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毕业,工作一年,月入五千,支出五千。
我开始意识到自己是没有抵御风险的能力的。
如果突然生病或者意外,没有存款的我怎么办?如果家中急需用钱,没有存款的我怎么办?如果突然失业呢?如果未来结婚呢……
很幸运,这些情况目前没有发生在我身上,但是我确实得了个小小的病,为治病,第一个月支出近两千的医药费,并未好转。
我意识到我要存款和理财,以抵御将来的风险。
起初,我开始节源,自己在家做饭,拒绝社交,拒绝饮料,休息日窝在家里不出门,卸载购物app等,我实行的第一个月餐食费用比之前少了1200元,只有672元,加上房租电费900元,这是一个月的全部开支。
但是我开始抑郁,觉得自己宛如一个自闭小人,于是我下载了一些书籍,去打发那些因为穷而省下来的闲暇时光。
我发现,投资理财和经济学是不同的两件事,尤其对于普通人来说,我们需要首先建立一个正确的金钱观,而不是去读那些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等专业经济学书籍。
自古以来,我们重农抑商,因此,我们习惯性地给农民质朴、老实、勤劳的标签,而商人重利、狡猾、奸诈等等。
现今,我们并没有摆脱这个刻板印象,如果一个快递员做错了事和一个富人做错了事,即使是同一件事,我们也会对两人有不同的舆论导向和观点评价,大多人都会说“因为他有钱,所以他如何如何”,这是个逻辑不通的因果关系。
钱并不是万恶之源,钱只是用于交换的一张纸。
接下来,推荐给大家五本理财的入门书,它并没有教授太多赚钱的方法,而是帮助我们去建立一个新的投资理财观。
关注公众号并回复「理财入门」,即可获得书单电子版。
1.小狗钱钱
「欠债的人应当毁掉所有的信用卡。应当尽可能少地偿还贷款。应当将不用于生活的那部分钱中的一半存起来,另一半用于还债。最好不要申请消费贷款。」
这本书类似于哲学书里的《苏菲的世界》,从中可以有趣轻松地了解一些金钱的秘密和真相,以及投资、理财的办法。
作者博多·舍费尔16岁时远赴美国求学,高中毕业后进入大学主修法律,之后在不同公司中担任各种重要职务。
26岁时博多陷入严重的个人财务危机,然而凭借坚强的意志和正确的投资理念,他最终摆脱了债务,获得了成功。
2.富爸爸穷爸爸
「人们在财务困境中挣扎的主要原因是:他们在学校里学习多年,却没有学到任何关于金钱方面的知识。其结果是,人们只知道为金钱而工作……但从来不学着让金钱为自己工作。」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作者罗伯特·清崎的亲生父亲是个教育家,一生清贫,而邻居爸爸是个高中辍学的商人,两人影响了清崎的金钱观,清崎也走向了投资之路。
3.30年后,你拿什么养活自己
钱小俊是一位时尚的“月光族”,他有一份令人羡慕的高薪工作和一个幸福的家庭,虽然是按揭贷款,但也是有房有车一族,生活也算是丰衣足食。
可是一场梦境、一个自称财富精灵的人的出现彻底改变了他的生活,颠覆了他固守了30年的思想。于是,在财富精灵和理财专家的指引下,他开始了自己的人生规划……
三大财富管理师将自己多年的心血、理财经验、人生规划的智慧融进书中。
4.牛奶可乐经济学
「阅读的成本是付出的时间。阅读的时间成本=选择图书话费的时间成本+阅读图书所花费的成本+误读图书所花费的时间。」
一部“博物经济学”著作,它非学术大部头,而只是生活小智慧。
其实经济学正生动地编织着生活的方方面面,人身边的大事小事都可以用经济学原理来一一破解,这就是博物经济学。
作者罗伯特·弗兰克教授是美国康奈尔大学管理学院的教授。
“请不要急于去书中找寻答案。这些生活中的问题不是公式和概念,它们并没有标准确切的答案,每个人都有可能给出更多更合理的解释。虽说,不是每一个人都是经济学家,但至少,我们可以更积极地去思考,并把思考用于生活。这样,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一名博物经济学家。”
5.财务自由之路
「整天工作的人,没有时间来挣钱。 ——约翰·D.洛克菲勒
每个人获得的东西都恰好是他值得获得的东西。虽然我总听到有人抱怨:“我远比我现在获得的东西有价值得多。”但这是错误的。正确的说法应该是:如果你“值得”更多,那么你早该获得了。
你的收入恰好体现你在经济市场中创造的价值。市场并不偏爱或讨厌你,它只会根据你的价值来付酬劳。需要注意的是,此处的价值并不是指你作为伴侣、朋友、父亲或母亲的价值,而仅仅指你所创造的经济价值。」
这本书将为你提供一生中的最佳投资理财策略。
你是不是因为金钱问题而烦恼?每个月都是死薪水,是不是感觉致富无望?为什么自己的投资总是受挫?能不能在不丧失生活乐趣的情况下正确省钱?能不能立刻让自己的收入大幅提高?
通过介绍梦想、目标、价值观和策略这四大致富支柱,指导各阶层的读者转变理财观念,运用有效的投资理财策略,在保证财务安全的前提下,实现财务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