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祖国在一起#
公元1902年,英美烟草公司在伦敦成立,它的600万英镑的启动资金是由英美双方共同筹集的。这是一个垄断性质的国际烟草托拉斯。总部成立不久,它就在上海虎丘路设了分公司,接着在上海、汉口、奉天等地设立卷烟厂。公司运作十年左右,就已在当时旧中国的卷烟行业中居于绝对垄断地位。这种垄断地位,长达将近半个世纪之久。
1913年,英美烟草公司派人在中国14个产烟区进行调查,调查内容非常详尽,包括:土壤、水质、气候等方面。在河南重点调查了邓县、确山、泌阳、南阳、通许等县。最后发现许昌是个最理想的地方。第一,这里土壤肥沃,透水性好,适于种烟;第二,西部紧靠产煤区,有足够的烤烟用煤;第三,许昌又位于在京汉铁路线上,北通北京、天津,南达长江,交通方便。该公司就以上海永宏公司总经理任伯言的名义,在许昌买地一百多亩,建造规模宏大的烟叶收购场和烟叶复烤加工厂。1918年设施正式建成,开始了对许昌人民的血腥掠夺。
1913年同年,美国人牛森到襄县进行调查,次年开始劝诱农民种烟。他提供的条件相当优厚:第一,无偿供应良种、肥料和烤烟器具;不论烟叶好坏,一律高价收购;第二,一律付给现金。但是附加条件却是:烟叶必须全部卖给这家公司。
正是这个不经意的附加条件,到后面竟成了套在烟草农民脖子上的纹索。当年的烟农有人回忆说,到收购烟叶时期,英美烟草公司却闭门数月不予收购,直到寒冬腊月才贴出告示,定期收购,过期不候。
穷苦的烟农们一来是急着用钱;二来是怕存放过久烟叶发生霉变,一见告示,都一齐赶来。许昌周围几个县,最远的在百里以外,肩挑背扛,大车推小车拉,公司门前挤得人山人海,烟叶捆摞在一起有一人多高,卖烟队伍排了几里长,光大车就有一千多辆。英美烟草公司借口款子没有到来,闭门不收。
烟农们所带干粮路费不多,天又下了大雪,无处御寒,导致有30多人被冻伤,十多人被冻死,另外还冻死牛、驴50多头,骤马10匹。大雪过后,开始收烟,却把烟价压得很低。上等烟叶每磅原来四角八分,猛跌到七八分,中等烟叶每磅只给三四分,次等的每磅只给一分半,而且所用磅秤又是加二五的大磅。当时中国农民还根本不知道什么是“磅”这个计量单位,一磅到底是多少,全凭洋人一句话。烟农稍有异议,洋人就把烟捆往地上一摔,把烟叶摔得粉碎,甚至还要打人。烟农们一年辛苦,所得烟钱,还抵不住烤烟时所烧的煤炭钱。
英美烟草公司不仅残酷地剥削农民,也残酷地剥削工人。该公司的烟叶复烤加工厂有八九百工人,其中童工就有三四百,大的15岁,小的只有十二三岁。童工干的是成年工人的活,拿的工资却只有成年工人的一半。英美烟草公司怕烟叶经风而损耗,盛夏酷暑也不许开窗。童工都赤身裸体干活,每天都劳动19个小时。因闷热而昏厥倒地的童工,每天都有两三人。工头还找借口毒打工人。工人所得的微薄的工资,不要说养活全家,就是自身也难以养活。
这家公司凭着它的垄断地位,和它对工人、农民的残酷剥削,获得了惊人的利润。该公司在1902年进入中国时,总资本只12万美元,到了三十年代抗战前夕,它的总资本已增加到8448万美元,30多年时间竟增加704倍。在1902-1940年内,该公司总共获利4.38亿美元,相当于1902年进入中国时资本的3650倍。这些利润的90%都流到了英美等国外,极少部分用之于烟草工厂的扩大再生产,也就是扩大对中国人民的搜刮手段。
英美烟草公司的剥削和欺诈手段,引起了许昌当地各阶层人民的强烈反抗。1902年,复烤加工厂的工人就发动过一次总罢工,要求增加工资,洋老板被迫答应每月增加工资二分,工人总算是获得了一个小小的胜利。因为增加工资太少,所以同年冬季又发生一次要增加工资的总罢工。这时南洋兄弟烟草公司(南洋华侨所办)也在许昌设立了烟叶收购站和卷烟厂(当地人称之为“西厂”),英美烟草公司害怕工人到西厂去做工,而且罢工一天所造成的经济损失也很大,因而不得不答应每人每月增加工资二角。工人罢工斗争又一次获得了胜利。
按照当时旧中国的不平等条约规定,帝国主义只能被允许在中国的通所口岸设立工厂。许昌不属于通商口岸,英美烟草公司本就不应该在这里设立工厂。所以自它设厂开始,许昌从上到下各界人士就进行激烈抵制。但因为得不到北洋政府的支持,每次斗争都失败了。
然而到了1927年初,北伐军节节胜利,大革命的浪潮席卷了大江南北。北伐军攻克武汉之后,兵峰已抵达河南。在强大的革命威力之下,这年2月1日,许昌英美烟草公司人员狼狈撤离。5月北伐军占领许昌,而冯玉祥此时已经通电加入北伐军,南下河南,与北伐军南北夹击驻守在河南的奉系军队,奉军腹背受敌,只得撤离。而冯玉祥将军也是有着爱国情怀,看不惯美、英、日公司在中国肆意掠夺,在驻守郑州、开封各地之后,查处了不少不法洋商,并查封了很多日本商铺。此时英美烟草公司,早已成了最大的钉子。
1927年6月,已担任河南省主席的冯玉祥,下令派兵进驻英美烟草公司烤烟厂,并下令将该厂封闭。7月正值盛夏,该厂不知何故又发生一场大火,烟叶、烤房大部分被付之一炬。
英美烟草公司一去,许昌一带的民族卷烟工业立即发展起来。烟行多达四五十家,转运公司20多家,在许昌出现了一个烟草行业的黄金时代,烟叶市价涨到0.8——1.2元。在许昌及附近十几个县中,制造卷烟的家庭手工业及手工作坊已达600处以上。
但是,好景不长,在1927年4月和7月,蒋介石、汪精卫先后背叛革命,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大革命失败。到了1931年,蒋介石南京政府答应了英美烟草公司的要求,1月14日该公司在南京重新注册,1月17日在许昌设立办事处。该公司又用贿赂买通了许昌当地的军政官员,以求得到地方势力的支持。
尽管如此,它还是不敢打出过去的英美烟草公司的牌子,而是要他的走狗邬挺生出面,用“许昌烟叶公司”的牌子来欺骗人民。又用5000万元的巨款贿赂国民党政府,由该公司包缴全国机器卷烟税款,除京、津、沪现有卷烟厂外,不许中国人在任何地方再增设卷烟厂。这是对中国卷烟工业的直接扼杀。于是许昌一带的民族卷烟厂全被查封了。而当该公司在许站稳脚跟之后,又重新挂出了英美烟草公司的牌子,恢复了它原来对工人、农民的剥削和欺诈手段。
1935年10月,许昌一带十几县的绅商近百人,联名向国民党政府行政院控告买办、傀儡邬挺生损害国家主权,破坏许昌、郏县的卷烟业,并坚决表示誓不愿已经繁荣起来的许、邦卷烟业,再断送于洋商之手。但因国民党政府已经接受巨额贿赂,因而控告失败。
然而1935年12月9日,北平学生们掀起了轰轰烈烈的一二·九运动。在这场运动的影响下,12月23日,许昌数千名学生,为声援一二·九运动,并抗议英美烟草公司,也举行了声势浩大的游行示威,不少烟农也加入了游行队伍,烟厂工人也举行了罢工。游行队伍走到英美烟草公司门前高呼:“打倒英美烟草公司”!“反对英美烟草公司垄断烟叶”!“提高烟价”!“卖烟者联合起来,为自己的利益奋斗”!游行队伍还到许昌专员公署请愿。邬挺生见势不妙也准备开溜,在12月30日,邬挺生在两个保镖护卫下,乘人力车由公司进城,走到西门,被人丛中的刺客一枪击中太阳穴,当场毙命。次年,就连当地公司负责人美国人牛森,也在自己办公室被击毙。
许昌人民以各种不同的反抗形式,终于迫使英美烟草公司的洋老板们认怂,在12月23日,这个饱吸许昌人民鲜血的许昌英美烟草公司宣布在许昌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