是美好的,饱尝九嵕美景,尽享无忧无虑的生活,并以极大的好奇心憧憬未来。在她笔下人们兴高釆烈耕耘于田间,欢快的稚幼儿童釆集野菜,甚至偷撅苜蓿,以十分平常之心尽情观赏着打碗碗野花,分享着摘食野酸枣和桑椹带来的乐趣。古老县域人们的生活风俗是多姿多彩的,自上古社会延续下来的庄户人一整家居住着在土崖上开凿的清凉窑洞,用土坯建造的坡屋顶厢房,以及全家人都躺在一个大火炕,并同在一个连炕锅里搅勺把,兴奋的人们端起大老碗蹾在自家门口或土堆上吃着小米粥或玉米糁子;在陡峭的山地耕耘收割庄稼,用肩背扛着粮食袋子和整捆柴火;一批批由甘肃宁夏等地蜂拥而至收割小麦的麦客;麦场谷场用牲畜拉着碌碡压碾麦秸,以及打碾时使用的那些相对原始简陋的工具,都构成了古老渭北人生活生产的一幅幅鲜活图画,也使人回味无穷甚至倍感亲切。时至今日,这一景况已逐渐远离我们现实生活,也许成为人们追忆历史解决乡愁一个重要内容。巜壮美昭陵》一书,带给人们的是一个个鲜活的生活美景,更是记述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整个艰难历程,更增加了人们热爱生活敬畏生活的激情。实际上,人类征服自然能力的步伐也是相当缓慢的,自战国时期发明了铁器和牛耕,使得人类社会的生产力水平大大地向前推动了一步,然而,这个进步又是十分缓慢的,直到20世纪80年代以前,农村的生产工具以及生活方式,即使其间有着微小变化,但基本上是两千年一贯制。我国在改革开放以来的40多年里,才真正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个巨变当然也同样出现在嵕山南北的礼泉大地,值得庆幸。我们也从巜壮美昭陵》中领略和体味了这个令人欣喜的变化。
古老礼泉大地,地貌特殊,山川秀美,河水纵横,织就了奇异县域的处处美景。作者不仅生活在大山之下,也与大河相邻。在九嵕山东端与仲山相邻处,发源于宁夏六盘山的泾河水,万千年来川流不息,从北向南以摧枯拉朽之势穿越高峻且狭窄的礼泉大峡谷,奔泻至谷口外平缓处后汇入渭河,千百年来影响着礼泉人的生活。如果说泔河泥河是流淌于礼泉人的毛细血管,那么泾河无疑是古老礼泉这个有机体的主动脉。泾河水流湍急,峡谷深邃,怪石嶙峋,群山叠嶂,但其千万年滋养两岸人民,润泽着万亩良田,确实是礼泉人的母亲河而受人敬畏。作为生活在泾河西岸不远处的巜壮美昭陵》的作者,在近十几年的时光里,多次赶赴泾河岸边,畅享山水美景,观赏奇花异草,体味世间艰辛,感悟人生真谛,多篇记述美水奇景的文章也使人们产生了对泾河的爱慕之情。几年前,被称为陕西世纪工程的东庄水库开始建设,在泾河礼泉段建设320米高的水坝,是一项利用现代科学技术为民造福的水利工程,待建成后,坝前那些万年奇景将会永远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巜壮美昭陵》正是为人们提升了欣赏山河美景、注重环境保护、营造美满生活、铸就幸福家园的意识和理念。如今,当人们站立在称作谷口这个泾河狭窄的出口处,不由得让人心旷神怡,从而引起许多遐想。谷口东侧即泾河的东岸,有秦国兴修的郑国渠,本来是水工郑国在此主持兴修水利工程,目的是"疲秦",但最终却是"强秦"。郑国渠是战国时代后期正在崛起的秦国兴修的三大水利工程之一,其工程对后世的影响与谷口这个神奇的地方一起载入史册。谷口又是礼泉最早置县的地方,正是谷口使礼泉这个古老区域揭开了县制新的一页,对尔后礼泉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谷口以西,昭陵东南角,自汉唐以来就有着烟霞洞,洞里流着的清泉,据说就是唐昭陵内72股泉水之一。烟霞泉水多少年来为当地人称颂,有了"天降甘露,地出醴泉"之说,所以礼泉这个地方从秦时的谷口,尔后到汉设池阳北魏置宁夷,作为上古礼泉的县制名称,直到隋开皇18年(公元598年),才正式称为醴泉县,这是一个极有文化内涵和深邃意义的名称,其穿越千年时空,在中华文明史的递渐中放射着十分靓丽的光彩。可令人不解的是,1964年全国对一些县改名,陕西省当时竟有14个县改变名称,郿县改成眉县,盩厔县改成周至,郃阳改成合阳,鄠县改成户县,鄜县改成富县,而醴泉改成礼泉,醴泉的改名使原本的涵义彻底改变了,真有些不伦不类。醴泉不是礼泉,礼泉并非醴泉,醴泉就是醴泉!我们深信,古老醴泉的名称会随着社会人文因素的进一步提升,将呼之欲出!这不只是巜壮美昭陵》作者一个人的呐喊,而恰恰是当代礼泉人的共同期望。
赵晓萍,是一个小学教师,多少年来在平凡的教坛上辛勤地耕耘着。壮美昭陵原来是她的网名,尔后又作为微信名,直到今天已经成为一个文化艺术平台公众号。也正是她孜孜以求精神,在文化艺术这块园地里笔耕不辍,一页页佳作,一篇篇美文,都伴随着巜壮美昭陵》这个公众号与世人见面,使人们分享她那深奥文字和绵绵情义为大家带来的喜悦。十分有趣的是,不久前有位朋友邀请我去她供职的学校--礼泉县赵镇五四小学,这个学校位于泔河岸的卢家村,校园不算太大,但整洁明快,漂亮的教室,宽阔的操场,浓厚的文化教育氛围,令人如痴如醉。当我们真正站立在校园的那一刻,才知道这所小学还是一所富有名气的学校,它就是由旅居西安的礼泉籍文化名人卢兴轩先生过去多次捐赠过的学校,卢先生几十年前曾与我在同一大学历史专业先后求学,又曾一起任教,后来专门从事文化教育产业。赵晓萍女士就在这个学校任教,我们走进她似乎是宿办合一的房子,一个老式的办公桌,桌上放置一个相对陈旧的黑色电脑,房内也无什么豪华的设备,一切平平淡淡。然而,又有谁能想到,就在这简陋的房间里,她夜以继日,撰写出几百篇散文和诗歌,目前出版的仅是她整个作品的一部分。尤其令人敬仰的是,作为公众号的"壮美昭陵"主编,几年来编发1700多期,几千篇文章。这个地方目前还没有提供发布信息的流量,真令人难以想象!平台上发出的信息随着粼粼电波,飞越大江南北长城内外,甚至飘洋过海传播到世界各个角落。我们真为赵晓萍女士的执着精神所感动。赵镇五四小学,真是一个神奇的地方,文化贤士教育名家荟萃。教育,就是薪火相传!
我们热切地期待着赵晓萍女士更多更好的作品问世!
作者简介
阎瑞生,男,1954年3月生,礼泉县城关西北关村人。历史学硕士,副教授,曾任陕西师范大学历史系副主任、校教务处长,陕西省政府机关事务管理局副局长。编著有巜世界上古史新编》、巜原始人的重要发明》,译著巜征服者与奴隶:罗马史社会学研究》第一卷,发表数十篇学术论文。最近出版巜罗玛微信时光》三卷本。现已退休。
点击下文,分享专栏作家阎瑞生先生作品
阎瑞生/礼泉有个顶天阁 纵观天下新视野
阎瑞生/神林高山出美水,陕北高原有甘泉
阎瑞生/耶稣诞辰两千载 基督何时返人间--圣诞节的联想
阎瑞生/旅游新视点:民国街景
【壮美昭陵】一个公主村属两个省//阎瑞生
【壮美昭陵】大美长武土窑洞 //阎瑞生
【壮美昭陵】阎瑞生《罗玛微信时光》第二册出版
【壮美昭陵】富平//阎瑞生
《壮美昭陵》礼泉烙面//阎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