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找好货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专题 » 正文

七个奋斗者与一座城(七个奋斗者与一座城堡)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2-07-27 21:50:06    作者:life    浏览次数:761    评论:0
导读

每天早上,广东新宝电器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瞿孝武都会提前半小时回到公司,查看产品测试情况与检测报告。“品质控制环节是家电产品到达消费者前的最后一道防线,我必须把好关。”新的一年,他仍将扮演着“产品把关人”的角色。 同一时间,广东瑞德

每天早上,广东新宝电器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瞿孝武都会提前半小时回到公司,查看产品测试情况与检测报告。“品质控制环节是家电产品到达消费者前的最后一道防线,我必须把好关。”新的一年,他仍将扮演着“产品把关人”的角色。

同一时间,广东瑞德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保安主管刘宜松正带领同事守护着厂区的安全。他将内心的从戎梦安放于公司保安室中,“当保安一样是保护别人,也算间接实现梦想了”。

瞿孝武与刘宜松只是佛山200万外来务工人员中的一员。他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在各自的岗位上挥洒着汗水与智慧,推动这座城市不断向前发展。与此同时,佛山优质的就业环境与丰富的技能培训,也为他们搭建了干事创业的广阔舞台,不断迈上事业发展的新台阶。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今年,凭借在工作中的突出表现,瞿孝武、刘宜松等7人被国务院授予“全国优秀农民工”称号,铸就了人生历程上的一座重要里程碑。

然而,荣誉并非重点。这七个人与佛山的故事仍在继续。

●南方日报记者 王芃琹 王蓓蓓 肖霞 刘明 李源

1 南下逐梦

20多年前,互不相识的七个人,不约而同作出的同一个重要决定,改变了人生轨迹。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广东是中国经济增长的前沿阵地,民营经济蓬勃发展。许多年轻人都选择来广东打拼,希望能闯出一番天地。

1996年,告别湖北老家的稳定工作,刚过而立之年的吴成平紧跟时代大潮,踏上了南下务工之旅。一开始,他曾在中山的多家企业就职。2013年,经猎头推荐,他从中山来到佛山,入职星星制冷并担任工会主席。

时间的脚步迈入21世纪。当吴成平逐步在广东站稳脚跟之时,其他人也先后从全国各地南下广东,来到佛山开启新生活。

2000年,瞿孝武原本工作的乡镇企业倒闭了,没了收入来源,一家六口的生活成了问题。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在老乡介绍下,动了南下打工的念头。

“我只求能在生产线做个拉叉车的杂工,有稳定的收入就好。”就这样,瞿孝武背上了行囊离开湖南老家,南下佛山顺德,成为新宝电器的一名员工。

与此同时,18岁的朱丽平加入必得福无纺布有限公司,跟随一位电工师傅做起了水电维修。

一年后,没有考上大学的梁泽江,听说广东就业机会多,决定跟着老乡从重庆来佛山务工。同年,扛着生活重担的庄幸福,也选择从河南老家南下广东,进入佛山一家工厂打工。

时间来到2004年,33岁的刘宜松从湖北老家出发,登上了前往佛山的列车。同一年,张涛成功参军入伍,在两年后退伍,便从合肥跨越千里来到佛山打拼。

尽管身处天南地北,发生在他们身上的故事却惊人地相似。年轻的他们不甘平凡,希望用双手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而彼时的佛山非公有经济尤其是民营经济发展迅速,占全市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超四成。

民营经济的蓬勃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就业途径。佛山自然也成为各地南下打工者的热门选择。

2 破茧成才

千里迢迢来到佛山,他们面临的挑战才刚刚开始。他们深知,要想在这座陌生的城市立足,唯有不断学习、奋力攀登。

2001年,初来佛山的梁泽江四处碰壁,常常做两个月就被辞退。“那个时候就下定决心一定要有自己的一技之长,不然到哪都很难立足。”当年7月,梁泽江入职佛山市雅纶纺织有限公司,从事针织大圆机的操作纬编工。

当时,他能负责4至6台针织大圆机,一天的产量最高可达1.5吨,相当于3000米长的布。

梁泽江明白,要提高机台的效率和质量,就得提高自己的工作技能。“大圆机在运转过程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如果不懂得维修保养机台,产量和质量就无法保证。”为此,他积极向师傅请教,不断摸索总结,得出了自己的一套操作方法。久而久之,他所负责的机台产量和质量都很高,每个月都被公司评为产量和质量标兵。

事实上,大多数外来务工人员学历并不高。这意味着,他们需要付出更多努力,才有可能收获更多机会。

“当家电产品一插电,我就知道哪里不对劲。”身为高级工程师的瞿孝武,通过20余年的打磨积累,已经练就了一对“火眼金睛”。谁能想到,16年前的他曾因不会电脑而伤透脑筋。

2005年5月,入厂5年的瞿孝武成功调岗,成为认证测试中心可靠性检测科的助理工程师。

然而,这个岗位需要熟悉电脑操作。这让从来没接触过电脑的瞿孝武犯了难。“当时我对电脑操作不熟悉,对整个公司产品理解也不深入。”他只能一边向同事请教,一边买书自学。几个月后,瞿孝武不仅能熟练操作电脑制作PPT,还学会了借助电脑学习新的产品知识。

此后,瞿孝武也从未间断学习。高中学历的他,一直坚持阅读,床头经常摆放着《电子电气产品可靠性设计》《试验及评价技术》《品质管理》等书刊,空余时间潜心研读,耐心做笔记。2014年7月,他成为新宝电器第一个荣获高级检验员职称的员工,当年度被聘为认证测试系统高级工程师。

“人就要活到老、学到老,不然就会被社会淘汰。”这是刘宜松笃信的理念。42岁那年,身为公司保安主管的刘宜松与其他两位年轻同事一道,获推荐参加由人社部门组织的初级消防控制室值班人员上岗证的培训和考试。

“我年龄最大,学历又比他们低,但我不服输。”只有初中文凭的刘宜松,面对一天11节课的培训内容有些吃不消。他担心自己拖后腿,默默利用课后时间背书,“连上厕所我都在背书”。21天后,刘宜松顺利通过了考试,然而体重轻了近20斤。

3 不平凡的“螺丝钉”

对于佛山这座外来人口大市而言,这七位农民工就像流水线上的螺丝钉,并不起眼。

他们从事的职业很普通,有的是车间领班、有的是安全管理员;有人走上了企业管理岗位,还有人仍坚守生产一线。

然而,在他们看来,佛山就是第二个家。尽管所处岗位平凡,他们却有着一颗不甘平凡的心,倾力为这座城市带来光和热。

过去两年多,四川凉山是吴成平去得最多的地方之一。从2018年开始,在扶贫协作的政策引领下,星星制冷分批次接受凉山籍务工人员就业。期间,他多次前往凉山州盐源县参与招聘。

“看到凉山地区的贫困状况,我深刻体会到扶贫工作的重要性与紧迫性,希望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尽自己的一份力。”在他的参与推动下,星星制冷至今累计吸纳凉山籍员工378人,为三水区之最。

为贫困人群提供一份工作,仅是劳务协作第一步。凉山与佛山相距千里,气候环境、风土民情、饮食文化都有较大差异。为此,吴成平率先发起“乐融佛山”行动,通过教育培训、结对帮扶等举措,让凉山籍员工能尽快融入新环境,开启新生活。

去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作为必得福无纺布公司设备部设施管理班长,朱丽平毅然放弃过年回家的计划,留守公司带领同事全力推动防疫物资的复产。

恢复生产的每一天,朱丽平都像在打仗。“多少双眼睛都在盯着我们,既要确保质量,又要速度,设备复产检修得越快,就意味着口罩等防疫物资能早一点生产出来。”他说。

因为熟悉产品全套生产流程,朱丽平成为公司的“中枢”。“我家就安在佛山,但这两个月从来没回去过。”那段时间,朱丽平带领攻坚小队与各设备生产厂家成功改造符合医用材料生产的车间2个、安装并投入生产一次性医用外科口罩机和KN95口罩机60余台。

投身公益是高明基业冷轧钢板有限公司人事经理庄幸福多年的坚持。近年来,他先后参加慰问孤寡老人探望近百次,参加各类植树节近20次,参加志愿者活动和各类公益活动近百次。

2021年1月6日,全国优秀农民工和农民工工作先进集体表彰大会在北京召开,994位优秀农民工和100个农民工工作先进集体受到表彰。“全国优秀农民工”是每五年评选一次,主要对各行各业表现突出、取得优异成绩、具有良好社会影响的农民工给予表彰。

拿到奖的那一刻,吴成平内心十分激动。“那一刻,我感觉自己肩负着佛山广大农民工的信任和重托,使命光荣而神圣。”在他看来,佛山对于农民工的包容与开放,使他们能更好地实现自身价值,“今后我将更加热爱我的工作,为这座城市发展贡献自身力量”。

 
关键词: 大圆机
(文/life)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life原创作品,作者: life。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114618.com/news/98824.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
 

(c)2008-2018 找好货 B2B SYSTE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200897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