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找好货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专题 » 正文

还在买mikihouse吗?(mikihouse偏小吗)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2-07-27 14:42:51    作者:life    浏览次数:2498    评论:0
导读

​宝宝开始跌跌撞撞学走路了,给宝宝买鞋的事儿就排上了日程。 妈妈群里最常听到的宝宝鞋大概就是mikihouse、毛毛虫、江博士这些了。我也跟风买过mikihouse的学步鞋,但是对比另一些牌子,宝宝却经常摔跤。后来我仔细看过,发现我买的这款

​宝宝开始跌跌撞撞学走路了,给宝宝买鞋的事儿就排上了日程。

妈妈群里最常听到的宝宝鞋大概就是mikihouse、毛毛虫、江博士这些了。我也跟风买过mikihouse的学步鞋,但是对比另一些牌子,宝宝却经常摔跤。后来我仔细看过,发现我买的这款mikihouse鞋底不是平的,是圆底。

我的其他妈妈群也有不少人反映mikihouse的鞋子容易摔跤,尤其是沾水了以后。

所以后来我希望能为宝宝挑选一双合适的鞋子,而不是大家都在买的鞋子。所以做了不少功课,这里分享给打算给宝宝买鞋的家长。

香港足脊保健专家孔宪明教授说过:

孩子的脚部是很脆弱的,因为孩子的脚部骨骼一直处于发育中,任何不适宜的压力和外伤很容易引起脚的畸形,如出现扁平足、拇指外翻、足外翻、八字脚以及膝盖损伤等问题。

可见,第一双鞋子对宝宝来说很重要,对宝宝的骨骼发育和形成正确的走路姿势有很大的影响,选择合适鞋子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那么面对市面上形形色色的学步鞋、机能鞋到底该如何选?

这里不做任何品牌的推荐,只是分享我在给自己家宝宝买鞋的一些心得体会。


0-2岁婴幼儿脚的发育特点


婴儿期(0-1岁)

刚出生的婴儿,虽然脚的外形看起来已发育得很完整,但大部分骨质都是没有骨化的软骨。婴儿足底的脂肪过多成扁平足一样,而且踝关节附近的韧带较松,不能过度牵引和负重。

幼儿期(1-2岁)

这个时期的孩子虽然能够独立行走,但步伐尚不够稳定。骨骼、肌肉、关节等都处于发育阶段,足底稚嫩的肌肉还不足以支撑足弓,所以足弓起不到吸震作用,但脚底厚厚的脂肪垫能够缓解一些来自地面的冲击力。

了解了孩子0-2岁期间足部的发育特性,我们再来看看如何为孩子选择一双合适的鞋子。

买鞋的时机

其实,在孩子还不会走路之前其实是不建议穿鞋的,如果要穿,其功效也应该只是保暖。可以穿防滑袜,如果要买鞋,要求鞋子里外、面和底都很软。


理想的学步鞋是什么样的?


1:鞋底

鞋底要软硬适中,过软过硬均易产生疲劳,须保证在前掌弯曲部位柔软易弯折(鞋底前三分之一处弯折)。

鞋底不能太厚,差不多5毫米左右就行。孩子脚要跟地面接触,只有与地有呼应才能刺激他的脚部神经,促进足底神经正常发育。很多孩子动不动就摔跤,就是足底的神经发育不好。

鞋底需要具有缓冲性和弹性,有一定抓地力,能够稳固的接触地面,同时,要有良好的减震、防滑效果。

2:款式

由于宝宝的前脚掌一般较阔,宽圆头的鞋比较适合。鞋的足趾位置要够宽阔,让足趾有足够的空间。

系带的款式可以调节宽度,也可以使用魔术扣、扣环等易于穿脱的结构;

鞋后围住脚踝的上口包以有软海绵为宜,否则容易磨损宝宝幼嫩的脚踝皮肤。

3:鞋面

鞋帮面要软、透气性好。因儿童的脚容易出汗,不透气容易引起细菌滋生不利于脚部的发育。

4:鞋内垫

应具有吸湿排汗性能,以保持鞋内干爽。

前掌部不宜过软,太软的鞋垫会阻碍小朋友的的脚部神经感应,行走过程需要锻炼小朋友的前掌、脚趾抓地能力,促进足弓发育、足底神经正常发育。

后跟部软些可减小跟骨所受的冲击。要有回弹性,刺激足底神经发育。

5.鞋后部支撑

鞋子的后跟部位必须比较牢靠,并且具有有足够的支撑性,能够保护儿童柔软的踝关节,防止踝关节受力倾斜,引起O型腿,或X型腿

6.高度合理的鞋跟

鞋跟太高不好,但无鞋跟易引起跟部承重过大,引发疲劳损伤。因此,需要有适当的鞋跟,能达到有效的缓冲效果,提高防滑能力,还可以隔热、隔水、减小步行时脚蹬地所受的力。


常见买鞋、穿鞋的误区


1:穿亲友家孩子的二手鞋

每个人走路的步态都不一样,走路时脚的受力部位也不一样,鞋底的磨损是不一样的,穿二手鞋可能影响孩子正常的步姿。

如果一定要穿旧鞋,一定要看一下鞋子的鞋底。如果鞋底完好,没有磨损,那么是可以穿的,但是,穿之前要换个鞋垫。如果鞋底有磨损那么还是不要穿了。


2:往大了买

给孩子买鞋不能太大,太大会增加踝关节的负担,不能固定住脚,孩子容易形成内八、外八、O型腿、X型腿;容易伤害脚趾,引起脚趾变形。


3:往软了买

给孩子买鞋不能买太软,太软的鞋子孩子走路会比较累、比较费力;底太软的鞋子起不到保护足弓的作用,容易形成腿型和关节的损伤。

4:发声发光鞋

现在市场上有很多一踩就会发出声响和亮光的童鞋,但是最好不要给孩子穿这种鞋,尤其是刚学会走路的孩子。

因为人走路时都是脚跟先着地,然后很快将身体重心移到脚尖,这是人体运动力学的自然变化。

而这种鞋的发声发光设备一般都装在脚后跟,只有当孩子脚后跟用力踩地才能踩出声响和闪出亮光。这样会延长身体将身体重心从脚跟移到脚尖的时间,而且孩子使劲踏地,会通过脊柱对大脑产生冲击,时间长了可能对大脑的发育可能会产生不好的影响。

另外有的孩子只顾低头看鞋的闪光容易摔跤,也容易造成孩子养成含胸走路的习惯。不利于孩子胸廓和脊柱的发育。


到底怎么选,怎么穿?


【一折】鞋底弯曲部位在前部约三分之一处;

鞋底正确的弯压应该是在前掌三分之一处,因为鞋底的曲挠线,要跟宝宝的脚的区挠线相吻合,才能引导小朋友正确的行走。

【二捏】鞋子的后帮和前头要硬;

鞋子的后跟部位必须有足够的硬度,保护儿童柔软的踝关节,防止踝关节受力倾斜,引起O型腿,或X型腿。

鞋子的前部包头,也需要足够的硬度,防止磕伤、踢伤、砸伤脚趾。

【三拧】对拧鞋子不易变形;

正常的鞋子必须有足够稳定性,规范小朋友的正确的行走方式,如果太容易变形,小朋友在行走过程,容易扭伤脚部,或养成不好的行走习惯。

【四按】手按鞋内部前掌部位,太柔软不要选;

鞋垫的前掌部位不能太软,太软的鞋垫会导致小朋友的的脚部神经感应不到,行走过程我们需要训练小朋友的前掌、脚趾抓地能力,促进足弓发育、足底神经及大脑神经正常发育。

【五闻】闻鞋子是否异味,有异味的不能选;

小朋友的对化学有害物质的抵抗能力很低,儿童鞋必须严格使用无毒、无害的环保材料制作。


买鞋小贴士

下午买或者测量

不管是带宝宝去店里买鞋,还是在家自测脚的长度,都尽量选择在下午进行。

因为宝宝和大人一样,到了下午脚会比上午大一些,以脚在下午的尺寸来选择合适的鞋子,以免鞋子挤脚。

一个手指的宽度

鞋子并不是顶住脚才合适,相反,穿上鞋子后需要有一定的活动空间才是合适的。

最简单的判断方法就是“一个指头”原则。大脚趾顶端距离鞋头大约一个指头的空间是最合适的

最后,希望大家都能挑到合适宝宝的鞋子。


参考文献

1.张思莱,张思莱科学育儿全典,中国妇女出版社,2017-01

2:丘理,《健康儿童始于足下-》,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0-09

3:丘理,《一双好鞋》,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5-08

4:香港足脊检查中心,足脊图书馆,婴童小孩,footspine.com.hk/

雪球妈妈 ( snowballmom ),和娃一起成长的80后妈妈。

 
(文/life)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life原创作品,作者: life。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114618.com/news/93254.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
 

(c)2008-2018 找好货 B2B SYSTE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200897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