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有故事-淫羊藿
丛中的微笑
今天故事的主人公是淫羊藿。“淫羊藿疗风寒之痹,且补阴虚而助阳”(出自《雷公药性赋》)
功能主治:补肾阳,强筋骨,祛风湿。用于肾阳虚衰,阳痿遗精,筋骨痿软,风湿痹痛,麻木拘挛。(出自《2020中国药典一部》)
提起淫羊藿,可能大多数人会望文生义,联想到它是一味补肾壮阳药。的确如此,淫羊藿是目前中药滋补类汤剂配方或中成药不可缺少的原料之一,有“中药伟哥”之称。据说淫羊藿这个脍炙人口的名字,还是陶弘景起的。陶弘景曾指出:“西川北部有淫羊,一日百遍合,盖食此藿所致,故名淫羊藿”。
本品为小檗科植物淫羊藿Epimedium brevicomu Maxim. 、箭叶淫羊藿Epimedium sagittatum(Sieb. et Zucc.)Maxim. 、柔毛淫羊藿Epimedium pubescens Maxim. 或朝鲜淫羊藿Epimedium koreanum Nakai的干燥叶。夏、秋季茎叶茂盛时采收,晒干或阴干。(出自《2020中国药典一部》)
然而,补肾壮阳只是淫羊藿的一小部分功效,它还另有其他“神通”。下面就讲一个淫羊藿与柳宗元的故事:
相传,柳宗元是我国唐代著名的文学家。他曾经被贬到永州(现在湖南省零陵一带)。当时永州是一个偏僻贫困的地方,冬天寒冷,夏天酷热。这种恶劣的条件使柳宗元来到不久便疾病缠身了。尤其是他的双腿痿弱无力,走起路来很是艰难,行动十分不便。
一位经验丰富的药农看到柳宗元的病情后,告诉他当地有一种叫“灵毗”的草药,能治腿疾。于是,柳宗元找到这种草药,亲自栽种、采摘和加工,按时服用。结果真的治愈了他的顽疾。
这个“灵毗”就是仙灵脾,又名淫羊藿,中医学认为它具有补肾壮阳、强筋健骨、祛风除湿的功效。对肾阳虚所致的下肢萎软无力、行走困难等症状疗效明显。
当然,作为药材,其应用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如果进补不当可能起不到作用或者起到相反的作用。
最后,我们再欣赏一首与淫羊藿有关的古诗:
种仙灵毗
[ 唐 ]柳宗元
穷陋阙自养,疠气剧嚣烦。
隆冬乏霜霰,日夕南风温。
杖藜下庭际,曳踵不及门。
门有野田吏,慰我飘零魂。
及言有灵药,近在湘西原。
服之不盈旬,蹩躠皆腾鶱。
笑忭前即吏,为我擢其根。
蔚蔚遂充庭,英翘忽已繁。
晨起自采曝,杵臼通夜喧。
灵和理内藏,攻疾贵自源。
拥覆逃积雾,伸舒委馀暄。
奇功苟可徵,宁复资兰荪。
我闻畸人术,一气中夜存。
能令深深息,呼吸还归跟。
疏放固难效,且以药饵论。
痿者不忘起,穷者宁复言。
神哉辅吾足,幸及儿女奔。
注:
1.柳宗元(公元773年—公元819年),字子厚,汉族,河东(现在山西芮城、运城一带)人, 唐宋八大家之一,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世称“柳河东” “河东先生”,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柳宗元与韩愈并称为“韩柳”,与刘禹锡并称“刘柳”,与王维、孟浩然、韦应物并称“王孟韦柳”。有《河东先生集》,代表作有《溪居》、《江雪》、《渔翁》 。柳宗元遗族所建柳氏民居,现位于山西晋城市沁水县文兴村,为国家4A级景区。
参考文献:
[1]淫羊藿与柳宗元的故事——医学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