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舱医院是以医疗方舱为载体,医疗与医技保障功能综合集成的可快速部署的成套野外移动医疗平台。方舱医院一般由医疗功能单元、病房单元、技术保障单元等部分构成,是一种模块化卫生装备,具有紧急救治、外科处置、临床检验等多方面功能。由于它机动性好,展开部署快速,环境适应性强等诸多优点而能够适应突发的应急医学救援任务。目前,方舱医院装备的技术发展普遍受到了各个国家的高度重视。在我国抗震救灾等公共卫生应急保障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2020年2月,为了应对武汉发生的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国家卫健委及相关单位在武汉建立了武汉火神山医院、武汉雷神山医院,以及13所方舱医院。截至2020年2月15日,武汉已开放9个方舱医院。2020年3月3日,湖北将有序推进医疗秩序分区分级管理,分类分步实施,根据疫情防控实际逐步缩减新冠肺炎收治的定点医院,有序关停方舱医院,分批分布逐步恢复正常医疗秩序。3月10日,武汉方舱医院全部休舱。2020年7月,武汉客厅方舱医院开始拆除,并逐步恢复原有业态,预计工作需要两三天完成。
北京小汤山医院—三级综合医院北京小汤山医院(又名北京小汤山康复医院、北京小汤山疗养院、北京市健康管理促进中心、北京国际药膳博物馆)于1988年在北京挂牌成立,位于北京市昌平区小汤山镇。
2003年4月非典期间,在疗养院院北部空地建设非典定点病房。2010年4月2日,北京市卫生局宣布,拆除北京小汤山医院非典病房。2012年9月5日,北京市卫生局发布消息,同意北京小汤山医院的名称调整为北京小汤山康复医院,医院被定位为以康复为主的三级甲等康复医院。
2020年1月28日,北京小汤山医院正在重建,并有望再重新启用。小汤山医院启动修缮工程北京卫健委称视疫情变化启用作为补充。2020年医院以集康复医疗、康复疗养、健康管理、综合医疗等以康复治疗和慢性病为主的三级综合医院。3月15日,小汤山医院医疗设备就位。
为做好境外输入人员疫情防控工作,尽力保证市民正常工作生活秩序,北京市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决定,2020年3月16日起启用小汤山医院,主要用于境外来(返)京人员中需筛查人员、疑似病例及轻型、普通型确诊患者治疗。2020年4月,被列入北京市面向团体和个人提供新冠病毒核酸检测服务医疗机构名单。
2020年4月28日北京小汤山定点医院最后一批共两名新冠肺炎治愈患者出院。至此小汤山定点医院新冠肺炎患者全部清零,将于明日关闭备用。
北京今日正式启用小汤山方舱医院北京市卫健委新闻发言人李昂今日(5月1日)通报,为做好无症状感染者及轻症患者的收治,自2022年5月1日起,正式启用北京小汤山方舱医院。
北京汲取上海的教训,有备无患,守正出奇,着手建设方舱医院。第一期方舱已经完成4000张床位改建储备,相信不短的时间内将建设超万张。当年,2003年非典时期,北京立即着手在小汤山将医院,也是积极应对,未雨绸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