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源:【健康温州】
为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致敬身边抗疫好人,我市开展一期“温州好人·‘疫’线面孔”评选活动,选树一批群众身边的抗疫好人。经单位推荐和基层遴选,确定魏乃选等32例为“温州好人·‘疫’线面孔”正式候选人,快来为你心中的温州好人点赞吧!
点赞规则:
1.活动时间为4月26日17:30—4月29日17:30。
3.必须选定15位候选人,每个微信号每天仅能参与1次。
4.严禁刷票,一经查实,票数作废。
5.此次评选活动最终解释权归主办单位所有。
★ 温州好人 “疫”线面孔 ★
魏乃选
魏乃选,男,1978年10月出生,中共党员,籍贯浙江苍南,苍南县公安局刑侦大队信息中队副中队长。
2021年12月份以来,魏乃选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关键时刻冲得上去、危难关头豁得出来的共产党人精神,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奋战在流调溯源工作中。他坚持与时间赛跑、与疫情竞速,为疫情防控提供精准及时的数据支撑,他和团队成员累计排查出阳性病例密接1055人,次密接4506人,一般接触者2646人,重点风险场所126家,为苍南县“精准防控、动态清零”做出重大贡献。
李世全
李世全,男,1969年8月出生,中共党员,籍贯浙江乐清,乐清市中医院党总支副书记、院长。
2022年4月,因连续高强度工作,战“疫”到生命最后一刻,诱发急性消化道大出血去世。工作中,李世全总是第一个到岗最后一个离开,舍身忘己冲锋在前;他临危受命响应“疫情急需”完成发热门诊改造,啃下基建“硬骨头”快速实现新院投用;他力推“疫情防控奖惩条例”,主持免费发放新冠预防中药4万余剂,为抗疫贡献中医药最强力量;他热心志愿服务,每周六义务坐诊,并为困难患者自掏腰包。李世全曾于2003年获评温州市抗击非典先进个人,多次获评乐清市先进生产(工作)者。
蒋贤高
蒋贤高,男,1970年1月出生,中共党员,籍贯浙江平阳,现任温州市新冠肺炎救治专家组副组长,主任医师。
2020年初带领团队治愈141名新冠肺炎患者,医务人员零感染。2022年3月温州出现新冠肺炎本土患者,迅速锁定“0”号病人,并提示境外快递包裹为可疑传染源,为温州市疫情精准防控取得先机。科学分析“戴口罩、注射疫苗”的重要性,被多家媒体报道并被全网转发。2022年4月初,带领温州卫健委组建的医疗队驰援上海方舱医院抗击疫情,截止日前已收治患者736名,出院160多名,得到浙江省援沪医疗总队高度赞扬。牵头组建患者科普群,线上24小时服务患者;人性化救治孕晚期新冠孕妇,获媒体宣传报道。
黄修静
黄修静,女,1972年4月出生,中共党员,籍贯浙江瑞安,瑞安市玉海街道沿江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
疫情以来“拼命三娘”黄修静一直率先垂范、冲锋在前,以“白+黑”“5+2”的工作状态穿梭在辖区各个角落。瑞安疫情形势升级期间,黄修静更是连轴转开展流调数据处理、“小单元大排查”行动、场所码检查等工作,让原本就患有高血压的她不堪重负。4月4日,黄修静突然晕倒,但一小时后,她又重返工作岗位。今年以来,她经手各类流调数据上千条,拨打流调电话三千多个,年已50岁的她铆足了劲连续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守好社区防控安全门。
郑多坤
郑多坤,男,1972年8月出生,群众,籍贯浙江文成,新桥街道应急管理服务中心协管员。
郑多坤主动请缨加入新桥街道疫情防控突击队,工作中冲锋在前,将危险和困难留给自己,经常熬夜通宵却毫无怨言,用娴熟的技术、耐心的疏导和贴心的服务圆满完成各项突击封控、转运任务。2022年3月以来,他主动申请封控夜班20次,转运夜班11次,通宵转运对象235人。2022年4月9日,在连续完成25处区域封控工作后,突发身体不适、脑部大量出血被送入ICU抢救,目前已脱离生命危险,但仍无法说话,右侧肢体没有知觉,正在接受康复治疗。
诸中凡
诸中凡,男,1974年11月出生,群众,籍贯浙江瓯海,温州市瓯海区娄桥街道经济发展办临聘人员。
2022年诸中凡一人挑起两个隔离点的后勤任务,视隔离人员为家人,用心用情提供日常用餐、情绪安抚等服务,是隔离人员眼里的“知心大哥”。他推出设置缓冲区、应用“门磁”技术等创新举措,加快了物资运转效率、提高了监管效能,创新举措在瓯海区推广应用。2022年前后,母亲曾突发脑中风住院,股骨头断裂,但他仍坚守岗位。诸中凡用无悔的坚守和无私的奉献,生动诠释了基层防疫人的责任担当与奉献精神。
王国胜
王国胜,男,1974年4月出生,群众,籍贯安徽岳西,龙湾区第一人民医院检验科主任。
2022年3月9日,温州鹿城新冠疫情突发,王国胜连续工作30多天,带领PCR实验室团队24小时奋斗在一线,“啃”下激增的核酸检测硬任务。3月15日凌晨,龙湾出现疑似病例,疫情警报拉响,他以1小时23分钟向指挥部报送阳性结果,以检验人的加速度跑赢病毒传播速度。在检测结果支撑下,龙湾在2小时内就启动疫情防控紧急响应,有效阻止了疫情进一步扩散。PCR实验室开设以来,累计检测近40万单管,无一差错,为疫情研判提供精准数据。
夏生
夏生,男,1993年8月出生,中共预备党员,籍贯浙江苍南,现任龙港市公安局民警。
在面对突如其来的“1.26”、“3.3”、“4.2”等本土疫情时,作为龙港市疫情防控特别机动队指挥部的一员,夏生始终发挥中流砥柱作用,协助完成5000余人次的指挥调度,牵头排查密接人员200余名,次密1000余名,协调转运、核采涉疫重点人员1200余人,为龙港疫情防控做出巨大贡献。
杨君崎
杨君崎,男,1990年12月出生,农工党党员,籍贯浙江瑞安,温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防制所副所长。
3月31日上午,杨君崎梳理数据获知经停上海的D3141次列车有2名人员为密接,立即判断有重大的涉疫风险,迅速启动流调溯源专班公安-疾控联合作战机制,主动深入排查,并将涉疫风险人员名单下发给区县防控办落实管控措施。后瑞安病例张某在管控对象中被检出发现,有效地降低了疫情的社会影响面和扩散面。他坚持“流调工作就是与病毒赛跑”,往往通宵达旦开展调查工作,为防范疫情输入争取到了宝贵时间,织密织牢精准防控网络。
张昌慧
张昌慧,男,1979年9月出生,中共党员,籍贯浙江温州,温州市公安局刑侦支队党委党员、六大队大队长。
2022年他牵头组建温州市公安局涉疫重点人员研判专班,负责制定《快流调》、《全市公安突发疫情应急指挥作战体系》和《流调溯源应急体系协同作战方案》等机制规范。他带领团队完成本土22名病例的流调、全国涉温33705名密接、75290名次密接的研判,协助区域管控完成中高风险地区溢出入温的29599人及57032车的分析,补漏管控司乘19184人。特别是今年3月以来,温州爆发10轮疫情涉18名病例,他连续鏖战20多天开展流调工作,溯清病毒源头,为疫情防控提供有力保障。
陈旭平
陈旭平,男,1969年9月出生,中共党员,籍贯浙江鹿城,现任温州市鹿城区藤桥镇石垟村党支部委员兼村监会主任。
2022年4月5日,坐在办公室里处理村居事务的陈旭平接到了一通“特殊来电”,对方告知自己现在上海,询问是否可带家属返温治病,陈旭平及时向上级反映并电话详细上报了对方下车的地点、时间、家庭住址。电话上报后,陈旭平马不停蹄地前往对象住址进行踩点,辅助工作人员开展管控布设工作。在此期间,他始终与对方“保持通话”,掌握第一动态。在对象即将抵达温州北高速出口时,当地立刻安排专车对接转运,并于对象落实居家硬管控,做到全程闭环管理,防止疫情风险外溢。
杨其都
杨其都,男,1976年11月出生,中共党员,籍贯浙江龙港,现任龙港市自然资源与规划建设局交通运输服务中心主任。
2021年底杨其都受命在龙港日均车流量5000余辆的高速口设立防疫检查点,他带领专班成员,牵头协调卡口人员组织、流程职责、合成作战等机制,协同卫健、公安、执法等部门,分工负责卡口中高风险地区车辆的拦截查验、核酸检测、转运处置等工作。在“4·2”疫情中,杨其都在甬莞高速龙港口对病例马某及时发现,落实应检尽检,有效防止新冠疫情通过交通运输渠道进行蔓延。2022年4月获市第二批疫情防控工作 “金哨奖”。
张进兴
张进兴,男,1982年5月出生,中共党员,籍贯浙江永嘉,温州市鹿城区人民医院纪检监察室主任。
2022年3月9日,鹿城区发现一例阳性病例,随即开展全区全员核酸检测,张进兴带队连续工作超50小时,每时每刻都在与时间赛跑,在30小时内完成了封控“三区”11611管核酸标本检测,出具了检测报告,为鹿城区防止疫情扩散贡献了检验人的速度。检测完毕后,张进兴仍坚持岗位,与各方沟通协调,配置医护力量,随时准备投入下一场战斗。张进兴每年都坚持无偿献血,曾于2019年和2020年曾连续两年荣获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铜奖。
伊素梅
伊素梅,女,1974年1月出生,中共党员,籍贯浙江鹿城,现任温州市鹿城区大南街道白鹿洲社区党委书记、社区主任。
从2015年参加社区工作以来,伊素梅一直坚持以身作则,事事亲力亲为,把群众的需求作为第一选择,把群众的满意作为第一标准。新冠疫情爆发后更是拼在前线,宣传巡查、指导部署、数据排查……伊素梅勤勤恳恳站在防控防疫第一线,舍小家顾大家,持续巩固疫情防控防线,做到在疫情中坚守初心,在防控中担当使命。
潘乐人
潘乐人,男,1985年1月出生,中共党员,籍贯浙江温州,系温州市公安局瓯海区分局刑事犯罪侦查大队副大队长。
2022年1月份以来,他作为瓯海区流调溯源专班具体负责人,立足工作难点、堵点问题,从实战实效为出发点,带领专班重塑流调溯源机制,牵头构建以“立体式”作战指挥体系、“闭环式”流程管理体系和“协同式”专业队伍体系为指引的数字防疫模式,推进疫情防控更精准化、高效化,在新冠疫情整体防控尤其是本土疫情防控中发挥重要作用。2022年3月11日上午,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刘小涛到瓯海区疫情防控指挥部检查指导疫情防控工作时,对该流调溯源机制予以充分肯定。
朱程敏
朱程敏,男,1987年1月出生,中共党员,籍贯浙江温州,大门镇政府办事员。
疫情封控期间,他主动请缨自费驱车协调全镇重症患者做血液透析、化疗手术、采购急需药品,送孕妇们产检,配送应急物资等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被群众亲切地称为大门“药神”。在疫情常态化防控期间,他还主动提出加入工作繁重的疫情数据组工作,除此之外卡口执勤、接送老人接种疫苗、救火救灾等工作中我们总能看到他忙碌的背影。2020年荣获洞头区推进县域治理现代化工作突出个人,2021年荣获,洞头区“百岛先锋”称号。
陈圣珍
陈圣珍,男,1979年6月出生,中共党员,籍贯浙江瑞安,瑞安市卫生健康局医政科科长。
陈圣珍是一名“卫健人”,负责全市医疗资源协调布控、筛查和转运等,“以我之诚,护我之城”是他的座右铭。为精准调配防疫力量,他一直坚守岗位冲锋在前,严重时每天接打电话超200个。为提高防疫效率,他编写《核酸检测工作指引》等资料。3月31日街道病例报告后,为抢抓时间他顶住调配统筹的巨大压力,一心投入核酸筛查方案制定与医护力量组织上,3天内全市共检测51万人次、出动医护人员3207人次,各环节衔接紧密、顺畅高效,彰显出“瑞安速度”。他以赤诚之心守护人民生命安全……曾荣获浙江省医共体建设工作先进个人等荣誉。
李翔
李翔,男,1983年3月出生,中共党员,籍贯浙江瑞安,瑞安市汀田街道办事处党政综合办公室主任。
“李翔同志,请您立即放下手头工作开始休息,短暂的休整是为了以更好的状态迎接战斗!”4月1日,街道给连续作战1个多月的李翔发出强制休息令,而他仅略作调整就马不停蹄赶往一线。今年以来,身兼中枢传达和后勤保障的24小时“铁人管家”李翔紧扣全市疫情防控要求,协助应急指挥部和“一办十一组”运转,有条不紊完成人员安排、防疫物资调配、车辆调度、隔离酒店筛选布置等工作,顺利推动“六队三单”有效运转,以高度的责任心为疫情防控筑起坚实的“防火墙”。曾荣获瑞安市优秀党务工作者等荣誉。
李斌斌
李斌斌,男,1985年9月出生,中共党员,籍贯浙江永嘉,永嘉县人民医院呼吸科副主任。
自李斌斌从医以来,他就将此职业当成一份信仰在虔诚守护,无惧危险和挑战,以有危险他真敢上的铁肩担当誉满杏林。尤其是疫情爆发以来,他一如既往冲锋在前,挥笔“请战书”、始终冲在疫情防控第一线,请缨隔离病区、应急核酸采集、深入偏远山区保障老人新冠疫苗接种等,以过硬的专业技术和果敢胆识受到领导、患者及群众一致好评,被授予“浙江省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先进个人”,他撰写的抗疫日记被新华网全文刊发,并被多家网站转发。获浙江省抗击新冠肺炎先进个人、永嘉好人等荣誉称号。
李长
李长,男,1982年7月出生,九三学社,籍贯浙江苍南,苍南县人民医院医务科科长兼应急办副主任。
面对疫情,李长是第一批进入发热门诊的医生并参与新冠肺炎的筛查与救治工作直至苍南“清零”。李长带领的医务科作为医院疫情防控“作战部”,他深感责任重大,除了每日组织安排抗疫工作,还要兼顾发热门诊及隔离病房日常诊疗统筹管理工作;此外,他还亲自带队进入管控区、防范区开展核酸采样。“连轴转”的高强度工作状态、每天不足2小时的睡眠及不停歇的调度部署安排电话,导致他声音嘶哑,近乎失声。曾荣获“苍南县第二届医坛新秀”称号,九三学社温州市委员会“抗疫先进个人”、苍南县医政药政工作先进个人。
温从真
温从真,男,1969年10月出生,群众,籍贯浙江平阳,平阳县萧江中心卫生院保卫人员。
他在入口保卫工作中,充分发挥重要“前哨”作用,有效防止疫情进一步扩大,并被授予温州市第二批疫情防控工作“金哨奖”。4月6日中午,从外省市开车返平的王某,到卫生院求医。虽然王某的防疫码正常,但认真负责的温从真仍拒绝其进入卫生院,并耐心劝导他先到核酸采样点采样。这个被温从真“拒绝”入院就医的王某,当天被初筛新冠肺炎阳性。温从真凡事都认认真真按照医院的要求完成,守住了卫生院的大门,避免发生院内感染。
陆昌操
陆昌操,男,1988年6月出生,中共党员,籍贯浙江文成,疫情防控文成宾馆隔离点副组长。
从2020年3月进驻,陆昌操已在隔离点坚守工作700多天,一共服务了3000余人。他利用自身工作特长,为文成疫情隔离观察点的工作人员提供了消防安保培训30次,帮助隔离点解决安全隐患50多个,覆盖受益人群2500多人;协助团队设计了3份实操手册,一个excel统计函数,为有序开展工作提供了高效保障;在服务中他总能换位思考,细心的服务让他成为了隔离服务对象的“贴心人”。陆昌操以朴实的行动践行着初心使命,为文成抗疫工作贡献着他的点滴力量。
翁巧智
翁巧智,女,1975年10月出生,中共党员,籍贯浙江泰顺,泰顺县卫生健康局健康促进与评价科科长。
自2020年1月担任泰顺县疫情防控综合协调组联络员以来,持续800多个日夜,她坚守“白+黑”“5+2”,全天候24小时待岗,从未休假,竭力做好协调工作以确保疫情防控指挥体系高效运行。她是任劳任怨的“拼命三娘”,也是热心和善的“知心大姐”,爽朗笑声是她的独特音符,热忱饱满是她的特性标志,担当作为是她的倾情诠释,她就是奋战在抗疫前沿的“健康天使”翁巧智。
夏念藏
夏念藏,男,1976年11月出生,中共党员,籍贯浙江泰顺,南浦溪镇新兴村党支部书记。
2020年至今,他一直在抗疫一线。他自创用拉杆音箱进行疫情防控宣传,他肩背喇叭、手拿登记表,走遍村内每个家庭,他舍小我为大我,带病坚守在“疫”线,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基层干部的责任与担当。他的事迹相继被浙江新闻客户端、温州新闻联播等宣传报道,曾获2021年“泰顺好人”、县级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
林望
林望,男,1988年3月出生,九三学社,籍贯浙江龙港,龙港市自然资源与规划建设局交通运输服务中心副主任。
2022年4月2日,疫情爆发以来,林望在一线指挥部指挥连续作战协调,近四天指挥出动公交车13次,出租车255辆次,转运人员667趟次。参与开发龙港市快递行业疫情防控系统小程序,协调30家大型网点安装智能监控接入。对接县市两级大数据局关于温州防疫码核酸数据的共享接口问题。2021获得龙港市年度“市域治理现代化”工作突出个人、2020年温州市“大干交通干大交通”先进个人荣誉。
徐明裕
徐明裕,男,1978年2月出生,中共党员,籍贯浙江龙港,现任龙港市社会事业局公共卫生中心干部。
进入疫情管控组5个多月以来, 5+2、白+黑、深夜12点以后下班都成了徐明裕的工作常态,哪怕除夕夜和春节,他同样在办公室里度过。今年1月1日以来,徐明裕已累计处理涉疫数据55821条,他严格遵循数据不过夜、一天内清零的政策,把“不拖延”作为做事原则。除做好数据核查外,他还化身协调员,帮助解决孕妇、上海疫区回乡人员就医,多次协调核查对象不配合等问题。2012年他曾获苍南计划生育先进工作者、2015年获国家计划生育协会先进个人。
杨宗义
杨宗义,男,1979年1月出生,中共党员,籍贯浙江龙港,现任龙港市社会事业局卫生健康科科长,龙港市新冠疫情防控办公室核酸筛查组、医疗救治组主要成员。
自新冠病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杨宗义带领自己的团队不分昼夜,奋战一线,圆满完成多轮区域核酸筛查,组织培训教师队伍核酸筛查预备军300名,培训基层卫生队伍约300余人。积极协调落实重点人群的医疗救治,及时将尿毒症患者送到医院血透,确保隔离人员身心健康,完美诠释了身为一名共产党员的责任与担当。2020年获得浙江省县域医共体工作成绩突出个人荣誉。
王红霞
王红霞,女,1977年12月出生,中共党员,籍贯为浙江金华,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护理部副主任、副主任护师。
2022年3月,先后两次带领200余人赴苍南、瓯海等地支援核酸采样,和队员们在两地以日采样量万余人次、连续3天超6小时的“拼劲”,顺利完成任务。4月3日,作为我省援沪第五医疗队护理组长和临时党支部支委,牵头梳理方舱各项工作流程,组织对全队151名队员进行开舱前全员考核。目前,她所在的医疗队已顺利出院200余名患者,并已做好收治新一轮病人的准备。无论是核酸采集还是方舱一线工作,她带领团队高效的工作效率,对群众、患者和队员温暖的人文关怀,都受到当地群众和医疗队一致认可。曾获浙江省抗击疫情杰出护理管理者、浙江省杰出护理工作者等荣誉。
徐海滨
徐海滨,男,1974年11月出生,中共党员,籍贯浙江温州,温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党委委员、副院长,温州市方舱医院执行院长。
2022年以来,累计组织616人次核酸采集队伍支援温州、鹿城、苍南、平阳等地完成4万余人次的核酸采集工作。2022年4月,他出任温州市方舱医院执行院长,高标准、严要求推进方舱医院医疗运营建设,参与牵头制定出台《温州市方舱医院工作手册》等各项工作。曾获温州市疫情防控事迹突出的党员干部,温州市传承弘扬温州人精神突出贡献个人。
周广产
周广产,男,1980年8月出生,中共党员,籍贯浙江平阳,平阳县凤卧镇卫生院副院长。
他带领团队为战胜疫情提供医护道路上的坚实保障。除参加凤卧镇疫苗接种、核酸点检测管理等工作外,他还主动请缨,3次带队支援鳌江、萧江镇全员核酸检测,18个日日夜夜的工作。他身先士卒,主动请缨,定点驻守靠前指挥,每天工作10多个小时,用实际行动奋战在疫情防控第一线。在他的示范引领下,团队战斗力“爆棚”。喉咙哑了,眼睛肿了,但他没有抱怨过一声。与他一起共同战斗的医护人员都说:“真难,可周副院长还是带领我们挺住了!
张维明
张维明,男,1981年10月出生,群众,籍贯浙江平阳,平阳县水头镇上林社区副主任。
黄潘婷
黄潘婷,女,2000年8月出生,共青团员,籍贯浙江平阳,温州市苍南县灵溪镇人民政府疫情防疫办信息录入小组接线员,苍南县“四·二”疫情吹哨人。
2022年4月2日,黄潘婷经手的重点人员林某核酸检测结果显示阳性。由于黄潘婷工作认真负责和对重点人员的不断提醒,为苍南县打赢“4·2”疫情防控阻击战争取了宝贵的时间。工作以来,她添加防疫对象微信430人,每天盯着电脑、手机,日均处理涉疫数据150条、跟进重点人员管控40人,日工作时间达16个小时。
来源:文明温州
所有文字、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觉得内容不错,
点个
分享给更多人!
本文来自【健康温州】,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