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找好货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专题 » 正文

摆脱乳腺癌的“烙印”,做闪闪发光的自己 | 3.8爱在女神节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2-07-27 20:44:18    作者:life    浏览次数:5158    评论:0
导读

今天是3月8日,第112个“国际妇女节”。 她,是母亲,是妻子,也是女儿。 她,在今天被拥抱、鲜花和数不尽的祝福围绕。然而,在今天,还有一群“抗癌女神们”正面临着常人难以理解的苦楚。在抗癌的道路上,她们遇上很多崎岖很多风雨,受着病痛带来的


今天是3月8日,第112个“国际妇女节”。

她,是母亲,是妻子,也是女儿。

她,在今天被拥抱、鲜花和数不尽的祝福围绕。


然而,在今天,还有一群“抗癌女神们”正面临着常人难以理解的苦楚。


在抗癌的道路上,她们遇上很多崎岖很多风雨,受着病痛带来的折磨,也经历着很多别人异样的目光甚至语言伤害,甚至还有久久难愈的心理问题……


患癌无罪,摆脱“病耻感”

对于乳腺癌患者而言,患癌后的心理折磨比身体疼痛更加可怕。


曾有乳腺癌觅友在觅健平台上写道:“第一次患乳腺癌的时候,我最好的朋友还十分关心我,经常互相来往,开导疏解我,但当她知道我再次患上卵巢癌时,就断了和我所有的联系。可能是她觉得,和频繁患癌的人在一块也会变得不幸吧,从那以后我便不再习惯和他人讲述我的病情,不希望自己的存在像个异类。”


当别人得知自己患癌后,可能会流露出对自己的害怕、厌恶、嫌弃等情绪,甚至会说出一些特别伤人的话:“患癌就是活该!”“她之前肯定是做了什么坏事,老天爷在惩罚她!”


这种事情对乳腺癌患者的伤害丝毫不比治疗副作用的伤害来得轻。而这种伤害的根源,其实来源于“病耻感”。


在过去,面对癌症这一神秘的疾病,社会上普遍存在着一种对癌症的负面刻板印象,并将癌症污名化和妖魔化,因此,对癌症的病耻感也随之出现。


患癌本身已经承受着肉体上的痛苦,而病耻感更让“乳腺癌患者”这个标签格外沉重,使抗癌之路更加崎岖,甚至使患者陷入焦虑、抑郁中,而严重的心理问题对于乳腺癌患者的治疗效果和预后,都有着或多或少的负面影响。



对于乳腺癌患者来说,想要摆脱“病耻感”,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首先要多学习乳腺癌的相关知识,用知识来武装自己,以改变对乳腺癌的不了解或误解,这是心理学中“认知行为疗法”里非常重要的一步。


也要大大方方地承认,自己的这种“病耻感”是真实存在的,它还会影响到平常的一言一行和心理感受。只要察觉了“病耻感”的存在,才能真正去摆脱这种心理问题。可以通过跟亲人、朋友沟通自己的这种“病耻感”,或者用日记的方式记下自己的心理感受。


很多乳腺癌患者在确诊后,喜欢将自己关在屋子里不与其他人接触,可能是因为曾经有过被别人指指点点的经历,也可能是害怕别人的异样眼光。但是,我们可以选择抱团取暖,比如多参加癌症康复组织活动。有研究表明,群体抗癌不仅能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还能延长生存期。


当然,除了乳腺癌患者本身的努力外,还需要来自家人、朋友们和整个社会的支持。


生还是不生,没有想象中那么难

不同于上位觅友的难题,还有更多年轻乳腺癌患者面临患癌后的生育难题,生还是不生?


“觅友小莉患乳腺癌时才27岁,小心翼翼地熬过术后五年的危险期。她十分喜欢孩子,也一直希望可以拥有一个自己的孩子。患癌后一直在治疗,不敢要孩子,现在度过5年危险期,生孩子的念头始终徘徊在心里。然而小莉转念一想,怀孕到底会不会影响乳腺癌复发?”


这并不是个例,互助君曾到过相关的研究统计,54%的乳腺癌患者希望在确诊乳腺癌之前孕育自己的孩子,71%的患者在诊断后仍然想要孩子;67%的患者表示,在开始治疗前曾与医生讨论过生育问题;还有 27%患者采取特殊措施减少不孕的机会。


但是在成为母亲这件事情上,乳腺癌患者却依旧有许多顾虑。还是之前的那个研究数据表示:想生育的乳腺癌患者主要担心是否会增加自己或孩子患癌的风险,以及在疾病复发的情况下无法照顾好自己的孩子。



如果您在接受了乳腺癌治疗后有生育打算,我们有以下几点建议可供参考:


1.如果您正在治疗,可以考虑卵母细胞冷冻、胚胎冷冻、卵巢组织冷冻保存等技术,为之后的生育做好打算。


2.如果您担忧对生育后是否会增加自己或孩子患癌的风险,可以看平台上【乳腺癌遗传知识科普】,相关内容

年轻的乳腺癌姐妹们,不要沮丧,结束治疗后你们依然可以有做母亲的机会!


患癌依旧可以“乳”此美丽

乳腺癌除了带来生育难题之外,对女性最直接的伤害便是乳房缺失导致的形象和心理上的变化。如果说罹患癌症是上天给平凡生活落下的重击,失去乳房则是压垮乳腺癌患者的最后一根稻草。


“丢失乳房的那一刻,我好像失去了全世界,我变得不像女人,也没有了作为女人的尊严。”

面对乳房缺失,觅友云舒又是怎么做的呢?


云舒患上癌症至今已经17年了,逐渐归于平静生活,让她渐渐不再当自己是一个病人,但缺少一侧的乳房总让她觉得与人不同。2018年,当她了解乳房重建手术后,心底总有个声音在告诉她:“去吧,去做这个手术吧,让自己重新变得更完整吧。”


得知她的决定后,周围的亲人纷纷劝阻道:“你都这个年纪了,其实没有必要做乳房重建术,影响又不大。”


“无论他们如何劝阻,只有身为乳腺癌患者的自己知道,当面对异样眼光时的,我的内心是多么渴望再次拥有完整的身体。最终坚持做完了乳房重建术,它让我重新自信起来了,生活也因此变得更加愉悦。”


她说:“我们都是与死神交战过的勇士,我相信命运始终是掌握在自己手上,生活不为别人,只为自己活得更有质量,只要活着,就该活出自己,不为余生留下遗憾。”



乳房切除后的女性面对异样眼光时难免产生总是自卑,渴望再次成为完整的女人。乳房重建便是弥补遗憾的一种方式。乳房重建不仅仅帮助女性恢复完整曲线,更重要的一点是能改善乳腺切除术后患者胸部不平衡导致的肩膀倾斜、脊柱弯曲、肩部肌肉酸痛等问题。


尽管乳房重建已经成为乳腺外科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像云舒这样选择乳房重建的病友毕竟少数。一方面考虑到乳房重建价格不菲,另一方面大多数乳腺癌患者再做一次手术具有一定风险。佩戴义乳则是更多患者的选择。


改善乳腺癌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加强乳腺健康知识科普宣传力度,给予乳腺癌患者更多关爱和帮扶,更好满足乳腺癌患者保乳和重建需求,提供更多舒适简单、多元选择的义乳文胸产品等,需要社会力量对乳腺癌群体的支持与关注。


回归社会,回归工作

“女性能顶半边天”,越来越多的女性在社会上承担着重要的工作角色。


患癌及疾病治疗使她们被迫中断工作,不少患者甚至面临病退、辞退等困境。治疗结束后,她们还需要考虑是否回归工作,重返工作后是否适应工作强度。



互助君分享一则小故事:


曾经有一位乳腺癌患者是一位医生,治疗结束休养一段时间后,她才决定开始工作。


病房工作相对繁忙,随时有问题都要到岗,她认为门诊工作相对好一点,于是对自己的工作内容做了调整。刚开始的时候,她每天下午出半天门诊,这样早晨不必起太早,上午可以出去锻炼,吃过午饭休息一会儿去出半天门诊。


这样的工作节奏,她持续了好几个月,工作负担可以承受,出门诊精力很集中,反倒情绪和睡眠都比之前好,整体感觉比之前的生活舒适很多。当然,过程中也有不太好的时候。比如有一次体检的病人很多,高强度的工作量把自己累着了,于是她学会及时寻求同事帮助,不要把自己逼上难路。


工作这件事儿,乳腺癌患者尽量不要“太卷”。身体吃得消的病友,治疗结束及时重返工作岗位,身体吃不消的病友,换份轻松些的工作或者提前退休也未必不是一个好的选择。至于那些因病被辞的病友们,也要学会拿起法律的武器保障自己合法的权益。

 
关键词: 义乳文胸
(文/life)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life原创作品,作者: life。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114618.com/news/98194.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
 

(c)2008-2018 找好货 B2B SYSTE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200897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