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找好货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专题 » 正文

卫星解开了一个“密码”(卫星密码是什么)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2-07-27 16:47:01    作者:life    浏览次数:3263    评论:0
导读

来源:新华社 20世纪80年代初 向小康奔跑的目标 悄然和苏州这座千年古城结缘 历经40多年改革开放 “先行者”苏州牢记 “经济强、百姓富、 环境美、社会文明程度高” 的幸福密码 奋力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这是8月24日拍摄的

来源:新华社

20世纪80年代初

向小康奔跑的目标

悄然和苏州这座千年古城结缘

历经40多年改革开放

“先行者”苏州牢记

“经济强、百姓富、

环境美、社会文明程度高”

的幸福密码

奋力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这是8月24日拍摄的苏州城区图。新华社记者 李博 摄

这是9月24日拍摄的苏州城区图。新华社记者 季春鹏 摄

高质量发展是现代苏州的标签

苏州以全国0.09%的土地

创造全国2.1%的GDP、2.4%的税收

和7.7%的进出口总额

GDP列全国城市第六、地级市第一

工作人员在苏州富强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作业(10月26日摄)。新华社记者 韩瑜庆 摄

苏州吴江亨通集团员工在光纤生产车间查看光纤预制棒抽真空情况(2016年4月15日摄)。新华社记者 季春鹏 摄

这是8月9日拍摄的苏州市工业园区。新华社记者韩瑜庆摄

金鸡湖畔的“东方之门

如同一扇时光之门

东边是高楼迭起、

日新月异的现代化苏州

西边是“人家尽枕河”

千年姑苏

这是9月25日拍摄的苏州城区。新华社记者 韩瑜庆 摄

这是8月24日用无人机拍摄的苏州拙政园。新华社记者 李博 摄

6月19日傍晚,一群群居民在永联村金拇指广场跳广场舞。新华社记者杨磊摄

6月18日,永联村村民舞蹈队的队员正在参加舞蹈《花开中国》的排练。新华社记者 杨磊 摄

在苏州,“农民”不再是身份区分

更多是一种职业选择

支撑这一变化的

是产业逐渐兴旺、环境日益美丽、

农民更加富裕的现代化新农村建设

张家港永联村

曾经是长江边上围垦建村的“贫困村”

改革开放以来

永联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2019年,全村实现营业收入

750亿元,利税56亿元

成为生态宜居、景色秀美的国家级生态村

卫星地图显示

长江干流超过90度的弯道有181道

其中奔流入海前的最后一道在苏州张家港

这是10月19日拍摄的苏州张家港湾。新华社记者李博摄

这个“江海交汇第一湾”

将9公里生产岸线调整为生态岸线

精心打造最美江湾

近年来,曾经老街老巷的古老苏州

通过有机更新迸发青春活力

来自新西兰的玉雕师Timothy Jack steel在苏州参观其他同行的作品(2019年4月19日摄)。新华社记者 杨磊 摄

苏绣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中国刺绣艺术大师姚惠芬在刺绣双面绣(2019年6月11日摄)。新华社记者 杨磊 摄

9月26日,两位昆曲演员在苏州昆山当代昆剧院昆曲文化中心排练。新华社记者韩瑜庆 摄

市民在苏州观前街“姑苏八点半”活动现场(8月25日摄)。新华社记者 季春鹏 摄

入夜

“姑苏八点半”的小剧场热闹起来

文化不仅激发消费活力

文化也是苏州核心魅力

为城市永续发展不断赋能

出品:汪金福、陈凯星、周亮、刘亢

策划:钟昊熹、凌军辉、韩瑜庆

执行导演:张晓雪、林凯、李博

记者:季春鹏、杨磊、蒋芳、李光正

 
(文/life)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life原创作品,作者: life。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114618.com/news/95083.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
 

(c)2008-2018 找好货 B2B SYSTE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200897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