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找好货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专题 » 正文

近镜头丨一江一河,永续发展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2-07-27 18:34:24    作者:life    浏览次数:4793    评论:0
导读

一场细雨过后,从湖南省岳阳市城陵矶水文站眺望,但见水面碧波浩渺、一望无垠,两岸草甸青翠、万物勃发。 长江水利委员会水文局长江中游水文水资源勘测局干部陈建湘十分感慨:“这里的水质越来越好,《岳阳楼记》里写的‘浩浩汤汤,横无际涯’的场景正在重现

一场细雨过后,从湖南省岳阳市城陵矶水文站眺望,但见水面碧波浩渺、一望无垠,两岸草甸青翠、万物勃发。

长江水利委员会水文局长江中游水文水资源勘测局干部陈建湘十分感慨:“这里的水质越来越好,《岳阳楼记》里写的‘浩浩汤汤,横无际涯’的场景正在重现。”

城陵矶水文站位于湖南省岳阳市七里山,地处洞庭湖汇入长江出口处。这座初设于1904年的水文站,不仅为长江防汛提供重要支撑,而且监测着洞庭湖的总出湖水量、沙量及出湖水质状况。

2018年4月25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这里考察。在城陵矶水文站,陈建湘向习近平总书记汇报了长江湖南段和洞庭湖流域水资源综合监测管理情况。

陈建湘清楚记得,习近平总书记听得很认真,其间还询问了清朝时建站的位置、历史极值出现的年份、1998年最高洪水位痕迹线和2017年洪水过境的位置。

“习近平总书记向随行人员仔细询问洞庭湖治理项目的资金有没有到位,老百姓有没有享受到实惠。总书记问得很细,我心头很暖,深切感受到总书记对洞庭湖和长江生态环境的重视和关心。”陈建湘说。

随后,习近平总书记走到城陵矶水位自记台外的长廊上,手持望远镜仔细观察洞庭湖、长江和刚绿的芦苇滩地,还向随行人员问询了水利、通航、生态保护等方面的情况。

离开城陵矶水文站前,在通向高架桥面的台阶上,习近平总书记停下脚步转过身,凭栏远眺,望向宽阔的江面,久久深思。

第二天,习近平总书记在武汉主持召开了第二次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

“我讲过‘长江病了’,而且病得还不轻。治好‘长江病’,要科学运用中医整体观,追根溯源、诊断病因、找准病根、分类施策、系统治疗。”

自古文明依水而兴。长江、黄河,哺育着中华民族,孕育了中华文明,延续着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多年来,一江一河的发展一直萦绕在习近平总书记心头。

在城陵矶工作了30多年,陈建湘这位老水文人见证了这里的变化。他告诉记者,城陵矶附近水域过去有许多采砂运砂船只无序停靠,附近的长江岸线有不少砂石码头和砂石堆场,污染了水质,侵占了湿地,破坏了岸线环境。近年来,长江湖南段排污口逐步整治,采砂船全部实行定点集中停靠,危险化学品码头、非法码头等被强制拆除。

“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守护好一江碧水’的嘱托,长江和洞庭湖的生态环境越来越好,人们的生活也将更加美好。”陈建湘说。

时间是忠实的记录者,镌刻着执政者奋进的步伐。4月18日起,新华社开设“近镜头•温暖的瞬间”栏目,精心选取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的精彩瞬间,讲述每一张照片背后的温暖故事。

总策划:傅华

总监制:张宿堂

策划:孙承斌 陈二厚

监制:赵承 刘洁 孙志平 陈凯星 霍小光 赖向东 樊华 齐慧杰

统筹:李忠发 吴丹 黄玥

文字:安蓓 周楠

摄影:鞠鹏

音频:吴炜玲 董琳娜

视觉:毕晓洋 李京

设计:焦旭锋 殷哲伦 马发展

协调:胡若晗 王晓曈

推广:李明 赵鹏

新华社第一工作室出品

 
关键词: 一江
(文/life)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life原创作品,作者: life。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114618.com/news/96774.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
 

(c)2008-2018 找好货 B2B SYSTE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200897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