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找好货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专题 » 正文

泪目,最小抗日烈士殉难记(抗战女英烈牺牲记)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2-07-27 22:56:56    作者:life    浏览次数:1634    评论:0
导读

朔风怒号散彤云, 千里雪飘漫古林。 壮士挥洒满腔血, 以留豪情万世存。1937年4月,乍暖还寒,雪冷血热。屡遭酷刑、遍体鳞伤的王凤阁将军深知,用尽花样,从他这儿也没得到半点情报的日寇已恼羞成怒,要处死他了。死,有那么可怕吗?脑袋掉了,碗大一

朔风怒号散彤云,

千里雪飘漫古林。

壮士挥洒满腔血,

以留豪情万世存。


1937年4月,乍暖还寒,雪冷血热。


屡遭酷刑、遍体鳞伤的王凤阁将军深知,用尽花样,从他这儿也没得到半点情报的日寇已恼羞成怒,要处死他了。


死,有那么可怕吗?脑袋掉了,碗大一个疤!


王凤阁冷冷扫过伪军看守,接着咬破手指,蘸血为笔,于墙壁上写下了开篇那首令人荡气回肠的抒怀诗。


林海雪原,金戈铁马,壮士赴死,豪情万世。


但转头间,他就看到了自己的妻子张氏和儿子小金子。


儿子还没满5岁呢。


一阵刀割针扎般的刺痛,倏地戳中了王凤阁的心。


但让他既心痛又欣慰的是,虎父无犬子,儿子也是好样的——


就在4月24日,在通化城外柳条沟刑场,面对刽子手黑洞洞的枪口,小金子紧紧偎依在妈妈怀里,声音稚嫩而催人泪崩:


“妈妈,我不害怕,你抱紧我一点。”


风萧萧,山呜咽;全家赴难,天地悲歌……

王凤阁将军画像



01


王凤阁,字阿亭,祖籍山东掖县,1897年出生于吉林通化的一个教师家庭。


在父亲的启蒙下,少年王凤阁既能操刀弄棒,又能舞文弄墨。平素,最爱唱这样一首歌:


人生岁月去如梭,莫忽略。

切莫忽略,吾侪责任多。

拔剑起舞歌慷慨,豪气壮山河……


王凤阁乃性情中人,耿直豪爽,善交朋友,并常以拳脚惩恶扶弱,年纪不大,便在乡里声望渐起。


一转眼,到了1931年。


关东军悍然进袭沈阳,武力侵占东北,九·一八事变爆发。


日寇横行,国土沦丧,生灵涂炭,王凤阁耳濡目染,义愤填膺,决绝地走上了抗击日寇、救亡图存之路。


为了拉队伍,购置弹药,王凤阁毫不犹豫地变卖掉家中的百亩良田和数间商号,于红土崖组织农民和伐木工人起义,竖起了抗日救国自卫军的大旗。


人心所向,众望所归,王凤阁被拥戴为司令,并通电国民政府及全国报馆,誓灭强寇,以雪国耻:


“凤阁生于斯土,不甘坐视国家之沦丧!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今生此头可断,此志不丢!”


平地起惊雷,队伍迅速壮大。


与唐聚五的辽宁民众自卫军联手后,王凤阁将队伍改编为辽宁民众自卫军第十九路军,先后转战柳河、金川、辉南临江等地,依仗林海雪原,出其不意攻其不备:


锄奸玉皇山、伏击小庙沟、激战果松川、强攻通化城、十三道沟大捷、辑安岔沟截击战……


一个个漂亮的胜仗打下来,王凤阁与他的第十九路军自是威震林海,声名远扬。


终于,在屡遭痛击、诱降失算之后,日寇发疯了,调集王牌关东军,配以飞机大炮,对王凤阁部展开了血腥围剿。


局势陡然险恶起来——



02


1936年冬,日本陆军省下令关东军,务必将抗联第一路军杨靖宇部和王凤阁等部救国自卫军悉数剿杀,斩草除根!


1937年春,在捱过了关东军的疯狂攻击之后,王凤阁将军率部突围,辗转抵达了地处通化、临江、辑安三县交界的老虎顶子要塞。


孰料,汉奸伪军又似鬣狗般跟踪而至。


接下来,三天三夜,连番激战。


见王凤阁所率将士血染雪野,誓死不降,关东军又调动飞机,投掷烧夷弹,满山遍野,顿成火海……


至此,坚持抗战6年、与敌交战数百次的王凤阁部,终因敌众我寡、弹尽援绝而全军覆没。


王凤阁将军不幸被俘,当时伪报纸连续三日头版头题大肆宣扬,伪《盛京时报》更是以大字标题,称王凤阁为“反满抗日巨匪”。


随后,与妻儿一同关押于通化县混成第一宪兵队本部的秘密监狱。


早在1932年,王凤阁和部队里的女战士张氏情投意合,恋爱结婚。转年生下一子,乳名“小金子”。


尽管住的是深山老林,睡的是冰天雪地,吃的是高粱糊糊,玩的也只有子弹壳,又动不动就急行军,颠沛流离,可小金子却没病没灾,长得分外健康,活泼可爱。


战士们都坚信,这是上天送给他们的小天使。只要有好吃的,哪怕一口细粮,半块糖果,都会留给他吃。


然而,就在惨烈的决战之后,小金子也落入了日寇魔爪。



03


在驻守通化县的侵华日军中,有一个名叫坂根觉次郎的鬼子兵,参加了对王凤阁将军的审讯拷问。


战败投降后,坂根觉次郎回忆起了当年的诸种情形:


王凤阁被俘,下狱,因担心他逃脱,日伪军就用半尺长的铁钉,残忍地将他的双手钉上了磨盘;

关押王凤阁将军的监狱(情景恢复)


守备队、宪兵队、伪军、领事馆警察,走马灯似的,每天都来审讯王凤阁。审讯手段狠毒至极:坐老虎凳、灌辣椒水、压杠子、剃指甲……


只要日伪看守能想到的,全用到了王凤阁身上;


可是,他们得到的,是将军的嘲笑和蔑视:“你们还有什么能耐,全拿出来吧。”


终于,日寇大失所望,恼羞成怒,歇斯底里,最后决定处死将军。


“在拘留所的角落里,王夫人紧紧抱着那个刚会走路的孩子。我们认为那是他们夫妻俩的宝贝,一定要斩草除根,避免不必要的麻烦。”


坂根觉次郎如是说。


看看,这就是侵略者的嘴脸,禽兽心肠,连一个不满5岁的孩子,他们都不肯放过!


惨绝人寰的酷刑,同样施加在了小金子的身上——


小金子的手背,被兽性大发的审讯者无情刺穿,鲜血淋漓,但他却像父亲一样,宁可咬小破嘴唇,也绝不会对着鬼子哭一声;


每每王凤阁受完刑被拖回,虚弱得不能站立,小金子就搂住他的脖子,抚摸他的脸,“爸爸,爸爸”地喊;


有一次,一个伪军可怜这个小娃娃,就偷偷送来两个花卷。


见儿子饿得饥肠辘辘,有气无力,王凤阁就让他吃几口,可小金子一个劲摇头:“这是鬼子的饭,我不吃。我要学爸爸,不怕鬼子。”


王凤阁听罢,顷刻老泪纵横。


家国遭难,孩童何辜?!

小金子



04


1937年4月24日,是一个值得世人铭记的日子。


就在这天,临近中午,日军将王凤阁一家押上卡车,驶出通化县城,开往了玉皇山麓柳条沟。


王凤阁将军当然知道,在柳条沟,有一座刑场。此前,不知有多少抗联战士,牺牲在了那片土地上。


一路缓行,王凤阁昂首而立,毫无惧色。


包括他的儿子小金子,也没哭没喊一声,只是乖乖地、紧紧地,偎依在妈妈怀里。眼中,透露着大人一般的坚定。


目睹此情此景,沿途百姓唏嘘哽咽,潸然泪下。


车到山脚,戛然停住。不远处,日伪军早便挖好了一个深坑。


那是为王凤阁将军一家准备的。


王凤阁夫妇相视一笑,泰然自若,并肩走到了坑前。张氏怀抱着小金子,附耳轻声说:


“别怕,爸爸妈妈都在呢。咱们一家人,会永远在一起。”


当着妻子和孩子的面,王凤阁从容整理好衣领,平静而坐,等待着刽子手的屠刀。


一个叫藤井的刽子手,走到王凤阁身后,军刀遽落…


而杀害张氏和小金子母子的,正是坂根觉次郎。他在回忆录中如是写到:


“王夫人那天穿着蓝色旗袍。她一直看着怀里的孩子,眼泪不断流下来。孩子抬起小手,给母亲擦去泪水。我笑着说,该轮到你们死了。”


面对枪口,小金子显然也已知道自己即将面临什么,用稚嫩的声音对母亲说:


妈妈,我不害怕,你抱紧我一点。


枪声响起,张氏应声倒地。


直到此时,小金子才撕心裂肺地哭喊起来。但小鬼子仍没放过他,对着瘦弱的小身子连开三枪……



05


王凤阁将军遇害后,日寇惨无人道地割下他的头颅,送往各地示众,以震慑抗联士气。


但,他们想错了。如此兽行,只会激起更加强烈的反抗。


从偏远岛国上走出来的小小倭寇,永远都不可能染指中华民族的一寸山河、一寸土地。


想想看,连小金子,一个蓬头稚子都如此坚贞不屈,“不做亡国奴,不吃亡国饭”,我们的民族又怎会灭亡?


全国解放后,山东省人民政府正式追认王凤阁为革命烈士。


1982年,通化市在玉皇山上,在苍松翠柏之中,为王凤阁将军筑起了纪念碑。


青山不老,英魂不朽。

 
关键词: 王凤阁
(文/life)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life原创作品,作者: life。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114618.com/news/99804.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
 

(c)2008-2018 找好货 B2B SYSTE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200897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