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说在南北朝时期,一位老羊倌在放羊的时候发现了一件怪事。
有种生长在树林灌木丛中的怪草,叶青,状似杏叶,一根数茎,高达一、二尺。公羊啃吃以后,阴茎极易勃起,与母羊交配次数也明显增多,而且阳具长时间坚挺不痿。老爷子看到之后直摇头叹气。
一天,当时著名的医药家陶弘景在采药途中遇到了老羊倌,听他这么一说,陶弘景顿时来了兴趣。行医多年的直觉告诉他,这很可能就是一味还没被发掘的补肾良药。
于是,他虚心向羊倌实地请教,又经过反复验证,果然证实这野草的强阳作用不同凡响。后将此药载入药典,记载道:“西川北部有淫羊,一日百遍合,盖食此藿所致,故名淫羊藿”。(这里“百遍合”也许有夸张的成分,也说不定古代的羊就是这么强。)
淫羊藿(EPIMEDII FOLIUM)
来源:
本品为小檗科植物淫羊藿Epimedium brevicomu Maxim.、箭叶淫羊藿Epimedium sagittatum(Sieb.etZucc.)Maxim.、柔毛淫羊藿Epimedium pubescens Maxim.或朝鲜淫羊藿Epimedium koreanum Nakai的干燥叶。
相关名:
羊合叶、羊藿、羊藿叶、淫羊合、仙灵脾、弃杖草、放杖草、刚前、千两金、乾雄筋、黄连祖、炙羊藿叶。
产地:
淫羊藿主产于陕西、山西、河南、广西等地。箭叶淫羊藿主产于湖北、四川、浙江等地。柔毛淫羊藿主产于四川、湖北、陕西 亦产。朝鲜淫羊藿主产于辽宁、吉林、黑龙江等地。
采收加工:
夏、秋季茎叶茂盛时采收,晒干或阴干。
性味归经:
辛、甘,温。 归肝、肾经。本品辛甘温燥,入肝、肾经,作用较强。 既补肾阳而强筋骨,又祛风湿而蠲痹痛。 其功力较强而灵验,故又名仙灵脾。
功效:
补肾阳,强筋骨,祛风湿。用于:
(1)肾虚阳痿、不孕、尿频、筋骨痿软。
(2)风寒湿痹或肢体麻木。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6-10g;或入丸散。
使用注意:
本品辛甘温燥,伤阴助火,故阴虚火旺及湿热痹痛者忌服。
药理:
本品有增强免疫功能、提高性腺功能、抗心肌缺血、降血压、降血糖、提高骨髓细胞的增殖率、延缓衰老、抗炎、抗过敏等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