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阿华,是一个个体户。老人常说“小店靠守,大店靠跑”。我开的是小店,守起来确实磨人,从早晨太阳升起磨到晚上月亮升起,屁股都坐疼了,用王二的话说就是“磨屁股”。目前为止,三年时间我磨坏了四个办公椅(如果说办公室椅质量不好吧,我买的都是品牌的;如果说质量好呢,那我是怎么磨坏的呢?这是个问题)。开店三年,磨屁股磨了三年,肚子也出来了,背也驼了,身体零件老化严重,成了手无缚鸡之力之人。想想也不行啊,才三十来岁,我得锻炼。
自从有了锻炼之意,就一直在思考应该选什么运动来锻炼。第一个想到的是跑步。我家离店不远,大概有一公里半的路,每天跑来跑去得也很好。跑了个单趟就放弃了,我特别爱出汗,跑到店里出了一身汗,头发全汗迹迹地爬在头皮上,严重影响本人及店面形象,这还怎么卖货嘛,果断放弃。转而改为骑自行车,这倒是不出汗,但骑自行车从我家到店的距离又太近,汗都没出,肯定没效果,再次放弃。后来又试了好几个运动项目,发现最适合我的就是打羽毛球。
店门口有一片空地,大小刚好可以用来打羽毛球。没有场地线、没有中间网,这都没关系嘛,我是为了锻炼身体,只要锻炼身体的目的达到就好。刚开始打羽毛球的时候,最大的困难就是没有对手,这是双人运动,我一个人怎么打?我就强行把隔壁店的理发师拉来。每天都要拉着人家趁着风不是特别大的的时候打上个半小时(我也想打久点,理发店生意好,哪像我的店一天一个人都没有)。就这样零敲碎打地坚持了几个月。我天天在那打羽毛球,四周一起守店的也愿意加入,只不过他们都是一时兴起,打上几拍,好奇心消耗完也就再不来了,只在旁边看热门。
最近,一位搞摄影的朱哥加入了我们。朱哥四十来岁,中等身材,有一点点发福,经常穿一双全红色的运动鞋。常年搞摄影肯定缺乏锻炼,而且从此人爱穿红色运动鞋就能看出——特臭美,后来了解到朱哥还纹过眉、烫过头发。烫头发我还能理解,男人纹眉我确实没听过几个男人做过。
天天和朱哥一起打羽毛球,打累了就到我店里泡杯茶,一起喝茶聊天,非常惬意,也不怕被人打扰——我店没人光顾,天天在倒闭的边缘徘徊。有次聊天朱哥就说,他有三台跑步机,一台在县城的家里,一台在市里的家里,一台在店里;健身卡办了三张,两张在县城健身房办的,一张在市健身房办的;至于运动装备打底五套,全在地下室落灰。钱花了好几万,作用是一点没有。早知道打羽毛球这么有效果,何必花那么多钱啊。我当时心里就想说:“朱哥,你看我陪你打了这么久羽毛球,要不把你家里那台晾衣服的跑步机送我好了。”当然我也只是想想而已,我要来也是用来落灰的,何况我连衣服都没有晾的。
刚开始打羽毛球,没有球网没有线,我和朱哥就是简单的你来我往,打着打着都觉得没意思,不计个分、分个胜负老感觉没有激情。于是乎,我们就在中间划好一条线,但为了争论球到底过没过网,经常吵得不可开交,老为了这个争论也不是个办法。最近就买了二十来块的羽毛球网,比较贵的网架没买。刚开始朱哥准备找朋友帮忙焊一个三角架用来拉网,我们就在网上搜网架长得什么样,朱哥一看网架图片就说,和他店里摄影用来打光的灯的支架很像。 朱哥就到店里找来两个摄影灯支架。中间网一拉起来,我和朱哥打羽毛球,也像那么回事。
一套羽毛球拍、若干羽毛球、羽毛球网及网架总共也就不到三百元,它们锻炼的效果却远远的超过了好几万的跑步机、健身卡、运动装备。由此我总结以下几点:第一,锻炼注重的是过程,而不是结果,有钱人为什么愿意花这么多钱买器材和装备,因为他们已经习惯了用钱解决问题,比如朱哥,但是健身却不行。第二,健身不分场合,一定要有恒心,要坚持。第三,伙伴很重要,比如像我这样的,我每天下班前都会提醒朱哥过来打羽毛球,你值得拥有,当然要是你愿意送我一台跑步机,那我就不陪朱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