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找好货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专题 » 正文

中国底牌论:战备状态下,底牌能顶得住吗?(中国底牌万一战斗爆发)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2-07-26 11:12:57    作者:life    浏览次数:1621    评论:0
导读

有人说:“如果要把人类的历史浓缩到一天的话,那么人类有23个小时在打仗”,我们虽说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但是纵观世界历史,战争是常态,和平才是例外,人类的历史就是一部战争史。 从二战结束以来,人类享受着短暂的整体和平,虽然国际格局基本

有人说:“如果要把人类的历史浓缩到一天的话,那么人类有23个小时在打仗”,我们虽说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但是纵观世界历史,战争是常态,和平才是例外,人类的历史就是一部战争史。

从二战结束以来,人类享受着短暂的整体和平,虽然国际格局基本稳定,总体上和平,但是局部依然有战争。战争与和平是有周期律的,我们虽然不宣扬暴力,但是居安思危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传统。冷战结束之后,作为仅存的超级大国,美国一直扮演着世界警察的角色,对各国事务指指点点,大肆宣扬中国威胁论,将社会主义大国视为头号假想敌。

特别是近些年来,美国不断遏制中国崛起,中美关系大有几分山雨欲来风满楼的味道,中美关系发生战略性恶化倾向愈加明显。有悲观者认为,第三次世界大战极有可能在中美之间展开。尽管中美直接发生武装冲突、兵戎相见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但面对这样的紧张局面,人们难免会心里犯嘀咕,假如战争真的爆发,以中国现在的实力,是否能够顶住外界的冲击?中国的底牌又有多少?

今天我们就来看看中国有哪些底牌,中国对抗霸权有哪些终极武器?一旦进入一级战备状态,我们究竟能够爆发多大的战斗力?

首先让我们先亮一亮中国饭碗的底牌——国家粮食安全。粮食是战争时期的重要战略物资,战时一般由国家统一控制和调拨。悠悠万事,吃饭为大,假如外部势力封锁中国,断了中国进口的玉米大豆等重要粮食,紧急状态下,中国人能不能养活自己?作为庞大粮食消耗群体的军队能不能吃得饱饭?普通人民能不能熬过战争的危急关头?

回顾抗战时期,解决军粮问题只有三种方法,第一种是在驻扎地区就地征收,第二种是通过粮食产区的交易和流通,第三种则是从国外进口或得到援助。抗日战争爆发后,我国东北华东和华北的主要粮食产区都迅速沦陷,粮食供给出现了严重失衡,那时的粮食非常紧缺,以至于不能保证部队每顿都能吃上饭。一旦出现自然灾害,将更加难熬。比如,一九四二年出现河南大旱,粮食产量比战前平均水平下降40%,需要救济的人口超过1200万人。河南军粮配额从420万石减为250万石,灾民大批逃荒或者死亡。这足以证明粮食安全的重要性。

放眼今日,中国储备粮作为国家发展根本和国民经济命脉,储备的粮食总量从来都是国家的机密。这里,就要提到一组数据:18亿亩,这是国家所确定的耕地红线,要严防死守,禁止非法侵占耕地;15.46亿亩,这是永久基本农田数量,要对其实施特殊保护;10.58亿亩,这是划定的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而中国的国家储备粮分为中央储备粮和地方储备粮,累积在一起,即使我国面临食物颗粒无收的困境,中国的储备粮也足够14亿人口吃至少一年。

近十年来,我国的粮食产量大概在4.9亿吨到5.3亿吨之间,国家储备粮则为2.5亿吨,总产能够达到7.7亿吨左右,这样的数量完全足够,我国居民18个月左右的生活消耗。而不少城市的成品粮,比如大米面粉之类的食物,市场的供应能力都在30天以上,而稻谷,小麦的库存量也都至少能够满足一年以上的市场消费需求。国土资源能够保证充分的供给,国家储备粮能够保证数量充足、质量良好,这就是战争的底气。

其次,我们来看中国的经济。回顾历史,大战爆发总与经济危机紧密相连。比如1929到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萧条席卷了全世界,各大主要城市全部遭受重创,无数企业破产,无数人口失业,政治危机也相当严重。法西斯国家为了转嫁危机,祸水东引,挑起战争。

视资本为王的美国争夺利益、转嫁危机可是一把好手。众所周知,美国的政治思想完全是一种海盗文化的延续,为了石油能源,挑起阿富汗战争,点燃伊拉克战争。只要是战略对手,一定会尽力打压,不会留给对方百分呼吸的空间。中国的崛起触到了美国的利益,这让美国杀心再起。

比如在中美贸易战中,前一任美国总统曾对总计3700亿美元的中国商品征收额外关税,对600家中国企业进行实体制裁,还全面打压中国5g技术,先是打压了中兴的通讯,然后又死磕华为,揪住中国的科技企业不放。把商业利益当做命根子一样的美国绝不会允许任何国家威胁到他在科技、经济领域的绝对领导地位。

但我们怕吗?我们从来不怕。开国之初,共和国的掌舵人们就已经提出了工业立国的蓝图,这无疑是绝对的高瞻远瞩。中国经济是有底气的,历史上长期积累的物质基础和产业体系为中国的经济稳定打下了坚实基础,国内国际的巨大市场规模和需求扩张空间激发了强劲的动力,更不要说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推动为经济发展创造了巨大的新动能。同世界其他大国相比,我们最大的优势还包括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社会主义制度和宏观调控体系。而后来的事情,大家也都能看到,中国以一己之力挑战密不透风的制裁,对抗技术封锁和霸权打击。从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到家电,手机,再到工程设施,机器制造几乎所有的产业,中国都在世界的前列。

现代战争的背后实际上是工业生产能力的对比,战火一旦燃起,没有强大的制造业基础,是没有办法生产出飞机和大炮的。2019年,中国的钢铁产量就已经超过九亿吨,目前的中国已经拥有41个工业大类,207个工业中类,666个工业小类,我国的工业发展早已实现了历史性跨越。毫不夸张地说,我国是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所列全部工业部门的国家。有这样的工业体系保底,生产军工用品也自然不在话下。

据实验数据显示,假如中国的航空设备所有12条生产线,全部打开,那么在短短两天之内,就可以迅速建造七架空军500。国内的重型机械制造企业也具有双重身份,和平时正常造机械,一旦战争需要,就可以迅速转换角色,为军事装备生产提供充足的生产线和人力支持,这一点在新冠疫情防控战中也得到了体现。人民需要什么,我们就生产什么,这样看来,中国几乎不存在什么军事是装备生产跟不上的问题,任何国家想要有小动作都要先掂量掂量自己有几斤几两。

那么中国现在的军事实力够用吗?目前我国的现役兵力有310万(包括解放军230万,武警80万),再加上数量翻倍的预备役兵力,总量可达千万。在战斗机方面,中国有超过3500架可以随时调动的战机。我们再来看一下中美双方的海上力量对比。总的来说,中国的海军能力已经跃居世界第二,按照美国海军情报部门的估计,我国的舰艇数量可能在2020年就已经达到313至324艘。

从2010年,中国造舰技术趋于成熟开始,就以平均每年3.7艘的速度往海里“下饺子”,2019年,中国就下水了十艘主力盾舰,光这艘盾舰的实力就超过了英法意海军所有盾舰的战斗力之和。其中的国产055驱逐舰在性能上已经达到甚至反超了美国的伯克级和朱姆沃尔特级盾舰,其最大优势还在于同时具备远距离目标搜索和近距离精确火控的能力。保持这样的造艇速度的话,到2030年,中国海军的规模将会与美国及其盟友海军相当。虽然美国的海上霸主地位尚且不可撼动,全球所有国家的海军加一块,实力都没有美国海军的一半。但是,一旦战场在大陆近海,尤其是在中国海岸线1000公里以内的距离,局势将会大大改变。

一个国家强大的核心,还要看它的动员能力,即最大程度的能够集中多少资源,能够集中多少人口,又能集中多少物资来应对灾难。上个世纪初,孙中山形容当时的中国是“四万万中国人,一盘散沙而已”,而现在的中国的动员能力能让世界叹为观止。

当国家机器启动后,运行速度整体统筹协调能力都非常强,能充分体现中国社会已经达到了高度组织化。还有一点要强调的是,中国从不追求扩张,也绝不会走上帝国主义国家对外侵略的道路,我们还有其他国家望尘莫及的强大政府威信、强大的动员能力和民族凝聚力,即使战争真的来临,我们也有足够的底气,中国早已经迈过了可以被遏制的临界点,任何力量才而击垮我们都是痴心妄想。


参考文献:

《中国经济长期稳定发展的潜力来自何处》马建堂

《尚未触发的“修昔底德陷阱”与美国对华政策》潘蓉、肖河

《中国亮出底牌,这才是中国对抗霸权的终极武器》西陆军事网

 
关键词: 西陆网军事
(文/life)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life原创作品,作者: life。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114618.com/news/83047.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
 

(c)2008-2018 找好货 B2B SYSTE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200897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