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找好货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专题 » 正文

《中小学生校服》标准实施意见座谈会在南京召开(中小学校服管理意见)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2-07-29 18:10:42    作者:life    浏览次数:1988    评论:0
导读

中新网11月14日电 14日,《中小学生校服》标准实施意见座谈会在南京召开。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全国纺织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中国服装协会的相关专家,与现场多家企业代表就GB/T31888在实施中遇到的问题和条文理解问题进行了深入沟通和交流。

中新网11月14日电 14日,《中小学生校服》标准实施意见座谈会在南京召开。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全国纺织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中国服装协会的相关专家,与现场多家企业代表就GB/T31888在实施中遇到的问题和条文理解问题进行了深入沟通和交流。

2015年,我国首个校服国家标准——GB/T 31888一2015《中小学生校服》颁布并正式实施,为校服产业升级和质量管理工作提供了规范指导。随着我国首个校服国标实施步入第五年,为预备标准复审工作,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于今年10月开始,面向企业和各地纤检机构广泛征集《中小学生校服》标准的实施意见。

14日,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技发展部副主任、全国纺织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长孙锡敏一行,走访了江苏苏美达伊顿纪德品牌管理有限公司,就《中小学生校服》标准的实施情况展开调研并召集多家企业代表共同举行了《中小学生校服》标准的实施意见座谈会。

会上,孙锡敏介绍了《中小学生校服》的起草背景、起草过程和主要内容。他强调,标准的约束主要起到“底线保障”的作用,企业及检测单位应当不断加深加强对标准的理解;同时也要考虑尽量不束缚企业创新和“高线追求”,对于来自学校和家长的个性化需求如何满足,仍需要多方智慧共同研讨。

伊顿纪德副总经理王勇表示,《中小学生校服》标准大幅提高了校服的质量安全要求,从内在质量到外观质量等方面都树立了行业新标准,实现了中国校服标准与国际接轨,同时也推动了中国校服市场的优胜劣汰,有力保障了广大中小学生校服安全和舒适,也切实促进了各地质量管理理念的提升。但同时也存在着地区理解程度差异、“地标”“盟标”频出、监督力度不一的现象,希望通过对标准的修缮和优化,更加为行业普遍适用。

据悉,2018年我国在校中小学生数为1.89亿,校服每年需求量约6~7亿套,随着二胎政策的开放和消费结构的升级,校服成为我国服装行业近年来发展迅猛的一个细分领域。伊顿纪德副总经理巣明江认为,企业首先要严格遵循国家标准,加强产品质量管控水平;其次需要加强与检测机构、监管部门、行业协会的互动,共同推动中国校服走向高质量发展道路。

全国纺织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原秘书长郑宇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技发展部标准处副处长王国建、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技发展部标准处干部田琳琳、中国服装协会高级项目主任龚迎秋,以及来自山东鲁泰集团、强生纺织公司、3M中国等企业代表共同参与了本次《中小学生校服》标准的实施意见座谈会,就GB/T31888在实施中遇到的问题和条文理解问题进行了深入沟通和交流。

 
关键词: 伊顿纪德校服
(文/life)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life原创作品,作者: life。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114618.com/news/106671.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
 

(c)2008-2018 找好货 B2B SYSTE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200897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