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海文大桥通车后,铺前可谓成了海口周边游玩最好的去处。铺前老街与铺前糟粕醋更是一次次地被捧上热门。周末,或者节假日比较适合情侣出游,或者家庭出行。
先给你说说这条老街的分量,你就知道值不值得你逛了。铺前老街,叫胜利街,始建于1895年,算起来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海南第二大骑楼老街,仅次于海口骑楼老街。跟海口骑楼老街历史很相似,都是归国华侨们所建的老宅。靠近港口那一段老房子已经得到修缮,粉刷得很白很干净,很有南洋风味,中间那一段老房子就破败不堪,有点岁月斑驳的痕迹,屋檐和屋顶上都长出了草。
沿着这条老街往下走,尽头就是铺前港。可以看到很多渔船停靠在港口边,远处就是海文大桥,也就是传说中的铺前大桥。铺前大桥的建成,大大缩短了海口到文昌铺前的车程,从海口新埠岛到文昌铺前,仅要30分钟车程。
铺前港,可以说是明清时期,海南繁华的通商口岸。也是很多文昌人背井离乡,远赴南洋淘金的出海口。这也就是后来,下南洋的华侨中,文昌人最多。据说清朝和民国时期每年从铺前港下南洋的海南人高达十万人。不知道有多少人情与故事,掩藏于这条老街和出海港。
行走在这条老街上,你还能感触到曾经的繁华,街上还有些保留下来的手工作坊,鱼干老铺,还有些老字号店铺遗迹。但这条老街上比较吸引我的,还是当地出名的特色小吃。
薏粑
步行到老街的街口时,你会看到这里人流攒动,两边都是小吃摊。街头的文昌薏粑,比较吸引我。因为这是海南的特色小吃,也想尝尝文昌这边的口味。味道差不多,就是这边的味馅料香味较浓郁,里面有椰丝馅、花生馅和芝麻馅,一口下去,糯糯的外皮夹杂着椰香味,花生的脆香味,浓郁的芝麻香,很好吃,吃四五个真的不腻。
还有紫薯口味的薏粑,看着这颜色,就让人很有食欲感。在这条老街里,不只这传统美食,还有享誉岛内外的文昌特色小吃——铺前糟粕醋。也有很多吃货,因为这美食到访这条老街。铺前老街里的阿妹糟粕醋和林花糟粕醋,两家知名度都很高,很多食客都慕名而来。
老街路口的阿妹糟粕醋,有人说这家比里面的林花糟粕醋好吃,但走进来的时候,看到这家的环境很一般,继续往里走了。
在往里走几十米,就看到另一家林花糟粕醋,这家环境好些。里面宽敞,老街文化及美食文化很会装饰,懂得把铺前老街文化与这传统的糟粕醋相结合起来,不亏是网红小吃店。
墙上的铺前糟粕醋美食文化
把铺前糟粕醋介绍得很有文化底蕴,让人看了,不得不尝一尝。据说这家店也有几十年的历史了。节假日吃上这碗糟粕醋,还真的不容易。
远远就看到排得长长的队伍,给人一种神秘感,有这么好吃么?进去一看,都是外来客人比较多,当然也些本地的客人。中午这个阵势,真的是让人等得崩溃。
取餐窗口都挤满了人,连走道都占了,这里都成网红打卡地了。
糟粕醋的配料有海菜、素菜、抱罗粉、海鲜、沙虫、猪杂等。其实就是一碗海南糟粕醋粉汤。这样一碗标配的粉汤20元。
当然,配什么料,自己可以选择。想吃什么加什么,选的海鲜多的话,估计得三十多到四十多一碗。
来晚了,配料都卖得七七八八了。在口味上还分微辣和辣。海南人一般都喜欢微辣的口味。其实这糟粕醋也没什么辣,就是有点辛辣和酸爽味。
这20元一碗的糟粕醋汤粉,份量挺大的。味道很浓郁,连面条伴有酸辣的味道。一口下,那股酸爽,辛辣的刺激味,很给力,海鲜你都闻不到一点腥味。
估计这种味道,北方人吃不习惯。但看到这么新奇,他们会想尝尝。毕竟,在海南真的是很出名,也是很受欢迎的一种美食。海南火锅有一种锅底也是糟粕醋,很受欢迎。尤其是很多在外面的海南人,都想这一糟粕醋火锅。尤其是冬天,很想吃,很有食欲。
而糟粕醋的吃法,最常见就是与海鲜搭配了,其酸酸辣辣的糟粕醋,能将海鲜的鲜味与鲜度提升,让人越吃越上瘾。我们是中午到达老街的,吃完这一大碗,午饭都解决了。有时候没什么胃口,也可以来吃吃一碗糟粕醋汤粉,那真会让你吃上头!
海南女孩子也是比较喜欢这款小吃,如果你在跟海南姑娘谈恋爱,不要带她去吃麻辣烫,就带她吃正宗的铺前糟粕醋,就对了,你的爱情会迎来好兆头。
吃完了,还有不少人带上几瓶回家了,店家装瓶都忙不来,感觉是要加油一样,好像一瓶10元。他们说拿回家,放冰箱里,自己想吃的时候,拿来打边炉吃火锅。
PS:关于糟粕醋储存,如果不开封的情况下,放在冰箱里,预计可以保存20天。如果不放在冰箱,是在室内的话,就估计也就两三天,久了会发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