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在还做农村电商都在玩情怀,很少有赚到钱的。”
一句话道出了农村电商的尴尬现状。几年前,各大电商平台曾高调“上山下乡”,电商中心进镇、进村如火如荼。而如今,“上山下乡”的电商逐渐“偃旗息鼓”,业内人士告诉笔者:“赚到钱的是少数,农村电商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农产品种类分散、规模不大、标准化缺乏、物流成本高而效率低、生鲜农产品运输过程中易损耗腐烂等,都是农村电商面临的难题。
对于紫金县而言,发展农村电商更属不易。虽然是传统农业大县、全省第二大林业生态县,盛产稻米、梅李、茶叶、春甜桔等农产品,但紫金县受限于“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地理特征,县域内山路崎岖,农产品运输、保存十分困难。同时,紫金县贫困人口基数较大,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7270户21217人,占全县农村总人口的2.82%,脱贫任务艰巨。
紫金县发展农村电商困难虽多,却是解决全县农产品上行、培育县域经济新动力、助推乡村振兴的重要方式。紫金县工商信局副局长龚伟明介绍,2018年,紫金县电子商务交易额达12.72亿元、同比增长32%,以电子商务为代表的新兴服务业已成为紫金县经济增长中的新亮点。龚伟明介绍,要发展农村电商,关键是要做好县级电商公共服务中心的功能建设,打通城乡消费对接通道。自去年6月开展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创建工作以来,紫金县积极推进农村电商发展,不断完善县级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农村电商公共服务体系、农产品供应链体系、农村电商物流配送体系、电子商务培训体系,一一化解发展农村电商的难点问题。
难点一:物流成本高
紫金是山区县,地形地质复杂,部分农村的居民居住点分散。大部分地区农村物流体系尚未建成,物流网点少、运费高、时间长。且紫金特产春甜桔、蓝塘猪、三黄胡须鸡等对运输的要求高,甚至需要冷链支持。
为此,紫金县将物流建设力量下沉至乡镇,在全县建起196个镇村服务站点。其中,镇级站点16个,村级站点180个,实现54个省定贫困村全覆盖,着力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目前,紫金县镇村服务站点已基本全部建成。
此外,紫金县预计投入100万元,建设县快递物流仓储中心,整合现有快递物流龙头企业,推动快递物流业提速、降耗。紫金县电商公共服务中心还建起2个温度不同的冷库用以保存生鲜食品,还购买1辆冷链车、4辆物流车、20余辆电动车帮助运输生鲜农产品,以保障产品质量。目前,紫金县快递物流仓储中心初步建成,已整合联昊通速递、韵达快递、中通快递等3家快递企业入驻,物流快递到村覆盖率20%。
紫金县电商服务中心物流负责人、广东宅云送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欧泰君介绍,12月底,紫金县物流快递到村覆盖率将提升至30%,到2020年3月将实现全覆盖。目前,紫金县部分村镇已可提供村内上门取件服务,省内快递费首重仅10元起步,随着物流网络进一步完善,村镇物流成本将降低10%。
难点二:农产品生产缺乏组织化、标准化、规模化
农产品缺乏规范化、有影响力的市场品牌少、同质化现象严重,是我国农村市场的普遍状况。紫金县想要发展农村电商,必须直面这些问题。为此,紫金县电商公共服务中心发动各镇及农业部门对全县农特产品进行摸底调查,重点筛选了紫金茶、红肉蜜柚、三黄胡须鸡等一批具有一定生产规模、消费市场前景好的农特产种养企业,鼓励和支持电商企业与种植户、合作社、基地合作,鼓励发展“电商企业+生产基地+农户(贫困户)”产品供销模式,促进农产品标准化种植。
此外,紫金县电商公共服务中心还重点引导南岭雅茗农业有限公司、广东农联惠农业有限公司、三坳香茶叶(河源)有限公司和紫金好口福食品有限公司等4家企业开展溯源系统建设,带动当地农户共同提升紫金农特产品标准化生产水平。
难点三:缺少电商人才
随着农村电商规模的不断壮大,与之相对应的人才规模矛盾也日益突出。对许多种了一辈子地的农民来说,学着“了解电商,接受互联网”很难。
为引进、培训电商人才,紫金县成立电子商务协会、电商办,出台《紫金县创建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扶持奖励办法》,30条扶持奖励措施涵盖平台建设、运营管理、人才培训、精准扶贫等多个方面,从政策角度鼓励县域电商发展。
要让农民接受电商,首先要镇村干部学懂电商。紫金县电商公共服务中心引进广东壹号公司精心策划电商培训讲座,邀请省农村电商协会专家、商务部认证T1级电子商务讲师亲临指导,共组织19场县镇村领导干部电商知识专题培训班,提高各镇村干部推动电商新业态发展的能力。
同时,还制定《紫金县电商人才培训方案》,制作新手开店、客服技巧、品牌营销、讲师培育等10余类精品课程,引导对发展电商感兴趣的村民,通过集中现场培训、现场实操、网络远程培训(答疑)相结合等方式扎实开展培训。截至目前,共组织专题培训班77场,参加培训人数7128人次(含省定贫困村建档立卡贫困户763人),孵化创业网商202人。
接下来,紫金县电商公共服务中心还将强化紫金茶叶品牌建设,利用全媒体的力量,打响“紫金蝉茶·蜜香万家”区域公共品牌,推出以国家地理标志产品“23.5度柚”“紫金春甜桔”等为代表的一批特色产品,助力紫金农产品上行畅通。
【全媒体记者】余佩
【通讯员】黄从高 邓婷
【作者】 余佩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