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永远都需要弄潮儿。
无论是网红还是网红店,既需要资本的助推,亦需要带来投资回报。在一场场资本市场与消费者,品牌与市场,以及品牌之间的博弈中,总有笑到最后的网红品牌,也总有赚的盆满钵满的资本家。
而最受伤的,很难说得清是败下阵来的品牌方及其背后的资本家,还是无脑买单的年轻人。
在长沙这一座网红城市和众多网红店的双重叠加之下,无论是工作日的早晚高峰期还是周末节假日,长沙国金街都是“人潮汹涌”。
在人潮最为汹涌的国金街一楼入口至国金中心入口,期间短短几百米,各类网红店争奇斗艳。
例如,茶颜悦色,墨茉点心局,鲍师傅,蜜雪冰城,黑白电视,盛香亭等等。
此前,我已经介绍过一楼激烈的战况,当年轻人乘坐电梯来到国金街二楼,各大网红店之间的相爱相杀同样在如火如荼地厮杀着。
茶颜悦色
在长沙的每一个商圈,你都很难忽略茶颜悦色,即使你不会点上一杯幽兰拿铁,你会被排着长队购买茶颜悦色的人挡住你前行的脚步。
在国金街二楼首尾各布局了一家茶颜悦色,对整条街行为包围之势,一如茶颜对整个长沙的包围。
早在一年前的今天茶颜悦色在长沙便有225家门店,是CoCo和1点点的2.2倍,蜜雪冰城的2.7倍。
截止今年4月,2013年问世的茶颜悦色已开设门店367家,其中349家门店位于长沙。
茶颜悦色早已成为了长沙的新标签。
喜茶
作为对标星巴克的喜茶,无论是门店大小还是精致的装潢都明显优于别的网红茶饮品牌。
尽管新式茶饮第一股花落奈雪之家,但似乎并不影响喜茶才是整个新式茶饮赛道的龙头老大。
成立于2012年的喜茶,截止2020年底全国有超690家直营店。
目前,喜茶的市场占有率达27.7%,位居行业第一,奈雪的茶以18.9%的市场占有率屈居第二。
据天眼查信息显示,前不久喜茶刚刚完成了5亿美元的D轮融资,融资后估值高达721亿港元,创下新式茶饮行业估值新高。
作为整个行业当之无愧的龙头老大,喜茶整体布局以一二线城市中心商圈为主,手握5亿融资之后,喜茶势必继续跑马圈地,南征北战。
然而,无论是喜茶还是奈雪的茶都面临一个同样尴尬的问题,那就是——作为对标星巴克的新式茶饮头部品牌在一二线城市中心商圈无店可开,因为此前早已布局。
如果继续在一二线中心城市开店,那么会直接导致店客分流,坪效下降,如果下沉到三四线城市,那里早已是蜜雪冰城的天下。
总而言之,如何合理的花光这5亿融资,将决定喜茶能走多远。
果呀呀
与千篇一律的茶饮品牌相比,果呀呀则多了一丝不同,也正是因为差异化,果呀呀才能在一片红海中杀出重围。
2013年成立的果呀呀主打的是果茶,据相关调查,果呀呀使用的每一种鲜果,都是直接同果园签订协议合作供货。
据果呀呀销售数据显示,在2019年总共销售约500万杯,芒果雪乐成为消费者最喜爱的饮品之一,在2020年国庆期间,仅国金街店单日最高销售达1700多杯。
不难发现,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市场环境之中,产品差异化也是品牌出圈的方式之一。
墨茉点心局
作为烘焙赛道的后浪,墨茉点心局攻城拔寨的决心远超人们的想象。
相较于奶茶激烈的团战,烘焙糕点行业似乎可以用平和来形容。国金街一二楼的奶茶店数量几乎持平,在5-6家左右,而烘焙糕点,一楼有鲍师傅,吴酥生,罗森尼娜,墨茉点心局,鱼本鱼等品牌,而在国金街二楼似乎只有墨茉点心局这一网红店。
从墨茉点心局的布局来看,不难看出它的野望,特别是在今年6月墨茉点心局创立一年来获得了第四次的融资,其估值或超50亿元,单店估值也水涨船高或超亿元。
不难预料的时候,下一家墨茉点心局如果不是正在开业,就是在开业的路上。
泡泡玛特
泡泡玛特带来了盲盒,也拉开了潮玩大战的序幕。
尽管从选址上来看看,泡泡玛特偏居一隅,但丝毫不影响它在当代年轻人心中的盲盒鼻祖的形象。
泡泡玛特成立于2010年,如果以五年为一个刻度,上上一个五年,泡泡玛特还是一家名不经传被多家商场拒绝的小品牌,而在上一个五年,泡泡玛特早已高攀不起。
12月11日,泡泡玛特登入港交所,同月22日其股价一度触及96.45港元的历史新高,市值高达1352亿港元,短短八个交易日,较发行价38.5港元累计最大涨幅超过150%!
泡泡玛特最新市值高达821.54亿港元。
值得一提的是,在国金街二楼入口,从电梯口走出便是茶颜悦色旗舰店,右侧是泡泡玛特,左侧是星巴克。
茶颜悦色始终占据最有利的高地。
从国金街林林总总的网红店,不难倒推出,城市中心商圈的部署都基于年轻人的吃喝玩乐。
抓住了年轻人的味蕾,几乎就抓住了致富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