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看三十六计连载文章上一篇:三十六计~调虎离山
1927年,蒋介石背叛国民革命,发动了针对共产党的反革命事变。中国共产党开始了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革命新阶段,这个阶段的重要标志就是1928年4月的井冈山会师。朱德、陈毅率南昌起义部队和湘南起义的农民军,经过一路的战斗到达井冈山,和毛泽东建立起来的当地红军胜利会师,并且成立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红四军的成立标志着一种新型武装斗争的诞生,那就是农村包围城市的构想。
蒋介石把红四军当作心腹大患,不断围剿井冈山。红军刚刚会师不久,蒋介石就发生了“加紧剿匪”的命令,国民党第二十七师师长杨如轩率六个团,气势汹汹扑向了井冈山,敌人首先进攻的是红军占领的永新县城。敌众我寡,敌强我弱,如何在运动中消灭敌人?毛泽东决定围绕永新县城做文章,他首先主动放弃了永新城,命令红军在城外隐蔽待命。敌人的兵力有六个团,而且装备精良。而刚刚经历了强攻长沙失利的毛泽东,非常清楚两军交战的代价。所以他决定把战斗引向邻省湖南,红三十一团、红二十八团在毛泽东的指令下袭击,并且占领了湖南和江西边界的高陇镇。
杨如轩被蒋介石亲自点将,有点气血上翻,急于建功立业,四处出击要找红军决战,不提防红军突然出现在邻省,得知高陇失手之后,杨如轩惊喜交加。一方面他为红军机动秘密的行军能力感到非常惊异;另一方面他大喜过望,因为照他的判断,高陇不是小规模的军队可以攻下的,红军在湖南打了胜仗,自然是主力尽施,那就意味着红军的根据地井冈山防守必然空虚,这就是他所等待的建功立业的机会。杨如轩立即派了三个团的兵力进攻井冈山,他自己高坐在永新城中只等大功告成。
敌人的反应在毛泽东的意料之中,在掌握了敌人的兵力部署后,毛泽东指示朱德放弃高陇,闪电般的从湖南返回江西,并在敌人毫不知情的情况下歼灭了敌方的渲田地方武装靖卫团。最为高妙的是,毛泽东让朱德故意放跑了几个敌人,目的是让他们去永新城报信。果不其然,杨如轩判定,由于红军主力在湖南,所以渲田的红军只能是小股部队,这和逃回来的敌人描述的“只有一百多人的红军游击队”比较吻合,于是他不假思索把自己手里的最后一点军队也派到了渲田去“剿匪”。
去渲田的敌军听说要对付的不过是一支红军游击队,不由得骄傲自大,轻敌冒进,结果在草市场陷入红军的埋伏,全军覆灭。此时,永新城和空城区别不大,红二十八团伪装成回城敌军,突然向少量守军发动进攻,结果敌人孱弱的城防力量有如螳臂挡车不堪一击,结果全部歼灭,师长杨如轩则带着枪伤,一瘸一拐的只身逃往吉安,敌人群龙无首,一时大乱,反围剿以胜利告终!
下一篇:三十六计~欲擒故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