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世界上无所谓幸福也无所谓不幸,只是一种状况和另一种状况的比较,如此而已。只有体验过极度不幸的人,才能够品尝到极度幸福,只有下过死的决心的人,才能懂得活着是多么的快乐。幸福的活下去吧,请你们永远别忘记,人类的全部智慧就包含在这五个字里面:等待和希望。
终其一生,每个人都在追求幸福。
可是,生活却永远不会偏爱任何人,甚至还会对很多人进行致命的锤击。
能否“活”下来,是不是全凭运气?
“活得好不好”,是不是全然无迹可寻?
显然,环境不能决定我们快乐与否,我们对环境的反应能力反而能决定我们的心境。
正如一句所说:天堂在你心中,当然,地狱也在你心中。
无论怎样不幸,也要学会坦然面对。
“事必如此,别无选择”,这并非易学易掌握的课程。
哲学家叔本华也曾表达过这样的观点:“逆来顺受是人生的必修课程。”
但其实,只要不是迫不得已,我们都能度过灾难与悲惨时刻,并且战胜它。
01.幸福永远差一步,越接近越容易失去上帝给了人们有限的力量但却给了人们无限的欲望。
多年前,看到电视剧《风光大嫁》时,感觉自己看到了一个太过乌龙的婚礼,从来没有想到,婚礼当天,也会突生如此变故。
宁馨与自己的大学同学隋然决定裸婚,妈妈当然是不同意的,但是架不住女儿的“心意已决”和“软磨硬泡”。
可是,婚礼当天,隋然在接亲的路上,却已经感觉到了某种无法言说的不安。
原来,第六感,并不是女生独有的特长。
宁馨的弟弟,与女友小得未婚同居并且已经怀孕,当天小得是伴娘,可是小得的妈妈却突然闯进了婚礼。
小得的妈妈索要50万的彩礼,否则就要大闹婚礼现场。
弟弟唯唯诺诺,亲妈步步紧逼,弟媳的妈妈唯恐天下不乱般的有恃无恐,宁馨在万般无奈之下,将心中的委屈全部倾倒给了即将成为自己丈夫的一无所有的男人——隋然。
七年的感情,终究抵不过现实,男人的自尊心,让隋然根本考虑不到宁馨并不是真心想要他出50万,否则也就不会答应裸婚了。
她只是被家人逼得没办法,希望隋然可以和她一起面对困境。
可是,她忽略了男人的自尊,也高估了自己在隋然心中的位置。
隋然当场反悔,与同是自己同学的富家女携手而去,并当场撂下要娶这个追求自己多时的富家女。
《基督山伯爵》里面也有与此相似的情节:
法老号的老船长病死在了途中,他曾拜托年轻的代理船长爱德蒙·唐泰斯,把船开到一个小岛上去探望正被囚禁中的拿破仑。
拿破仑委托唐泰斯给自己在巴黎的亲信带了一封信,没想到,这封信竟然给唐泰斯带来了祸端。
他原本是要回到马塞港,准备和相爱多年的女友梅尔塞苔丝结婚,然后一同前往巴黎生活。
谁知道,却在婚礼当天遭到了两个奸佞小人的陷害,他们一个是一心想取代自己船长地位的同事,一位是自己的情敌。
而审理这个案件的法官,发现自己的父亲就是这封密信的收信人。
为了保住自己的前途,法官给了唐泰斯一个莫须有的罪名——以极度危险的政治犯的身份,被打入了黑狱。
这一入狱,就是十四年。
有人说,剧情和小说虽然在表现手法上有些夸张,但生活往往比呈现出来的故事更加残酷,也更加精彩纷呈。
正如书中所说:
02.越是艰难的时刻,越要学会静待花开我总认为人生在世,不会这么容易得到幸福!幸福好比魔岛上的宫殿,有恶龙把守大门,只有经过奋战才能赢得幸福。
在我们等待的过程中,时间自然会促使事情不断地发展。
有人说,俞敏洪就像一本历经风霜的手抄本。
就俞洪敏本人而言,几乎没有什么出彩的地方,从小到大,似乎比我们所有的普通人,更加普通。
他没有钱,没有势,没有显赫的背景,更没有出众的仪表,没有聪明的头脑,连上学时背诵课文,都比别人要慢半拍,好几天才能背诵下来,但他却始终都是在一步一个脚印的拼搏着。
最后成立了国内最大的英语培训机构——新东方。
有人评价说:“在中国,任何一个企业都不可能像新东方这样,站在几十万青年命运的转折点上,站在东西方交流的转折点上,对中国社会进步发挥如此直接而重大的作用。”
但很多人,却熬不了这样的苦。
有相当一部分的人,对成功所有的努力,只停留在努力“想”上面,他们甚至熬不过等一朵花开的时间,就急于想要果实和收获。
《寄生虫》剧照(网络,侵删)
韩国获得金棕榈奖和奥斯卡最佳影片奖的影片——《寄生虫》中的一家人,就是如此。
就业十分困难的外部环境之下,一家人只能寄居在阴暗潮湿的半地下室里。
但是,生活总不会把任何人逼入绝境,改变命运的机会,每个人都会拥有。
哥哥因一个正要出国留学的优秀学长的推荐,而获得了一个给富人家的女儿做家教的机会。
个人认为,这个机会,虽然有学长引荐的功劳,但是能把握信,还是哥哥自己的能力。
聪明的哥哥,在一个恰当的时机,又把妹妹介绍给了女主人,给她们家有些心理问题的小儿子,做画画老师。
不久后,兄妹二人又通过一些小手段,让爸爸给男主人做了司机,妈妈也给富人家做了保姆。
如果,他们能有些耐心,一家人拿着不菲的收入,去改变自己和自己所处的现状的话,相信也不用多久就可以办到。
但似乎,她们走捷径走习惯了,完全无法等待自己成为优秀的人,也完全没有想过靠着踏实的努力去改变贫困的窘态。
一心想要攀附,一心想要依附。
所以,最后才会引发了悲剧。
所幸的是,《基督山伯爵》里面的唐泰斯,熬过了最黑暗的十四年黑狱生活。
也即将迎来生命中的曙光。
正如曾经有人问克莱斯勒汽车公司的总裁凯勒是如何排除忧虑的,他的回答是这样的:
“当我身处逆境时,如果情况是可以改变的,我尽量努力;如果情况不能改变,就完全忘记。我从不杞人忧天,影响未来的因素很复杂,我深信没有人能预知未来,既然无人能掌控全局,料事如神,那我又何必为它烦忧?”
或许,当我们不在做无谓的抗争和期待的时候,静下心来等待时机,反而会遇见或者更容易发现转机。
03.否极泰来的人生,是希望种下的果实如果有人要问我希望是什么,我想用一部电影来回答:
银行家安迪,原本事业有成,家庭幸福,可生活却横遭变故。
他发现妻子出轨了,他买了枪支跟踪妻子,准备在她和情人幽会的时候,做一个了断。
然而,内心深处的良善最终击退了恼怒,在最关键的时刻,他把枪支和弹药丢进了海里,掉转车头回去了。
可是,妻子和情人还是被人枪杀了,而所有的证据都指向他,他百口莫辩,只能锒铛入狱。
这还远远没有结束。
在监狱中的第一晚,他就亲眼目睹了一个狱友被狱警活活打死,并像被拖猪一样拖走,这一天,他意识到了他的处境。
在这样的监狱之中,简单的暴力或者抢夺饭食什么的,都太小儿科了。
安迪遭遇更黑暗的经历。
《肖申克的救赎》剧照(网络,侵删)
被一群变态盯上,虽然他极力反抗,但还是被强暴了。
可在这之后,他还是会反抗,有时候他会打赢,就免受侮辱,反之则会被继续残忍施暴虐待。
这样的生活没有维持太久,安迪就凭借自己财务头脑和才华摆脱了困境。
他一边帮助狱长洗黑钱(但却没忘记留存证据),一边凭借丰富的知识储备判断所处环境,坚持数年如一日地挖着他的小隧道。
最后,他成功地从监狱中逃脱,提走了监狱长所有的钱财,还把监狱长洗钱的证据上报给了州长,在州长派人来查的时候,监狱长畏罪了结了自己的生命。
这部影片就是豆瓣评分9.7的《肖申克的救赎》,而让坏人受到了应有的惩罚的影片结局,也颇有些《基督山伯爵》式的复仇宣泄。
但不同的是,基督山伯爵的复仇太过理想化和刻意化,而且复仇的重心似乎超越了“自我”这条主线;
而《肖申克的救赎》中的复仇似乎更加理智,他只是起了一个推动的作用,关键还是监狱长自己作恶,自己品尝恶果的意味。
如果说,是什么让安迪最后收获了自己想要的自由和幸福的生活,那么我想,恰当的词,一定是希望。
正如《基督山伯爵》的书中写道:
只有体验过极度不幸的人,才能够品尝到极度幸福,只有下过死的决心的人,才能懂得活着是多么的快乐。
《肖申克的救赎》剧照(网络,侵删)
总结:特别喜欢《基督山伯爵》的作者大仲马的一句话:
如果你渴望得到某样东西,你得让它自由,如果它回到你身边,它就是属于你的,如果它不会回来,你就从未拥有过它。
如果真有这样命中注定拥有的东西,我希望它是智慧和善良。
因为回归到现实生活当中来,幸福的本质永远不是以正义使者身份出现的报复,当然也绝对不是不问青红皂白就对伤害过自己的人,轻易原谅和释怀。
我想,更值得赞赏的还是《肖申克的救赎》里安迪的作法,让坏人自己品尝恶果,或者更多的还是随着时间推移的“算了吧”,因为与其让那些丑陋和仇恨的东西占满你的内心和生活,不如去花更多的时间,来成为更好的自己。
当我们的人生,达到足够的高度时,那些所谓的恶人与小人就相形见绌了,也就更别提对我们的人生产生什么不好的影响了。又或者,生活得更好,才是最好的“报复”。
毕竟,只有在你弱的时候,坏人才最多。
本文作者:洛子画,烹字为肴,暖心暖胃,成长治愈。好的文,暖的伴。
参考书籍:《基督山伯爵》,参考影片:《肖申克的救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