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图:位于凤阳门台镇的“英美颐中公司门台子烟叶复烤厂”旧址,大门上方“梨园公社”字牌为2013年拍摄电视剧《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时的置景。
门台卷烟厂是英美烟草公司于1917年投资建设,位于凤阳县城北3公里处门台镇,距蚌埠市中心18公里。厂区北靠京沪铁路,西邻京沪高铁蚌埠南站,到南京、合肥仅40分钟露出 ,南临南洛高速公路、合徐高速公路。
英美颐中公司门台子烟叶复烤厂”旧址:这些房屋建成已近百年,已经残破不堪,大部分旧房屋已经没有人居住。上图墙壁上标语为拍摄电视剧时的置景。
有些保荐相对较好的青砖瓦房中还有人居住
这片旧址现占地174亩厂区和3万多平方米欧洲风格古建筑。通过这些历经百年的近代建筑遗迹,即可一窥十九世纪以来西方工业文明的强盛一时,也反映了当年英美西方列强以烟草入侵中国,大肆掠夺和索取中国财富的一个铁证。目前,这片现代遗迹已被凤阳县政府列为第二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加以保护。
门台子烟叶复烤厂旧址,虽然门窗玻璃大部分损坏,但建筑主体仍基本完好。
上为建成百年之久的门台子烟叶复烤厂”旧址
上为建成百年之久的门台子烟叶复烤厂”三连仓房旧址外观
百年之久的门台子烟叶复烤厂”厂房外观
百年之久的门台子烟叶复烤厂”厂房内景。这些历经百年的钢梁结构的厂房一直使用到90年代,甚至今天还有个别的厂房仍在使用。上部的木梁仍然完好。
一些仓库中仍遗留着废弃的烟叶,厂区内弥漫着浓浓的烟草味道。
一些仓库中仍遗留着废弃的烟叶,厂区内弥漫着浓浓的烟草味道。这些钢筋混凝土仓库大约是中国最早的一批钢梁结构的工业建筑了,钢梁如今仍然完好如初,着实令人吃惊。
上图是其中一座仍在人生为仓库使用的库房,地面垫起的高台上铺设起一层厚约10公分的木板用于当年堆放烟草起到隔温隔湿的作用。据当地正在干活动的工作介绍,这些木板与均是当年英国人在建仓库时铺设的,保存百余年仍能如此,不禁令人感叹今天的那些“短命建筑”。
上图:库房中钢梁完好如初,上部的木梁没有过度的损坏痕迹。
露天钢架顶棚
建成年逾百年的自来水塔
门台子烟叶复烤厂”旧址生活区独立布局,如今房屋大部分已经无人居住。
门台子烟叶复烤厂”旧址生活区,如今房屋大部分已经无人居住,走进这里,此情此境,仿佛穿越了时间的隧道。
门台子烟叶复烤厂”旧址,走进这里,仿佛穿越了时间的隧道。
门台子烟叶复烤厂”旧址,走进这里,仿佛穿越了时间的隧道。
门台子烟叶复烤厂”旧址,走进这里,仿佛穿越了时间的隧道。
英美烟公司在华创建扩张和垄断的历史
19世纪末,一些跨国公司开始进入中国,英美烟公司是其中之一。该公司在中国从事烟草制品的生产及销售,历时半个世纪,从中国攫取了高额利润。1902年~1919年,英美烟公司在华创建企业和垄断地位逐步形成。
英美烟公司凭借其政治特权及雄厚的资本,在华经营业务不断发展。光绪三十四年(1908),在汉口六合路建厂,宣统三年(1911)在石乔口再设一厂。宣统元年(1909)在奉天(今沈阳)建厂。1914年在上海浦东陆家嘴开设英美烟公司二厂,吞并哈尔滨老巴夺父子烟草有限公司,在山东潍县、安徽凤阳、河南许昌试种美种烟叶获得成功,并在山东二十里堡、安徽门台子设立烟叶复烤厂,在河南许昌设烟叶收购站及复烤厂。
1902年~1919年的17年时间,英美烟公司逐步完成在中国的布局。在华企业资本已达1.2497亿元,是最初投资的590多倍,形成了一个覆盖中国的销售网络。
1920年~1937年英美烟公司为扩展经营规模,取得更多的廉价烟叶,在许昌、潍坊、凤阳等地进一步扩大烟叶种植面积,使之成为适应生产不断扩大需要的烟叶基地。
经过30余年的经营与扩张,英美烟公司已在中国形成一个庞大的烟草垄断组织。1934年,其资本总额增至1.7804亿元,是投资初期的848倍,职工总数达2万余人,是开创时的118倍。在中国各地设’立11家卷烟厂、5家印刷厂、6家大型烤烟厂和378个成品仓库以及办事机构,还在上海开设包装材料、机械、铝制品、翻砂、打字等工厂。还拥有储金管理、中国包装品、红印影片等10余个附属公司。1932年~1934年,公司在华卷烟平均产销量占中国产销量的60%以上。
图3-56抗日战争前期,颐中烟草公司所属各厂托庇于租界,未遭破坏,在华商烟厂蒙受巨大损失,纷纷停工减产之际,卷烟市场供不应求,颐中烟草公司产量有增无减。1937年,产量占中国总产量2/3。1936~1941年的5年里,英美烟公司在华企业共汇出1287万英磅和2512万美元。
1938年~1949年这一时期,中国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等政治形势的变化,迫使英美烟公司在华企业进入紧缩时期。
1945年8月,日本战败投降后,国民政府经济部指令颐中烟草公司华籍董事沈昆三负责接收颐中烟草公司,并将日本人留下的相当于法币600亿元的原料、成品交给颐中烟草公司。此后英美烟公司对其在华企业采取“尽量汇出资金,决不汇入分文”的方针。1946年~I948年,公司从中国共汇出资金459万英磅和1212万美元。1948年1月,颐中烟草公司等移至香港注册,缩小在华投资经营。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颐中烟草公司所属在沪烟厂月产量下降。1950年颐中烟草公司向中国中央人民政府贸易部呈文,要求中国政府收购或租赁该公司在华企业,随后又提出转让的要求。1952年4月,颐中烟草公司转让与华东工业部上海烟草公司。后颐中烟草公司所属企业陆续由当地政府接管收归国有。(2015年12月 殷兆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