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类手指的血管,最细的部分直径仅为0.2毫米,无法想象当其断开后还有缝合的可能。但是在山东省博兴县就有这样一位医生,他可以在显微镜下,用直径仅为头发丝十分之一的细线,在这根极细的血管上进行4-6个点的精准缝合,使血液重新流动,其难度令世界顶级裁缝也望尘莫及。他就是博兴兴福手足外科医院院长张岩亮,一名血管上的“工程师”。
在张岩亮求学时期,家里老人身体不好,那个时代缺医少药,看到亲人被病痛折磨的他,下定决心要去学医。虽然求学之路并不顺畅,但一心想学医的他最终还是在机缘巧合之下得到了一个机会,去攻读临床医学专业。
2002年,张岩亮毕业回到了兴福镇开始从医,正式踏上悬壶济世、救死扶伤的艰辛路途。那个时候兴福作为中国厨具生产基地,发展势头正旺,越来越多的人从事厨具生产行业,但是由于当时存在一些规模小、不规范的厂家,频发安全事故,经常就有人不小心割断手指,当地不具备治疗条件,只能到潍坊去治疗,路途遥远,病人要遭受太多的痛苦,也大大降低了断指的成活率。于是原本在乡村门诊从事基层医疗工作的张岩亮先后到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和潍坊解放军第89医院学习断指再植技术。
那个时候门诊上工作人员少,来看病的人多,有时候情况紧急,还在半夜就得起来处理。“那个时候我也年轻,不论何时随叫随到,那近十年里就几乎没有睡过完整的觉。”张岩亮回忆说道。病患越来越多,小小的门诊已经快要招架不住,医疗技术越来越纯熟的张岩亮便想要成立一家在设施、仪器、技术、管理、服务等各方面都一流的手足外科医院,这样可以救助更多的患者。
在医疗行业里有这样一句话:“全世界显微外科看中国,中国显微外科看山东。”的说法。张岩亮想要在山东自己创业成立一家专科医院,其难度可想而知。医院的创办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张岩亮的两名同学得知了他的想法,便从潍坊赶来加入创业队伍中。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在由于资金短缺张岩亮的医院迟迟未能创办的时候,他“医者仁心”精神为他带来了惊喜的机遇。
“为医者存仁心”,在张岩亮的门诊部,经常会有看不起病的人,他并没有将他们拒之门外,而是免去了他们的医疗费。这件事被兴福当地一家企业的老板得知,被张岩亮医者仁心不求回报的精神所打动,当得知他正在筹建医院却缺乏资金时,便主动出资帮助张岩亮建立医院,只留了一句话:“什么时候有钱了再还我”。2012年博兴兴福手足外科医院正式成立,在张岩亮的苦心经营下,短短的时间就得到了周围老百姓的广泛认可,年均门诊量由刚开始的五六千人上升到七万人。他也一直秉承“立院为民,奉献社会”的宗旨,医院在不断成长的同时努力帮助更多的家庭实现“脱贫先祛病”的目标。
2013年,那时医院成立时间不长,但专业的医疗团队使得医院很快获得了老百姓的认可,尤其是一例“八指再植”手术,更加获得了老百姓的信任。“那时一个16岁勤工俭学的孩子不慎被裁板机切断了双手的八根手指头,当时来的突然,送到我们医院后马上组织专家会诊,半小时后就安排手术进行了治疗。”据张岩亮回忆,当时医院集中了全院最好的大夫,分成四个手术小组,对他的两只手同时进行手术,经过七个小时的救助,三个月的康复,孩子现在完成电脑操作等精细动作没有任何问题。这场被称作传奇的救助,在医院的发展路程中树立起一座高高的里程碑。
随着兴福镇的发展,医院也渐渐壮大,慕名而来的患者越来越多,医护人员也与日俱增,张岩亮就有了将医院开到县城里的想法。“我们的医生来自全国各地,把分院开在县城是因为县城生活条件相对好一些,生活也便利,这样能提升员工的生活质量,解决子女教育的问题。同时好的工作环境也有利于我们吸引更多的人才。”张岩亮说道。于是在2016年的时候,张岩亮在博兴县县城开了第二家专科医院。
现如今,博兴兴福手足外科医院是滨州市的重点专科医院,最多可以达到4台断指再植手术同时开启,成活率高达98%,显微外科技术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及时救治是高成活率的关键,曾经有一名新疆的断指患者慕名向张院长求助,正值冬天,他向患者承诺只要在黄金救治时间12个小时内赶到就能救治成功。八个小时后患者赶到医院,最终张院长为其治疗成功。这也让我们看到,医院可以为国内更多的患者提供断指再植治疗的可能。
随着兴福镇企业引进大量先进设备,工伤率大大降低,医院门诊量呈下降趋势。张院长积极地思考转型升级,将这种精妙的医疗技术延伸到其他领域,医院先后引进多项先进技术手段,例如能够解决老年人因脚部变形造成走路困难问题的微创踇外翻技术,以及属于手足外科最顶尖的手指再造技术,以便帮助更多的人摆脱疾病的困扰。
高超的医术能治愈人身体的疾病,高尚的医德能抚慰人心灵的创伤。张岩亮秉承着“行善积德·大爱无疆”的精神,从一名乡村医生,通过自己的不断努力,逐渐成长为一名卓越的显微外科医生。这一步步走来,张岩亮带领着团队进行一次次艰难的手术,完成许多里程碑式的挑战。锐意创新,赤诚为民,对于博兴兴福手足外科医院张岩亮院长而言,将最好的医疗服务带给百姓,是一种责任,也是一份荣誉!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记者 孙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