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门口的对联
天岳书院
在平江现代革命史上曾历经四次解放,而这四次解放都直接或间接与平江天岳书院紧密联系在一起。天岳书院是平江起义的出发地;是红三军军团1930年攻打长沙的誓师地;是1945年359旅南下的驻地;还是1949年解放军先遣部队和南下工作团的宿营地。如今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1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全国30条红色旅游线路之一,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青少年教育基地。
传播文化的学府
平江天岳书院,位于离平江老县城1500米的小天岳山(现平江天岳经济开发区内),始建于清康熙59年(公元1720年),同治六年(1867年)重修。院门口古老的亭子两旁嵌着鎏金的对联:左联是“天经地纬”,右联是“岳峙渊渟”,上书“天岳书院”,为清代著名学者李元度亲笔所书。大门内壁正中有陈云手书“平江起义纪念馆”的匾额。
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平江县官立高等小学堂在县城天岳书院创办。不久,改称平江县初高两等小学堂,1907年,天岳书院设平江中学堂。民国元年(1911年),学堂改称学校,天岳书院随后设立平江县第一高等小学。民国8年(1919年),开办县立师范学校,校址设天岳书院。民国14年春,县立师范学校改办县立中学,民国16年,县立中学第一班毕业,学校停办。直至民国30年县立中学才恢复,于民国34年2月,招收高中生1个班,新生49名,为平江办高中之始。设在天岳书院的县立中学自开办至新中国成立前夕,历时9年,共有1100余名学生从该校毕业。
1949年8月,平江县人民政府接管县立中学,1951年8月,县立中学改称平江县第一初级中学,1957年9月开设高中部,招收新生180名,改称平江第一中学,于2003年晋升为湖南省重点中学。设在天岳书院的平江县立中学以新思想、新文化武装学生的头脑,为国家和民族培养了许多栋梁之材。从这里曾走出开国上将钟期光、中将欧阳文,国家对外文委副主任、中顾委委员、中纪委常委、首任驻捷克大使曹瑛,国民革命军74军中将军长邱维达及李崇诗等高级将领和社会名流。
钟期光从县立中学毕业后,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共平江县委宣传部长。1928年7月,平江起义前,他与省委特派员滕代远在平江浊水接上关系后,派游击队员用一台轿子将化装为商人的滕代远,安全地通过敌人岗哨,送到了县城镜中天旅馆,而后秘密住进了天岳书院后面的一栋茅屋内,和彭德怀一道策划了平江起义。钟期光则和县委负责人胡筠率全县游击队员进城配合。从此,建立了平江县工农兵苏维埃政府,南征北战,钟期光由一个中学生造就成共和国的开国上将。
解放平江的据点
1928年6月,彭德怀率国民革命军独立第五师第一团由南县进驻平江“剿匪”,7月21日晚,他从县城西街驻地来到天岳书院,时中共湖南省委特派员滕代远也赶来了,他们和团部书记官邓萍、连长李灿、黄纯一等地下党员在天岳书院后面一间偏僻的小茅屋内,具体商议了起义的作战计划,制订了起义的十大政纲。这间小茅屋就成了起义的秘密指挥部。
7月22日11时半,彭德怀参加了一营官兵的誓师大会,他对集合在天岳书院操场上的指战员们讲话,宣布起义。接着,宣读誓词,布置各连的作战任务,并接过李光给他递上的鲜红的领带,挂在颈项上。最后,彭德怀拔出手枪,下达了向县城出发的命令。
这次起义,只用了一个半小时,就解除了城内全部反动武装,控制了整个县城。鲜红的镰刀斧头旗插上了平江县城楼,平江人民第一次得到解放。
第二次解放平江县城是1930年5月6日。5月3日,彭德怀率红五军第一、三、四纵队到达长寿街,与红军第二纵队会合。5月5日,红五军从长寿街出发,平江县委动员了东、北乡2000多农民赤卫军配合攻打平江县城,经过激烈战斗,消灭国民党军余贤立一个团,毙敌400多人,缴枪1000多支,机枪12挺,子弹、军用品无数,救出了400多名革命同志。
平江县城收复后,平江县委决定立即恢复平江县苏维埃政府。紧接着发生的红三军团攻打长沙的誓师大会就是在天岳书院召开的。
湖南解放和谈第一站
平江第三次解放成立县抗日民主政府是1945年3月28日。
1944年11月9日,八路军三五九旅南下支队5000余人在王震、王首道率领下,经过5个月的艰苦转战,于1945年3月23日晚经湖北通城的大坳进入平江石浆的沙铺里。部队入湘后,经报党中央、毛主席批准,取消了国民革命第十八集团军独立第一游击支队的番号,改名为“国民革命军湖南人民抗日救国军”。
为了粉碎国民党顽军的阻挠,部队分左右两纵队前进。部队首长派人同县警察局长单先麟取得联系,等我军一到,单先麟即于先一天将警察武力调出城外,没费一枪一弹就顺利地解放了县城。3月26日晚,部队司令部和政治部驻县城东郊天岳书院。27日早晨,公开张贴了《国民革命军湖南人民抗日救国军司令部布告》。人们看了这张经过毛主席亲自改定的布告以后,都兴奋地奔走相告。3月28日,平江县城景福坪人如潮涌,全县民众大会在这里召开,王震司令员首先在会上讲话。
王震讲完后,接着王首道讲解了建立抗日民主政府的意义。之后,王震向到会群众推荐了平江县抗日民主政府委员的候选名单,全场一致举手通过,随后王震大声宣布:“由人民自己选举的平江县抗日民主政府,今天诞生了!县长方正,副县长姜胜、张正光。”
平江第四次解放是在1949年7月18日。随着解放军百万雄师过大江,占领武汉以后,第四野战军继续向湘鄂边界进军。1949年7月5日,湘北的临湘解放。根据中央军委的作战部署,人民解放军分西、中、东三路向湖南进军。中路大军由四野十二兵团组成,自湘鄂边界向湘北重镇岳阳和平江前进,正面向长沙进攻。7月17日晚,四野第十二兵团先遣部队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解除了平江县警察署的武装。7月 18日,南下工作团第三中队和人民解放军第四十六军先遣部队,进驻平江县城,接管了县政府。4天后,以十二兵团副政治委员金明为首席代表的解放军和谈代表团从武汉到达平江,驻在天岳书院。7月27日,由程潜、陈明仁派出的和谈代表程星龄、李君九在中共湖南省工委委员欧阳方陪同下,来到平江,在天岳书院会见了解放军和谈代表团全体成员。天岳书院又以湖南和平解放和谈第一站而载入史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