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至4月,温岭泵与电机规上工业产值同比增长1.3%,交出一份令人称道的成绩单。
疫情之下,不少产业发展速度趋缓,各项经济指标回落,而我市的泵与电机产业为何能克服疫情影响,实现逆势上扬?
答案在于,产业链的优势在此凸显:该产业拥有的电机、压铸、电缆等各类泵业配套企业相互依存,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企业在这场危机中“破冰”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01
PART
全产业链发展的
台州模式
泵与电机是生活应用最广泛的通用机械,是现代工业的“心脏”,具有庞大的市场需求。
从产业链来看,上游主要为钢材、铝材、铜件、不锈钢、铸铁、密封件等制造业。中游包括智能控制系统、电机轴承、机械密封件等关键零部件领域;下游为应用领域,具体包括农业、石油、化工、冶金、核工业、环保、电力、国防等。
”台州不仅拥有数量众多的泵与电机整机企业,还拥有数量同样众多的协作配套企业。“
温岭市泵业协会秘书长叶巧卫介绍,随着泵业企业数量、规模和产值的逐渐扩大,台州与之密切相关的压铸件、电缆、机械密封、橡胶密封、漆包线、轴承等外协件厂也相继发展壮大。协作配套企业的发展,使台州泵与电机产业有了坚强的产业基础,并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
据统计,台州全市拥有泵与电机相关企业3000余家,从业人员6万余人,年产值400多亿元,小型水泵国内市场占率60%,小型水泵产量全球排名第一,产品远销欧美、亚洲、非洲等国家和地区。
同时,台州已经逐渐成为泵与电机产业重要零部件生产基地,比如是全国甚至是全球的定转子高速冲生产中心、机器饶嵌线加工中心、机壳加工中心、转子加工中心等,这些中心的出现,为泵与电机的深度专业化协作创造了条件。
以现代产业集群的标准来衡量,我市泵与电机已进入“准现代产业集群”阶段。这次疫情,产业链的优势,成为我市不少泵与电机企业突围的关键。
我市泵与电机产业龙头企业——利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凭借着雄厚的智造底气和紧密的产业链配合,迅速实现复工复产,复工率达93%。
无独有偶。国内最大的农用潜水泵制造企业——新界泵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利用其完备的配套产业链,克服了疫情带来的影响。
这两家上市公司的动向,是台州泵业再造高价值链、向现代产业集群跃升的缩影。
新界泵业集团董事长兼总经理许敏田介绍,企业深知“多腿走路”的重要性,经过40年的发展,企业下设上马、潜水泵、屏蔽泵三大事业部,拥有包括铸件、整机等六大生产基地,不断巩固产业链的各个环节。
02
PART
创新核心产业环节
不断引发裂变
从国内产业集群分析,在上世纪90年代,台州和福建福安曾是国内泵与电机两个主要产区,但在后来的竞争中,市场逐步被台州占领。
从全球的视角来审视,意大利的中北部曾是全球泵业主要研发生产基地,目前正逐步被台州赶超。
这种突破发展,与台州泵与电机创新发展是分不开的。据叶巧卫介绍,发展之初,台州的水泵以仿制为主,自主开发的很少。因此,台州泵业也曾走过不少弯路,比如粗制滥造、假冒伪劣、相互压价等现象,一度使台州水泵形象受损。
然而,越来越多“狼”性十足的企业家,凭着一股不服输的劲,不断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加强质量管理,增强产品竞争力,引领产业走上了“赶超”之路。其中,产业链核心环节——智能控制系统、电机轴承等变革,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面对纷繁复杂的经济形势,要想谋求突破,必须实现传统电机产品的智能化升级,进一步加大研发投入、加快生产环节的‘机器换人’,推动产品革新,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省电机行业最大的出口基地、国内最早开发高效节能电机和取得节能认证的企业,金龙电机董事长叶锦武说。
“创新不是现在提出的,也不是一时的做法,而是每天都在想、都要做的一件事。”叶锦武说,这几年,金龙一方面在现有的基础上创新技术发展超高效电机,另一方面通过推进智能化改造,在传统电机上开发智能化产品。
永磁伺服电机就是金龙近年开发的智能化产品之一。“原来的电机是随意停止,现在的电机能通过计算机控制精准地停止在你需要的位置上,它的控制精度非常准确。”据叶锦武介绍,这款电机与普通电机相比,机器能够很好起到节能效果。
永磁电机与泵一体化技术是未来泵与电机产业发展趋势的观点,正被台州相关企业认同。
据了解,除了国际知名泵业已有成熟的小型水泵——永磁电机一体化生产技术外,国内企业大批量上市的案例还没有,而台州已经率先将“永磁电机”成功嫁接到水泵上。
在业内人士看来,如果能大量利用永磁电机配套小型泵,那么,泵与电机产业将进入新时期,台州有望成为引领全球泵业新一轮技术发展的先行者,甚至会颠覆性地改变产业结构和市场格局。
03
PART
下游应用领域
发展空间很大
从世界泵业发展的历史来看,世界著名泵业品牌有着百年技术积淀,而台州的泵与电机产业仅四十多年的发展历史,还十分年轻。
这种年轻表现在下游应用领域。据统计,全球泵业细分市场品种达2万余种,主要有民用泵、工业泵、特种泵,这里面民用泵占35%左右、工业泵占60%左右、特种泵占5%左右。台州仅有5000余种,主要集中在小型泵、民用泵,行业发展空间还很大。
从泵的应用领域分析,航空航天、大型船舶、排水、石油化工、汽车等领域需要泵,目前我市泵业大部分是低端的农用灌溉和家用供水领域,少数企业开始涉足航空航天、军用船舶、大型排水灌溉领域,其他应用领域的产品较少,需要进一步拓展。
不可否认的是,完善的销售网络和全国最大的原材料基地等优势,降低了我市泵与电机产业的入行门槛,当地不少渴求发展的创业者争相涌入这块产业,然而行业内的竞争是激烈并残酷的。
“台州泵与电机产业要想做得像样是不难的,但是要想做得好、在市场上有竞争力,难度就比较大。”叶巧卫认为,台州泵与电机产业缺乏“大块头”企业,比如,我市4家泵业上市企业中,只有利欧、新界的泵业主营业务收入在10亿元以上,没有上百亿元的企业。
“造一个世界级的产业,就需要一个世界级的产业完整配套体系,要推动产品体系创新,加快推动产品从民用泵向工业用泵、特种泵等领域横向拓展。”叶巧卫认为,产品同质化竞争严重,不利于产业长久发展。除了导致企业之间互相模仿,也让严重压榨了市场利润。
但可喜的是,台州泵业企业通过长期的研发投入,具备了较高的技术水平和较强的制造能力,已经和世界知名泵业企业开展兼并和合作。
比如,新界泵业收购了德国WITA公司,提升了企业在高层供水领域技术水平和市场知名度;利欧股份通过兼并长沙、无锡等国有泵业企业,进入大型工程泵行业。
同时,全球知名的泵业企业也开始寻求和我市企业合作。全球排名在前的丹麦格兰富、日本荏原(Ebara)、美国ITT、德国威乐(WILO)、德国KSB在我市都有代工厂。以美国富兰克林公司就和我市锦霸机电技术合作为例,这种合作正从代工变成战略合作。
人物名片
叶巧卫:温岭市泵业协会秘书长
我市泵与电机产业集群高度成熟,在全球范围内具备了一定的竞争力,但由于产品同质化严重,产业内恶性竞争的现象时有发生,导致产业区域内的利润外流,影响产业持续创新和发展。
未来我们计划从各细分行业中选择一批典型企业,在项目申报、标准制定、荣誉评审、政策供给等予重点扶持;通过引导企业差异化发展,走“专、精、特、新”的道路,成为该细分领域的单项(隐形)冠军企业,并带动一批配套企业发展,逐步形成企业差异化发展,产业有序竞争的发展格局。
鼓励产业内企业兼并重组。鼓励产业内龙头企业,特别是上市企业通过资本运作实施兼并重组,通过大胆海外并购,迅速吸收产能、技术、人才和渠道,打响国内泵业最强上市板块。
加强产学研合作,为产业升级提供支撑。针对目前泵与电机产业集群在研发和设计环节相对薄弱的特点,鼓励企业开展自主创新,推进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支持企业利用高校在流体机械方面的资源,探索通过异地建设研发中心等方式,提高产业创新能力。
人物名片
许敏田,新界泵业集团董事长兼总经理
01
记者:从目前来看,台州泵与电机产业链中,哪个环节制约了产业的发展?
许敏田:从2013年开始,台州对铸造、电镀等行业开展整治,我市不少铸造厂迁到外地,而泵与电机产品中需要运用到不少铸件。这些铸件虽然不是产品的关键部件,但都不可或缺,且所占体积比较大,在运输中消耗不少成本。一些企业为节省成本,甚至将企业搬迁到外地。目前,针对泵与电机铸件供应难问题,建议由龙头企业牵头、产业基金参与成立独立法人,规划一个泵与电机铸件加工中心,以提升铸件供给能力。
02
记者:未来,泵与电机产业链的发展方向是什么?
许敏田:未来泵与电机产业产品创新的方向是安全、无泄漏、节能、环保、智能、自动化。如今的温岭水泵大不一样了,工艺方面实现了手工嵌线向自动化嵌线设备转变;材料使用方面实现了铁、铝等金属机壳向工程塑料机壳拓展;工业设计方面实现了从单一色彩、单一规格产品向各色各样、更人性化、多种规格的延伸。绿色环保是泵与电机产品的创新方向,绿色制造也是影响整个产业链价值高低的重要环节。
03
记者:当前,泵与电机行业进入工业领域遇到哪些困难?
许敏田:台州泵与电机行业在民用领域发展很快,但是工业领域突破比较慢。工业领域的泵与电机产品需要更强的技术实力,也意味着更高的利润回报。政府需要对企业在技术上引导,也同样需要在政策环境上予以引导和鼓励。其实,台州很多泵与电机企业在技术上已经取得突破,能生产出优质好产品,但是在进入市场时往往不被认可。这对企业来说,就会备受打击,甚至放弃在这一方面的突围。
04
记者:我市泵与电机产业离千亿级产业还有多远?
许敏田:我市泵与电机产业具有较为完整的产业链基础,也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不仅拥有数量众多的泵与电机整机企业,还拥有数量同样众多的协作配套企业。此外,有近万台州人到全国各地及国外从事泵与电机的营销,足迹遍布全国各地,形成了产、供、销一条龙的局面。通过多年努力,我市泵与电机产业面向国际和国内两个市场的营销网络已经形成。我相信,通过补链、强链,泵与电机产业实现千亿级产业应该不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