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找好货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专题 » 正文

跟我识中药 | 接骨疗伤自然铜(接骨药配方里的自然铜是什么)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2-07-27 18:32:36    作者:life    浏览次数:4725    评论:0
导读

▶本文为《跟我识中药》专栏第282期内容,感谢您的支持与分享!每天学一点,健康生活常相伴! 自然铜为天然黄铁矿,主含二硫化铁(FeS2)。主产于四川、湖南、云南、广东等地。全年均可采集。采后除去杂质,砸碎,以火煅透,醋淬,研末或水飞用。历史

▶本文为《跟我识中药》专栏第282期内容,感谢您的支持与分享!每天学一点,健康生活常相伴!

自然铜为天然黄铁矿,主含二硫化铁(FeS2)。主产于四川、湖南、云南、广东等地。全年均可采集。采后除去杂质,砸碎,以火煅透,醋淬,研末或水飞用。

历史记载《开宝本草》云:“生邕州山岩中出铜处,于坑中及石间采得,方圆不定,其色青黄如铜,不从矿炼,故号自然铜。”《本草图经》云:“今信州出一种,如乱铜丝状,云在铜矿中,山气重蒸,自然流出,亦若生银,如老翁须之类,入药最好。”又云:“今南方医者说,自然铜有两三体;一体大如麻黍,或多方解,累累相缀,至如斗大者,色煌煌明烂如黄金、(石俞)石,最上;一体成块,大小不定,亦光明而赤;一体如姜、铁矢之类。又有如不治而成者,形大小不定,皆出铜坑中,击之易碎,有黄赤、有青黑者,炼之乃成铜也。”有学者根据以上记载的产地、形态,再以《广西通志》、《天工开物》等书的记载为佐证,认为《开宝本草》所述“生邕州山岩中出铜处”者,系矿物自然用或黄铜矿类矿物;《本草图经》所述“一体如姜、铁矢之类”者,亦为黄铜矿;因黄铜矿是炼铜的主要铜矿石,《本草图经》所述“炼之乃成铜也”,也指黄铜矿而言;再据《纲目》引《宝藏论》云:“自然铜生曾青、石绿穴中。”这一线索考证,曾青为孔雀石,石绿为蓝铜矿,两者均系铜矿氧化带矿物,常生黄铜矿之上。从矿床产状角度说明药物自然铜也为矿物自然铜或黄铜矿。因此主张古代所用药物自然铜正品应是矿物自然铜或黄铜矿,不是黄铁矿或褐铁矿。但《本草图经》还记载:“火山军者,颗块如铜,而坚重如石,医家谓之石,用之力薄。”据考证,石即为黄铁矿。又陈承《重广补注神农本草并图经》所载“辰州川泽中出一种形如蛇含,大者如胡桃,小者如栗,外青皮黑色光润,破之与石无别,但比石不作臭气尔,入药有殊验”的描述也与黄铁矿特征极相似,说明古代亦以黄铁矿作自然铜药用。有学者认为,自宋代以后,治骨折有效的大量方剂中,所用的自然铜多数是黄铁矿。现《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1995年版以黄铁矿作为自然铜的矿物来源。

【临床应用】

跌打损伤,骨折筋断,瘀肿疼痛。

自然铜味辛而散,入肝经血分,功能活血散瘀,续筋接骨,尤长于促进骨折的愈合,为伤科要药,外敷内服均可。常与乳香、没药、当归等药同用,如自然铜散(《张氏医通》);配伍苏木、乳香、没药、血竭等,以治跌打伤痛,如八厘散(《医宗金鉴》)。

【用法用量】煎服,10~15g。入丸、散,醋淬研末服每次0.3g。外用适量。

【使用注意】不宜久服。凡阴虚火旺,血虚无瘀者慎用。

跟我识中药 | 黄土也是药:一味黄土救太子

 
关键词: 自然铜
(文/life)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life原创作品,作者: life。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114618.com/news/96700.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
 

(c)2008-2018 找好货 B2B SYSTE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200897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