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水川之战是北宋与西夏战争中的一场战役,以宋败夏胜收场。
三川口之战以后, 宋仁宗深感 西夏强盛,下令封 夏竦为陕西 经略安抚使, 韩琦、 范仲淹为副使,共同负责迎战西夏的事务,韩琦主持 泾原路,范仲淹负责 鄜延路。 康定二年( 1041年)二月, 西夏景宗 元昊再次率领十万大军大举南下攻宋,把主力埋伏在 六盘山下的好水川口(今宁夏隆德),另一部分攻打怀远(今宁夏西吉东部),声称要攻打 渭州(今甘肃平凉),诱宋军深入。
中国西夏天授礼法延祚四年(宋 康定二年,1041),西夏军在好水川(今宁夏隆德至西吉两县间)地区,设伏击败宋军的作战。延州之战后, 西夏军对宋西北边地的进扰愈加频繁。 康定二年正月,宋廷为遏制夏军,采纳陕西经略安抚副使 韩琦的建议,拟发泾原、 鄜延两路兵反击。因同任副使 范仲淹持异议, 仁宗命诸臣再议。夏景宗元昊乘宋进兵未决,再度攻宋。
天授礼法延祚四年二月, 元昊率兵10万从折姜(今宁夏同心县预旺东)进发,经天都寨(今宁夏海原),沿瓦亭川(今葫芦河)南下,直抵好水川地区。元昊为发挥骑兵优势,采用设伏围歼的战法,将主力埋伏于好水川口,遣一部兵力至怀远城(今宁夏西吉县偏城)一带诱宋军入伏。韩琦闻夏军来攻,命环庆路副 都部署 任福率兵数万,自 镇戎军(今宁夏固原)经怀远城、得胜寨(今西吉县将台北),抵羊牧隆城(今西吉县 兴隆镇西北),出夏军之后,伺机破敌。如不利于战,则据险设伏,待夏军回师时截击。任福与泾原驻泊都监桑怿率轻骑数千先发,钤辖朱观、都监武英等后继。
二月十三日,进至捺龙川(今西吉县偏城东北),闻镇戎军西路都巡检 常鼎等正与夏军战于张义堡(今固原县张易)南,遂转道南进,急趋交战处。杀死几千西夏军队,西夏也不断增援。 任福军赶到当地支援,于是夏军佯败,诱宋军追击。任福不知是计,脱离辎重,轻装尾随追击。黄昏。追至好水川,宋军由于长途追击,粮草不继,人困马乏,饥渴交迫。朱观、武英部屯笼洛川(今隆德西北什字路河)。
相约次日会兵川口,合击夏军。十四日, 任福、 桑怿引军循川西行,至羊牧隆城东五里处,发现道旁放置数个银泥盒,将盒打开,百余只带哨家鸽飞出,恰为夏军发出合击信号。宋军阵未成列,即遭夏骑冲击。激战多时,宋军混乱,企图据险抵抗。夏军阵中忽树两丈余大旗,挥左左伏起,挥右右伏起,居高临下,左右夹击,宋军死伤甚众, 任福、 桑怿等战死。是日,朱观、武英部进至姚家川(什字路河口),亦陷入夏军重围中。
自辰时交战到午时,宋军溃败,宋军将士战死10300余人。 任福身负重伤,小校 刘进劝他突围,任福大声喊道:“吾为大将,兵败,以死报国耳!”,遂手自扼咽喉自杀死。其子任怀亮战死, 桑怿、 刘肃、武英、 王珪、赵津、 耿傅均战死。其中王珪为行营都监,率4500人自羊牧隆城来援,被夏军击败。此役宋军几乎全军覆灭,仅朱观所部千人逃脱。夏军获胜后,闻宋环庆、 秦凤路派兵来援,遂回师。
此战,元昊运筹周密,预先设伏,诱宋军就范,发挥骑兵优势,突然袭击,一举获胜,是一次成功的伏击战。
好水川之战,宋朝再度失败,宋军退兵中途阵亡将士的父兄妻子几千人,持故衣纸钱为烈士招魂,噩耗传到东京,“关右震动,仁宗为之旰食”。宋仁宗怒贬户部尚书、陕西经略安抚使夏竦和 韩琦、范仲淹。
当地民间流行一首《边地谣》“军中有一韩,西贼闻之心骨寒;军中有一范,西贼闻之惊破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