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保险是对生命和健康的保障,是风险损失的补偿,是对未来确定的财富安排。您可以不喜欢保险,但一定要学习利用保险。我始终认为,唯有转嫁了风险的人生,才安心、幸福和快乐!
为什么每个人都需要转嫁风险?面对这个问题,我静静地思考生命的价值,思考如何通过理财做到“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境界。没有风险就没有保险,所以理财第一步就应该是利用保险转嫁风险!可现在太多人没有意识到,甚至对保险持有偏见。
北京大学保险系的教材《人寿与健康保险》的作者所罗门·休伯纳博士是美国第一位将保险课程引入大学的学者,也是保险教科书的鼻祖,他在该书的第一章就提出“人寿与健康保险长久以来被视为是个人或家庭财务规划中必要和基本的因素”这一强有力的论点。他指出,“一家之主的责任是投保他的生命提供保障给其财务仰赖者”,现代社会,“家庭责任的认知意味着人寿与健康保险重要性的增加”。“个人对自己家庭的责任包括活着的时候与死亡之后”。“在财务工具中,对于个人死亡能很快地提供资金以及协助弥补财务损失,人寿保险是独一无二的。”
从五个方面谈保险的核心价值:身价保障、医疗保障、尊严养老、资产保全和财富传承。
第一、身价保障
保险的核心价值就是保障,那么保障是什么呢?是一个人的生命价值。“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人身风险是防不胜防的。来到保险公司没多久,我就给自己和家人各买了200万保障,得到200万的保障并不难,只需要每年数千元保费,其实存这点钱只是换了一种储蓄的方式而已,并没有消费掉。但是很多人就不认可,总觉得风险离自己很远。如果时间能够倒流,那些发生了车祸的人肯定会给自己买足额的保险。事实上时间不能倒流,那为什么我们不未雨绸缪呢?有足额的保障会让心里能踏实些,一旦有什么闪失,家人会有200万的赔偿,不会因为我的离去,而降低家人的生活品质,这就是一个人的生命价值。如果没有保险,人死了都不值钱。
一个人在意外死去的一瞬间,一定是心有牵挂而不舍。有许多事还没来得及做,有许多梦还没来得及去实现,有许多人还等着去照顾,有许多承诺等着去兑现。有人会说,人不在了,钱还有什么用呢?其实,钱可以帮助一个人去完成他生前的心愿和他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今天很多人住豪宅,开豪车,看上去很风光,大家扪心自问,我们购买产业的目的是什么?是想永久拥有还是想让他可能随时会失去?贷款买回来的产业还不完全属于我们,平安无事还好,一旦经济支柱发生意外失去工作能力,留下孤儿寡母是无能为力偿还的,最终还是会一无所有。人活着,就要为家人创造幸福,死了不能给家人留下负担和纠纷。保险的额度起码要等于债务的额度吧,能确保万一发生不幸,获得的保险赔付能一次还清所有债务,留下资产给家人,他们不至于颠沛流离。
我们的生命价值几何?千万不要跟我冲动地说无价!看看那些交通事故后的赔偿,没有一例法院判决生命无价!几万,几十万而已,鲜有上百万的赔偿。国内最高赔偿飞机失事960万,因为买了巨额保险。如果没有保险,同一架飞机失事,头等舱和经济舱的人得到的赔偿是一样的。买保险是一种自我价值确认的意识,也是一种风险观念。
那生命价值怎么计算呢?
生命价值=年收入×工作年限。
假如你现年30岁,年收入50万,到60岁退休。不计算通货膨胀等因素,保守的价值是30年×50万=1500万。50万年收入是能力的体现,自己可以把握,而30年时间却不是自己能够控制的,我们无法掌控生命的长度,天灾人祸随时都有可能发生。万一失控,那1500万的保险一次性的赔偿,就是让生命价值提前兑现。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保险就是给妻儿老小一个确定的未来。
仔细想来,我们一生创造财富的方式只有两种:活着时用能力,死了时用保险。
在我看来,人寿保险就是最后一次为家人创富的机会,因为当一个人离开的时候,当别人问有没有保险时,家人的脸上总是挂着懊悔和迷茫,要知道身后留下很多事都需要用钱去解决。
人寿保险是用生命和健康创造的一笔现金,它不能保证一个人不死,但可以确保您所牵挂的人好好地活着。我现在的人身保障有500多万,就是不想死的那么便宜。有我在家人就好,不在了,或者不能工作了,也要让家人的生活品质不下降。父母,老公和孩子都是我今生不能割舍的爱和责任。
第二:医疗保障
人就像一部车。上路久了总是要维护保养,万一有问题还需要更换。零件不同,修理厂不同,水平不同,结果自然也就不同。
同样生病住院,普通人和有钱考虑的问题就不一样;普通人要一张床;有钱人需要综合的医疗服务体系:医术、环境、服务、药品都要最好的。
普通人尽量考虑医保范围内的药品和项目,宁可让人遭罪不让钱吃亏;有钱人不计较钱多钱少,只问效果和内心感受。普通人几十万花费解决不了问题就会放弃治疗,有钱人则不惜一切代价,成百上千万投入挽救生命,恢复健康。
比如我的朋友,是国内一家知名房地产公司的老板,不幸得了肝癌,花了几百万到国外换了个肝脏,由于家境殷实自己又买了保险,生病之后马上得到了 100万保额的保险赔偿金,不差钱心情就好,术后身体恢复的很快,现在继续经营着自己喜欢的事业。目前他还在北京开了一所公益慈善学校,如果我这个朋友失去生命,不能再亲自打理公司,进行投资决策,损失该有多大。
时间和风险对所有人都是公平的。当没了健康,失去收入能力也会失去尊严。从一家的经济支柱变成拖累,不能赚钱反而还要大把花钱,看着被拖累的家人生不如死呀!这种境地的人生最惨!
当一个人的钱多得数都数不过来时,是不是就不需要考虑这个问题了呢?世界首富比尔盖茨说:“医疗保险是效率最高,成本最低的医疗问题解决方案。”
如果有一天,我们生病需要不需要几十万的医疗费?假如需要30万医疗费。攒钱有三种方法:
第一种方式:一次性存够30万,这种人有没有,太多了,很多中老年朋友就在干这活,攒呀攒呀,等呀等,等什么?年纪大了,身体不好,咋办呢?不就是这么回事吗?一辈子都在给医院打工。
第二种方式:每年存1.5万,需要20年不间断的存,还不能中途得病,满20年存够30万的医疗费,万一中途有病咋办?还得东挪西借去筹30万,需要搭多少人情、面子…….
第三种方式:医院需要30万,您只需身体健康时每年投入1万分期付款就可以拥有30万的医疗金,中途罹患大病免交以后各期保险费,还即刻会得到几十倍的急用现金,这就是保险,成本最低。聪明的您如果早一天懂得这样的道理自然会做出智慧的决定。
本来,生病改变的仅仅是生活方式,而不应该是生活品质,只是换了一种活法,但绝对不能因此生不如死,丧失做人应有的尊严和底线。
医疗保险是一种“健康风险”的投资,健康是个触发器。健康时是储蓄,一旦不健康就几十倍上百倍的赔偿,彰显自身健康的价值。因为健康风险一向都是不请自来,医院的每个床位都不是提前预定的。所以,医疗保险业是越早准备越好,风险不确定何时来,但医疗保险能做到万一风险到来时,不至于让自己和家人在经济上手足无措,陷入困境,甚至影响了生意的资金周转。
人无百日好,花无百日红。人生就是一张有去无回的单程票,我国古时就有“积谷防饥”的聪明才智,不能现上轿现扎耳朵眼,往往都是来不及的。
如果给您一面魔镜,能让您看到未来必然会发生的事,您会为此做准备吗?其实,人人都有一面魔镜,都能知道自己未来一定会死,要么意外,要么疾病,那为什么不提前做好准备呢?
第三:尊严养老
人生不可否认的就是每个人都必然会面对变老的事实。你是否意识到年老也是个风险呢?意外是活的太短,疾病是活的太惨,而养老的风险就在于活的太长。活的太长不可怕,甚至是人人梦寐以求的事,最可怕的是人活着,钱没了,人生最难挣的钱就是风烛残年的活命钱。
对于您来说,可能有多种渠道,多种手段创造财富。多买几处房产,多投资一些股票和基金等等。相对于这些投资工具的盈利能力来说,养老保险并不占优势,也不是大家购买的理由。那为什么还要买呢?
这个问题就是:“用什么方式能把现在的钱安全转移到未来,从退休开始每年每月准时都能领取一笔钱,越领越多活多久领多久?”
你的答案是什么?我的答案是唯有养老保险。
养老保险,买的是个确定性,买的是一种持久稳定的现金流规划方式,而且不会让您的钱贬值。它是一种契约的制度。您的答案也许是存款,是房产,是股票,是基金,是生意……但没有一种工具,能现在就可以告诉您几十年后现金流的状况,而且可以白纸黑字写下来,双方签订保证合同,国家认可切实执行的,除了保险之外的方式,是预期和想象,充满了无数的不确定性,随时都可能让计划流产。
我们可以借助养老保险的约束性,给自己的未来准备一个养老的生活底线。注意是底线不是全部,是未来养老生活不能再少的现金流。
人到了老年,就会成为医院的常客,各种药品每日必服,日常开支的大部分都将送给医院和药店,而这些费用您现在是看不到的。总之,准备的充分一些肯定没有任何坏处。
不要相信自己的感觉,一定要靠制度做未来的安排。所谓感觉就是相信自己通过什么投资,什么项目,就能如何,相信自己能够管住自己坚持储蓄多少年。
现在所有的投资,有以下风险可能导致损失:
投资损失:追求高收益,就会承受高损失,深深套牢,割肉离场。
借贷损失:被亲戚朋友应急借出往往有去无回,要么损失利息,甚至连本金也回不来,要么失去很好的投资机会。这是同情惹的祸。
冲动消费:毫无计划的购物,花钱买不需要的东西或者无节制的网上刷卡透支消费。
被骗损失:很多骗子抓住老年人的心理特点,越老越担心健康出问题,一些所谓保健品公司让老年人购买或投资健康产业,又能自己花少钱买便宜东西,又能投资赚钱,等很多人投资大笔资金后,骗子就逃之夭夭了,这是贪婪惹的祸。
法律风险:离婚被分割,破产被追偿,纠纷被拍卖。不是写上您的名字的资产就一定永远属于您。这是无知惹的祸。
人性具有同情、贪婪、随性和冲动的弱点,长期的规划往往都是半途而废。不可能像养老保险一样依靠制度的约束,使命必达。
养老保险是摇钱树,每月领取的生活费用都是摇下来的小钱,即使全部损失了,被借了,被骗了,花光了,下个月还会有,自然就可以细水长流。
大多数人投资理财考虑的是机会和运气,他们忘了还有时间和复利。靠机会和运气是短暂的可遇不可求的,无法重现把握的;靠时间与复利是长期需要恒心和毅力,是远见和主见。
人到老年,获得收入的能力不断下降,所以有必要在青壮年时期进行财务规划,以便到了晚年可以过上“老有所养,老有所终,老有所乐”的有尊严、能自立的老年生活。
第四:资产保全
对企业家来说,一定要把企业资产与家庭资产相分离,就是把企业经营风险和家庭生活风险相隔离。这对一个成熟的企业家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意识。企业经营充满了风险,法律政策风险、经营风险、财务风险、人身风险、市场风险、汇率风险…….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经营企业就是与风险共舞,在风险中求生机。只要生存一天就是如履薄冰,如坐针毡。没有永远的领先者,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有报道称,中国民营企业的寿命只有2.9年,中国每年约有100万家民营企业破产倒闭。
企业家必须能保障无论什么情况下都能确保家人的生活无忧。很多人是企业亡家庭散,了无生趣。
而建立防火墙,做好资产隔离的最好工具必须要够安全,不能被债主清偿。唯有人寿保险可以做到。
狡兔还要有三窟,总要留条后路,随时东山再起吧。这些年媒体报道了许多大额保险的新闻,更多的企业家就是冲着人寿保险的资产保全功能而来的。他们不求高收益,但求关键时刻有这笔钱救命或者东山再起。当所有的资产都被冻结,银行存款只能进不能出的时候;当往日的狐朋狗友都退避三舍,竞争对手虎视眈眈的时候;只有人寿保险可以通过贷款应急周转,以解燃眉之急。保险具备了这样的功能,可以说既安全又灵活,还有一定的收益,何乐而不为呢?做个先知先觉的人吧!
第五:财富传承
有钱人的梦想是什么?让财富代代相传,然而真的能够梦想成真吗?
我们来看一代富商胡雪岩,一品红顶商人,赐穿黄马褂,家有白银2000万余两,田地万亩,可谓“富可敌国”。但就是这样一位名利双收、事业有成的传奇人物,晚年却一贫如洗,最终黯然离世。他曾经有的万贯家财和浮华一生,都没有给后人留下基业与向往……
还记得当年的步步高、三株口服液、小霸王学习机、爱多VCD、亚细亚商城吗?这些企业,这些老板,曾经叱咤风云,而今无影无踪。
您辛苦一生打拼拥有的一切财富未来打算如何处置?把财富留给孩子,天经地义。
需要考虑的是,您的孩子有心有能力接您的企业吗?他对您所创立的企业的核心价值观认同吗?即便愿意也能够接班,如何保证企业基业长青,永续发展下去呢?经过成熟地思考,我们不难发现:
今天您所掌控的,未必是孩子未来能掌控的。您的投资运作、信用、技能、经验、人脉都是无法传承给孩子的。当我们不在了,又能给孩子留下什么?
通过保险这个工具可以给孩子一个基本的生存保证,是我们这代人奋斗的意义所在。让我们的孩子不为生计担心,没有后顾之忧,孩子才不会害怕失败,充满斗志,更加从容地面对纷繁复杂的挑战。心态轻松、身体就会健康,而健康是快乐和幸福的基础。
钱,一定要留,但“怎么留”却是一种智慧的体现。没有规划一次性留下一大笔财产的做法不妥,持续稳健长久的现金流才是给孩子真正的基础。
人寿保险可以按照您的意愿,每年源源不断的现金流是给孩子在未来高度竞争的社会中立足的最好支持。在高峰时锦上添花,在低谷时雪中送炭。这种留钱给孩子的方式避免一次性大笔财产留给孩子更多的是伤害。
每一次从这笔基金中受益,都会再次确认父母的用心良苦和先见之明,并会把这种感恩传承下去给他的子孙。因为当他有了自己的子孙时,这笔钱还可以继续传承,真正做到富可惠及子孙三代,甚至更长远。随着岁月的流逝,孩子会越发明白规划的重要性,更会为不可知的未来多做充足的全方位的准备。这种方式传承的忧患意识深入骨髓,代代相传,让家族长盛不衰。
事实上没有任何理财和投资就像保险这样能保证未来几十年本金安全,还有确定持久的回报。对那些经历改革开放率先富裕起来的一代人来说,未来要面对的挑战还有很多,能否让后代高点起步续写家族的荣耀和持续的辉煌,能否让家族的基因继续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财富传承和长久规划就显得更为重要了。
正如丘吉尔说:“人寿保险是唯一的经济工具,在未来不可知的日子里,有笔确定可支取的钱”。每个人都不例外,只有把当下的、未来的不可预知的风险转嫁出去,才真正做好了理财的第一步,未来才会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