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8点见,多一点洞见。每天早晚8点与你准时相约,眺望更大的世界。
在北京冬奥会的比赛解说中,有这样一位特殊的嘉宾引起了网友们的注意,他就是通过“一个人冲击冬奥会”出圈成名的张嘉豪。
超过1.8米的身高,一头被他挠得乱糟糟的爆炸头卷发,这让27岁的张嘉豪站在人群里的时候,很容易被人注意到。他习惯穿运动装,但为了录制节目,手里又拎了一套白色西装。后来他还用这套西装拍了现下流行的换装视频,评论里很多人开玩笑说“像睡衣”,“打太极拳的”,“感觉适合做面包”。
由于年龄原因,张嘉豪没能加入国家队,2020年,他开始准备一件大事——自己去冲击冬奥会比赛的名额。
根据国际滑雪联合会规定,拿到东道主国家额外名额的唯一方法是至少参加一站世界杯赛排名前30,拿到50个积分,且在国际滑雪联合会排名前30名。
2021年9月,经过了一年多的准备,他踏上了满世界比赛攒积分的旅程。在视频里,张嘉豪介绍,除了必备的滑雪装备,他还带上了四件特殊的物品:翻译机、冰墩墩、口罩和国旗。
语言不通、在隔离酒店里练体能、只能和教练偶尔远程连线指导、争分夺秒办签证……但张嘉豪并不觉得这有多辛苦和遗憾,“滑雪的时候苦啊累啊都很正常,也就是签证比较麻烦,一点点也都能解决,没什么觉得特别困难的事,其实在出发之前我就想过可能不会成功。”他的朋友也说:“这本来就是捡漏儿的名额。”
张嘉豪在总结自己的冲奥旅程时,用了“向死而生”四个字。但其实再谈起这趟旅程,他只是淡淡地说,“没有想过太多,想去就去了,我已经竭尽全力了就行了。其实我是一个感知力很钝的人,大家说什么你这故事好感人,我都没什么感觉,真的就是想去做就做了,没别的。”
短视频平台上张嘉豪的置顶视频是一条冲击冬奥失败的宣告,很多人在下面的评论里称他“世界梦想家”“理想主义者”“真正的孤勇者”,包括北京冬奥会官方账号在内的更多人向他喊话“四年后米兰见”。阅读全文>>>
近日,俄罗斯与乌克兰冲突加剧,双方正在多个地区展开激战。对此人们不禁要问,俄罗斯为何发动此次特别军事行动?西方国家会军事介入吗?
就此,新京报记者采访了中国社科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乌克兰研究室主任赵会荣、外交学院国际关系研究所教授李海东、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王明进、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俄罗斯中亚研究中心副研究员马斌。
普京决定发起特别军事行动的目的是什么?
赵会荣表示,现在各方信息较多,但可以确定的是,俄罗斯不满足于只承认两个“共和国”独立,其真正目标是阻止乌克兰加入北约,这些行动都是为了这个大战略目标服务的。普京提出要实现乌克兰的去“军事化”,这是一个确定的目标,至于他的手段和采取的军事行动规模,仍待观察。
马斌认为,俄对乌“特别军事行动”的规模大小、持续时间等尚无准确消息,综合各方现有信息判断,特别军事行动的主要目标是要控制顿巴斯地区。
乌克兰局势会进一步升级乃至失控吗?
赵会荣表示,从官方报道看,此次特别军事行动是一种精准打击,即打击乌克兰一些重要的军事战略设施,比如机场等具有战略意义的军事设施。其行动目标是有选择性的,目前来看此次行动不是传统的、会造成很大人员伤亡的大规模作战方式。
王明进表示,以乌克兰目前的军事实力来说,对抗东部民间武装也只是勉强可以,但是面对俄罗斯是完全无法抵挡的。俄罗斯的意图是让乌克兰“去军事化”,以及确保顿巴斯地区两个“共和国”的地位,因为俄罗斯的军事行动集中在摧毁乌克兰的军事目标,局势失控的可能性不大。
除了制裁以外,西方国家还会有哪些应对方式?
“西方国家很可能进一步升级对俄罗斯的制裁力度,但升级到什么程度,西方国家也需要顾虑自身利益。”王明进认为,西方国家尤其欧洲国家需要俄罗斯的能源,升级对俄制裁对于欧洲能源安全有着巨大风险。
马斌表示,除谴责、制裁外,欧美还会帮助提升乌克兰的武装能力,并通过北约力量的部署调整,来对俄罗斯进行威慑,但美国已经作出明确表态,不会武力介入双边冲突。阅读全文>>>
自俄乌局势紧张以来,全球金融市场都受到较大影响。其中,全球股市重挫,2月份开始,俄罗斯、美国、欧洲等市场主要股指均出现较大下跌。2月24日当日,俄罗斯RTS指数一度跌近50%。除此之外,冲击波传导至原油、债市、外汇等。
国际局部冲突,全球大类资产表现如何?金融市场震荡会持续多久?此次俄乌冲突又会影响几何?阅读全文>>>
2月22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正式发布。总体目标是加快推进农业与农村现代化步伐,让农民们过上好日子。
什么是好日子?这是个众说纷纭的话题。但是,我想到了我们耳熟能详的一句话——“老婆孩子热炕头”。这是中国人最真实、最朴素和最直白的诉求表达,因此也一定在“好日子”的范畴内。
不能小觑“老婆孩子热炕头”,对于绝大部分中国农民而言,这是一种夙愿。以我的家乡为例,我家位于鄂东南的一个偏远村庄,有山,有田,有地,还临河,人地矛盾算不上很突出。但上世纪90年代以来,工业化与城镇化背景下,全村20户共计102人中,有多达78人常年在外学习或发展,24位留守者要么是老人,要么是小孩。
整个村子里,一家人在同一屋檐下生活的家庭,有且只有一户,还是举家去了青海务工。而散布于两到三个地方的家庭有近七成的比例,我家的情况更是天各一方。
虎年春节,我家有10口人,但正月初八一过,家里就只剩我爸妈。两个侄子在县城念书,弟媳专门照顾他们,弟弟远赴内蒙古打工,我的小家四口则在广州。全家人再次齐聚,得等上整整一年时间。
无论在地理区位上,还是在人口经济与社会文化特征方面,我的家乡都是一个典型的中国乡村,是一个观察乡村发展与变迁的现成样本。阅读全文>>>
北京2022年冬奥会开闭幕式上,来自河北山区的44名孩子,用纯净、空灵的天籁之音,感动了无数观众。
“我见证了这质朴的声音如何从大山走上冬奥会的舞台,见证了这天籁般的歌声如何百炼成钢。”孩子们的出色表现也让北京崇文小学退休特级音乐教师付宝环激动不已。
从2016年到阜平县义务支教开始,五年来,每个月,她和其他老教师往返于北京和阜平,每次车程都长达6个小时。他们用一腔教育热情推动乡村教育的发展,也点燃了这些山村孩子们的音乐梦想。
2016年秋,第一批“老校长下乡”活动在北京正式启动,付宝环是其中的一员。在阜平,音乐教师匮乏、孩子音乐基础薄弱是付宝环面临的现实困难,彼时她绝不敢想,这群连“哆来咪”都不会的孩子有一天能站在国家体育场“鸟巢”放声高歌。
给孩子们讲解音乐知识,培养乡村音乐教师,联系北京的学校为阜平的孩子们捐赠图书、提供支持……付宝环和其他支教老教师们一起,努力让大山里的孩子们也能获得更多的资源,享受到更好的教育。让她欣喜的是,在乡村发展的同时,当地人的教育理念也在慢慢转变,对素质教育和孩子的全面发展越来越关注。阅读全文>>>
编辑 贾聪聪 魏冕 校对 赵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