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小汤山医院B区隔离病房,护士给患者做体温监测登记。(中国日报记者 邹红 摄)
中国日报3月31日电(记者 邹红) 2020年3月30日,记者探访重启后的北京小汤山医院,当日该院首位新冠肺炎治愈患者出院。
从北京小汤山定点医院获悉,自3月16日医院重新启用至3月29日24时,总体运行平稳有序,累计接收境外来(返)京需筛查人员2002人,其中机场转运1682人,各区隔离观察点转运320人,最多一天接待需筛查人员394人,累计新冠肺炎确诊病例43例。
目前,小汤山定点医院的1000余名医护人员来自22家市属医院,在病区分成7个小组,分别承担医疗救治、保障、设备、药学等各类工作。
北京小汤山定点医院,医生在给患者会诊看CT影像。(中国日报记者 邹红 摄)
北京小汤山医院新建病区的医护人员合影。(中国日报记者 邹红 摄)
北京小汤山定点医院新建病区护士站,护士们用自制的折纸娃娃激励自己。(中国日报记者 邹红 摄)
因为病房里有小朋友,为了不让她们害怕,护士们会在衣服上画上卡通画,一位护士手拿的自制背袋上写着“欢迎回家”。(中国日报记者 邹红 摄)
北京小汤山定点医院B2病区护士长、中医医院内科总护士长李倩和三岁的女儿视频通话。春节期间,当接到驰援武汉的通知时,她为了做好随时出征的准备就把孩子送回了老家,母女俩已经有67天没见面了。(中国日报记者 邹红 摄)
图右为52岁的北京小汤山定点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负责人、地坛医院感染管理处主任卢联合,左为38岁的北京小汤山定点医院工作专班护理部负责人、友谊医院护理部主任骆金铠。穿着防护服有多个步骤,同时需要非常好的平衡感,他们已经轻车熟路。(中国日报记者 邹红 摄)
北京小汤山定点医院B2区主管护师刘晓光,来自北京中医医院痹症科的她已经在小汤山坚守近50天了。(中国日报记者 邹红 摄)
北京小汤山定点医院,医护人员在工作中,虽然工作特别劳累,依然保持着微笑。(中国日报记者 邹红 摄)
北京小汤山定点医院,送货机器人上岗工作。(中国日报记者 邹红 摄)
北京小汤山定点医院新建病区,人员解除医学观察后房间已经消毒,护士在整理床铺。新建病区房间都有观察窗和传递窗,传递窗内设有自动紫外线消毒的功能。隔离病房内还有不少科技应用,比如床旁的医患可视对讲系统,可以实现5G远程医疗、AI检验辅助诊断等。(图片局部马赛克处理)(中国日报记者 邹红 摄)
医护人员一人一桌在餐厅就餐。(中国日报记者 邹红 摄)
安保人员在小汤山定点医院门口值守,和17年前不同,医院新建病区从一层变为了三层、色彩从单一变得丰富。(中国日报记者 邹红 摄)
来源:中国日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