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找好货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专题 » 正文

古代你不知道的那些邪教组织(中)(中国历史上的邪教组织)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2-07-27 22:34:01    作者:life    浏览次数:4630    评论:0
导读

邪教,是人类的一大公害,具有极强的欺骗性,破坏性和顽固性。邪教善于伪装,蛊惑人心,通常都是在暗地里偷偷地进行,同时编造歪理邪说,制造思想混乱,更有甚者,为了证明自己的存在而去制造恐怖事件,严重地危害了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大量的事实证明,邪

邪教,是人类的一大公害,具有极强的欺骗性,破坏性和顽固性。邪教善于伪装,蛊惑人心,通常都是在暗地里偷偷地进行,同时编造歪理邪说,制造思想混乱,更有甚者,为了证明自己的存在而去制造恐怖事件,严重地危害了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大量的事实证明,邪教是反人类,反社会,反政府的存在,严重威胁着国家的安全,然而邪教产生的很早,在中国的古代,也曾经存在过很多的邪教组织。

五斗米道,创始人为东汉时期的张陵,而张陵也是遵循道家创始人老子的思想,教人向善,劝君主少起战事,乐山好生,得以实现太平之事,民众安顺,可“五斗米道”在东晋后期却被一名野心家孙恩利用了,在当时成为了名副其实的邪教。

孙恩,出生于一个时代信奉五斗米道的家族,孙恩的叔叔孙泰是当时五斗米道的教主,适逢东晋大臣王恭起兵对抗朝廷,孙泰见状打算趁机作乱,孙泰失败后被杀,孙恩则逃入海岛。

孙恩为了替叔叔孙泰报仇,拉拢孙泰之前的信众,并大肆宣扬信道者得长生来引诱人入教,大批的民众没有抵住长生的诱惑成为了五斗米道的教徒,也成为了孙恩的邪教军,邪教军达到了几十万人,于是孙恩自称“征东将军”,设立各种官职,宣布只要拥立追随他的信徒都能够长生,对于长生这么大的诱惑,百姓们更加追随孙恩。

得到了几十万“大军”的孙恩便趁机率众从海岛攻入内陆,而一路上都有随时接应孙恩的信徒。后来因为朝廷派重兵讨伐孙恩,孙恩决定暂时撤退,而在撤退的路上则暴露了孙恩当时统领的五斗米道是彻彻底底的邪教无疑,在撤退的路上,有的信徒因为有婴儿的牵累,不能追随孙恩一起撤退,便将还是婴儿的自己的孩子投入水中淹死,还信誓旦旦的说让自己的孩子先登仙堂,自己以后在去仙堂寻找,可见信徒已经被孙恩用长生彻彻底底的洗了脑。

孙恩退回海岛不久后又卷土重来,而这一次孙恩又失败了,面对这次失败的孙恩投海自杀而死,可怜的是信徒们此时还认为孙恩是在成了水仙,有一百多名信徒跟随孙恩头还,想随孙恩一起成为水仙。

孙恩用长生来诱惑百姓们追随自己,只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私利,被洗脑的百姓连自己孩子都可以随意杀害,彻底的脱离了原本五斗米道的教义,成为了彻彻底底的邪教组织,而孙恩海上作乱也成为了中原海寇之首,孙恩也成为了后世海盗的代名词。

八卦教,又称五荤道或者清水教,本名是收元教,是清朝康熙年间山东人刘佐臣创建的,因为教徒依八卦分为八股,所以都称呼其为八卦教。八卦教成立之初,也没有什么反人类,反社会,反政府的色彩,主要是以敛财为主,富甲一方,所以也称不上是邪教。

但是随着时间的发展,到了清朝乾隆年间,山东人王伦加入两人八卦教,野心很大的王伦入教后开始传播八卦教,王伦称自己曾遇异人传授符篆,能召鬼神,又大肆宣扬黑风劫将至,唯有入教才能辟祸保平安,也因此开辟了八卦教的一个分支清水教,随着清水教教徒的增加,财富的积累,王伦自称皇帝,号称教徒可刀枪不入,率领众教徒作乱,史称清水教之乱或王伦之乱,最终这场作乱被朝廷镇压。

天理教,是清朝嘉庆年间林清在八卦教创立的一个分支,而林清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杀了嘉庆皇帝自己称帝,林清只带了两百人就去攻打紫禁城,当然前提是有宫中的太监有的是天理教教徒,被林清许诺事成后可成为总管太监,结果是林清和他的两百多名教徒被全数歼灭。

可以看到出来邪教的力量无法准确的估量,当没有被察觉的时候可能已经膨胀到惊人的程度,而邪教的作乱与它具备的力量是无关的,任何情况下邪教对社会都是采取主动进攻的态势,所以远离邪教,发现后及时的上报给政府,才能维护社会的安定与国家的安全。

多点知识,多点感悟,如果已经读到这里就顺手点个赞吧!如果赞都点了就顺便关注下我吧!每天分享一点历史知识和自己的感悟,只是想和大家一起进步!

 
关键词: 邪教组织有哪些
(文/life)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life原创作品,作者: life。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114618.com/news/99481.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
 

(c)2008-2018 找好货 B2B SYSTE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200897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