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找好货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专题 » 正文

收藏文物市场的水太深?(收藏文物市场的水太深怎么办)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2-07-27 20:00:18    作者:life    浏览次数:3642    评论:0
导读

国家文物局日前会同国家发改委、人保部等部门联合出台《关于加强民间收藏文物管理 促进文物市场有序发展的意见》,鼓励有条件的国有博物馆、国有文物商店、涉案文物鉴定评估机构等面向社会提供公益性咨询服务。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高速发展,收藏文物

国家文物局日前会同国家发改委、人保部等部门联合出台《关于加强民间收藏文物管理 促进文物市场有序发展的意见》,鼓励有条件的国有博物馆、国有文物商店、涉案文物鉴定评估机构等面向社会提供公益性咨询服务。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高速发展,收藏文物已成文化消费热点,我国文物市场规模已稳居世界前列。与此同时,文物市场上造假技术更新换代频繁,更有一些不知从哪里来的专家指手画脚、混淆视听。一边是消费者高企的收藏热情和能力,一边却是市场化的鉴定力量严重缺失以及服务不规范。鉴定与收藏的严重不匹配,必然导致文物市场乱象丛生,收藏品又往往价格惊人,很多收藏者蒙受了巨大损失。

2021北京·中国文物国际博览会潘家园民间收藏艺术品展示交易会现场。图据北京日报客户端

收藏文物市场的水有多深,恐怕连专业鉴定人员也难以说清楚,遑论那些入行不久的新手。正是因为文物鉴定难,一些人无知者无畏,一些人乐得浑水摸鱼,戴上专家的高帽,不管什么文物都敢指指点点。有人花钱请他们“掌眼”,结果却经常“走眼”。消费者捡漏不成,沦为抱着一批赝品哭笑不得的“国宝帮”。更有一些骗子,配合假拍卖公司,共同上演收藏品“局中局”,很多老人上当受骗。

在文物鉴定领域,国有文博机构的鉴定人员有着较强的专业能力、丰富的鉴定经验,远非那些“土专家”所能比。文物鉴定绝非易事,需要丰富的学识,专业的辨析。文博机构提供公益性咨询服务,有利于向社会普及宣传文物鉴定知识,避免文物收藏爱好者轻信盲从;也有利于民间文物收藏市场的健康发展,逐渐形成爱护文物、敬畏历史的社会氛围。

意见要求的是有条件的文博机构,提供的也是公益性咨询服务。所以,收藏爱好者也不能无论什么藏品都去咨询,或者无限制地去咨询,甚至将文博机构的鉴定人员当成私人市场鉴定师。文物是老祖宗聪明智慧的结晶,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有很强的艺术价值,是不可复制的宝贵财富。专家提供公益性服务的目的之一,或许就是不希望真的被当做假的而破坏,而假的被当做真的而耗财。

(原标题:民间收藏活起来,需真行家“鉴宝” 文玩已成文化消费热点 鉴定与收藏严重不匹配)

来源:北京晚报 | 记者 贾亮

流程编辑:U016

版权声明:文本版权归京报集团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改编。

 
关键词: 收藏品市场
(文/life)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life原创作品,作者: life。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114618.com/news/97749.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
 

(c)2008-2018 找好货 B2B SYSTE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200897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