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继“中国经济最具投资价值十大园区”之后,青岛开发区再次擦亮高质量发展名片,近日,在商务部发布的2021年国家级开发区综合发展水平考核评价中,青岛开发区总排名继续保持全国第七位。其中,GDP继续保持全国前列,对外贸易列全国第七位。
2021年10月,商务部下发通知安排部署国家级开发区2020年度考核评价工作,全国217家国家级开发区参与评价。考核评价体系共有产业基础、科技创新、区域带动、生态环保、行政效能五大类53项指标。指标设置的逻辑起点是习近平总书记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此次排名,前十位开发区分别是苏州工业园区、广州开发区、北京开发区、天津开发区、昆山开发区、江宁开发区、青岛开发区、烟台开发区、杭州开发区、合肥开发区。
近年来,青岛开发区牢固树立效率意识,落实只争朝夕,奋力争先“五争”措施,筑牢高质量发展根基。一是项目争速。京东方项目从工商注册到取得土地仅用29天,从取得土地到正式开工仅用13天,刷新项目落地建设进度。二是产业争先。聚焦芯屏产业,总投资81.7亿元的京东方物联移动显示端口器件生产基地、总投资35亿元的中南高科产业园开工建设,总投资10亿元的福建万达光电智造生产基地项目签约,总投资50亿元的20余家京东方配套企业正加速对接,结合域内芯恩、富士康等,一条千亿级全链条芯屏产业集群、中国北方半导体和光电显示高地正加速崛起。三是科技争新。宸芯科技无线移动国家重点实验室、中船重工海洋装备研究院建成启用,中国海洋工程研究院项目团队入驻,青岛智能无人系统创新研究院有序推进,新一代智能制造等8大科技创新中心加快培育建设,海信激光显示“可卷曲抗光屏幕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获得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支持,赛轮集团自主研发的轮胎新品—液体黄金轮胎重磅亮相青岛创新节并全球首发。以萨技术成功入选全球独角兽企业500强。四是融合争效。持续构建“政企联动、龙头引领、联合创新”的“管委会+平台公司”“管委会+产业园区”、省内外园区合作共建等服务模式,融合争效典型做法被省、市改革办典型推广。五是服务争优。建立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聚焦优化营商环境,创新实行项目全链服务、重点项目筹建保障、社会舆情处置和“三四三”企业服务等系列机制,在精准挖潜、服务企业和项目建设方面取得良好效果。2021年8月10日商务部专刊两次点赞青岛开发区优化营商环境做法。
(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王新蕾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