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找好货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专题 » 正文

一红红了30年,香港“四大天王”是怎么来的?(香港当年四大天王)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2-07-26 18:32:17    作者:life    浏览次数:4440    评论:0
导读

最近一次四大天王同场,是在今年春节档电影院,众星云集,其中有《澳门风云3》的刘德华,张学友,《孙悟空三打白骨精》郭富城,小卫为什么提这三个人呢?因为你一看到这四个人,你一定会想起当年的“四大天王”。在上个世纪90年代的香港演艺圈,突然半路杀

最近一次四大天王同场,是在今年春节档电影院,众星云集,其中有《澳门风云3》的刘德华,张学友,《孙悟空三打白骨精》郭富城,小卫为什么提这三个人呢?因为你一看到这四个人,你一定会想起当年的“四大天王”。在上个世纪90年代的香港演艺圈,突然半路杀出了四个耀眼的天王巨星,他们被媒体称为“四大天王” ,歌神”张学友 ,“舞王”郭富城 , “影视歌综合王”刘德华 , “王子”黎明 。

四大天王指我国香港地区20世纪90年代初出现在歌坛的四位重要人物,他们以自己高超的唱功在华语歌唱历史上写下了重要的一笔,所以香港的“四大天王”最初是因为在乐坛上逆天的表现封神的。四大天王是香港演艺圈黄金时代的最巅峰代表,他们是娱乐圈的一个神话,是一代人的青春记忆,他们对香港流行文化影响至今,用一句话形容在好不过: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那么“四大天王”这个称号是怎么来的呢,以及为什么是这四个人呢?这期,小卫就说说香港“四大天王”来源始末。

上个世纪90年代之前,香港歌坛的天下长期由两个人把持着,就是“校长”谭咏麟和“哥哥”张国荣,我们知道三足才能鼎立,两个人势必会引起激励的竞争,一山不容二虎,所以在很长的时间里,谭张二人一直在PK,有人说校长6,有人说哥哥666,所以粉丝间也在为自己的偶像在撕逼,香港唱片销售榜前十基本上是这两人瓜分了,这种状况维持了很久,到了1990年代初,张国荣突然宣布全面退出香港乐坛,有时候对手其实就是最好的知音,现在孤家寡人没有竞争者的谭咏麟也淡出香港乐坛,正是因为他们的推出,香港乐坛出现了真空期,以张学友、刘德华等为代表的新人开始在歌坛暂露头角,至此香港乐坛迎来了新时代。

刘德华应该是“四大天王”之首,发展最好。刘德华是出道最早的一位。1981年,时年20岁的刘德华进入香港无线艺员训练班学习,毕业后随即签约无线,期间得到了当时香港影视圈当红演员周润发的提携,于1982年出演了许鞍华指导的影片《投奔怒海》,从此走上了演艺之路。之后一跃成为香港无线的当红小生,与汤镇业、苗侨伟、梁朝伟、黄日华并称“无线五虎将”。

张学友是“四大天王”里歌唱的最好的,你要记住“四大天王”其实原本开始都是乐坛的,后来才逐渐去影坛发展。1984年,正当刘德华在影视圈迅速蹿红的时候,与刘德华同年出生的张学友却依旧是航空公司的一名小职员。这一年,23岁的张学友怀着对演唱事业无限向往,参加了“全港十八区业余歌唱大赛”,并最终凭一曲《大地恩情》在众多选手中杀出重围,夺得冠军,继而签约宝丽金唱片公司,推出他的第一张粤语专辑《Smile》,开始了他的星路历程。

郭富城1984年考入TVB舞蹈训练班,1987年转入无线艺员训班,经历默默无闻的几年奋斗时期,1990凭台湾光阳机车广告一夜成名,之后出了第一张个人唱片《对你爱不完》风靡东南亚,在台湾形成一阵郭旋风,你看台湾很多艺人刚开始都是模仿郭富城的,比如小虎队,林志颖等等,1992年年初回到香港发展并走红。

黎明是最年轻的天王,一直以其谦和儒雅的健康形象深受人们爱戴,1990年因主演电视剧《人在边缘》而在香港开始走红,同年他也发行了第一张唱片“LEON"反响热烈,获得香港乐坛最佳新人奖。1991年凭《是爱是源》获IFPI全年最佳销量大牒,1992年赴星马以及美加10省开个人演唱会20场,并在香港红馆首次开个人演唱会共10场,获得最受观迎男歌手奖。

他们四个人是怎么走到一起的呢?

前面说了在随着谭咏麟,张国荣淡出香港乐坛后,张学友、刘德华加上李克勤和Beyond乐队取而代之,成了1990年的香港乐坛新世代。 1991年,黎明的火速走红,将同属宝丽金唱片公司的李克勤的声势压下,李克勤的歌唱事业亦开始下滑。而香港乐坛的乐队势力亦开始被偶像派取代。当时因为黎明和刘德华同属偶像派,成立最大竞争对手,两人曾被封为双子星。 而实力派的张学友亦保持声势,和前两者被合称乐坛三大家族。随后1992年,郭富城旋风从台湾吹回香港,加上《东方日报》一篇打油诗的效应,香港“演唱会之父”张耀荣(另一说法为方逸华命名),他本人比较笃信佛教,看到他们四个的风光表现,就将四位当时最受欢迎的男流行歌手统称为“四大天王”,并得市民广泛接受,一直沿用至今。

都说现在追星的人特别多,从哪来的呢?就是因为“四大天王”,中国内地诞生了第一批真正意义上的追星族,歌迷们开始为偶像做出许许多多狂热举动。各式各样的明星周边产品开始在市场上出现并热销,四大天王的唱片,磁带、海报、贴纸、卡片均被抢购,而四人的穿着、发型、声线等都被无数人模仿,内地人们第一次感受到了港台流行文化对生活造成的强大冲击。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香港娱乐圈最自豪的事就是捧红了“四大天王”这四个人,用媒体的话说就是,那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好的是什么,四大天王创造了香港娱乐史上最辉煌的流行文化,在这之前是没有的,是一个时代的产物,这个对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非常重要的影响,人们的娱乐方式变得多种多样,卡拉OK,跳舞,潮流等等渗透到人们的血液里,但同时我们也看的,这种现象也制约了香港娱乐界百花齐放的多元化发展,甚至整个社会太娱乐化。但不管怎么说,他们创造了香港娱乐圈黄金时代。

你看“四大天王”们,虽然还活跃在荧幕一线,但不得不接受现实,如今已经都是四五十岁的人了,或许已经没有当年的辉煌,不在有你曾经印象里那份青春的偶像气质,或许有一天,人们终将不再去提及“四大天王”的封号,但是有一点却是无庸质疑的,那就是由他们四人所塑造的形形色色的银幕形象,将和泛黄胶片一起封存进每一位经历过那个时代的人们的记忆中,于是,当久违的歌声在耳边响起的时候,那些故事、那些人将伴随着熟悉的旋律一起,在脑海中一一浮现。

香港“四大天王”是一个时代的产物,再也不可能造出这样的巨星了,现在没有,将来更不会有听着他们歌也就在听着时代的歌,他是我们岁月记忆,因为他是我们追的第一代偶像明星,感谢他们。

更多资讯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小卫侃谈”

文/小卫 微信公众号/小卫侃谈

原创声明:未经本人允许,不得转载

 
关键词: 香港的四大天王
(文/life)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life原创作品,作者: life。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114618.com/news/85962.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
 

(c)2008-2018 找好货 B2B SYSTE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200897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