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找好货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专题 » 正文

江浙掠影(二)一一游绍兴东湖(绍兴东湖游览图)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2-07-27 17:05:15    作者:life    浏览次数:1665    评论:0
导读

东湖名胜誉九重, 绍兴无意凿天工。 四方文人笔墨浓, 摩崖石刻留人咏。 清晨的太阳刚刚升起,我们就来到了位于绍兴古城东约六公里,以崖壁、岩洞、石桥、湖面巧妙结合而成为著名园林的浙江三大名湖之一的东湖。 走进东湖,首先映入眼帘的的是一幅壮丽的

东湖名胜誉九重,

绍兴无意凿天工。

四方文人笔墨浓,

摩崖石刻留人咏。

清晨的太阳刚刚升起,我们就来到了位于绍兴古城东约六公里,以崖壁、岩洞、石桥、湖面巧妙结合而成为著名园林的浙江三大名湖之一的东湖

走进东湖,首先映入眼帘的的是一幅壮丽的“自然山水画”:宽阔的湖面一座座小山、一朵朵盛开的鲜花、一棵棵雄壮的绿树。我们沿着一条用石头砌成的小路往前走,来到了一座古朴典雅的石桥上,靠在石桥的栏杆上小憩,享受着湖面拂来的微风,十分惬意。

穿过石桥,又看见了一座石拱桥,它像一个弯弯的月亮倒映在水中。那纯静的湖水清澈见底,可以看见游动的小鱼,碧绿的仿佛是一块无瑕的翡翠,安静的水面让你感觉不到它的流动。


东湖绿水本无忧,秋风皱面涟漪留。

当一阵阵清爽的微风拂来,湖面泛起一层层涟漪,石堤上的垂柳也婆娑起舞,炫耀它那妩媚多娇的英姿。细长的柳条划过清澈的湖面,挂满了晶莹剔透的水珠,柳条儿倒映在湖面上,使湖水也染成了绿色,仿佛一湖翡翠向东奔流。

东湖是柔美的,宁静的。无风的时候,平静的湖面更像一面不曾打磨的镜子,显得那么和谐。碧蓝的湖水与天空浑然一体,水天一色,在阳光照耀下,湖面金光闪闪,波光粼粼。一幅山青水秀的江南水乡美景跃然眼前,美不胜收。

从高处向外眺望,与东湖一墙之隔的浙东古运河,由于被上游洪水污染而呈黄色,而墙内的东湖水却是黛青色,水质清澈,鱼翔浅底。两者形成的明显反差形成了东湖景区一大奇观。

为了更好的欣赏湖光山色,我的坐上了绍兴特有的乌篷船游览。坐在船头放眼望去,整个湖面碧波荡漾,山峦叠翠,倒映在湖中若隐若现,有一种世外桃源般的感觉。

听老船夫介绍,东湖有三个洞,都是两千年前人工开凿的。

很快,乌篷船就把我们带到了“陶公洞”,传说是因东晋大诗人陶潜曾游此洞而得名。一进洞,就能看见石壁上刻着郭沫若刚劲有力,气势磅礴的题词:“箬篑东湖,凿自人工。壁立千尺,路隘难通。大舟入洞,坐井观空。勿谓湖小,天在其中。

陶公洞内郭沫若的题诗

船行至此,看似无路可走,却见船首一转,一个岩洞奇迹般地出现,可谓“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接着来到“喇叭洞”,我们朝洞里一喊,回声四起,酷似喇叭传声。

船再到“仙桃洞”,因洞口呈桃形而得名,左边刻有上联“水深三千尺不见底”,右边刻有下联“桃树三千年一开花”,十分神奇。

仙桃洞

东湖的美景也吸引了历代诗人的咏赞。唐代有诗云:“山色湖光并在东,扁舟归去有樵风。莫道野人无外事,开田凿井白云中。

宋代也有诗曰:“东涧一滴水,东湖千丈波。几多湖上客,无可奈船何。

回望东湖,不禁感叹:东湖果然名不虚传,山水灵秀,怪石林立,风景优美,鸟语花香。不愧为“天下第一山水大盆景”的美称。

(原创作品,欢迎品鉴,感谢阅读,敬请关注)

 
关键词: 绍兴东湖风景区
(文/life)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life原创作品,作者: life。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114618.com/news/95345.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
 

(c)2008-2018 找好货 B2B SYSTE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200897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