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熙熙皆为利来,资本大鳄更是如此。我们这些凡夫俗子或许在不久的将来能感受到产品或者服务的不同,那就是成功的。
Clarks(其乐)一直是很多人钟爱的品牌,现在却要卖身了。
6月15日,李宁第一大股东非凡中国召开股东特别大会,审议通过收购英国百年鞋履品牌Clarks,价格为1亿英镑(约合8.4亿元人民币)。
收购完成后,非凡中国将和莱恩资本共同持有Clark集团51%的普通股,成为Clarks集团的第一大股东,剩余49%股份仍由Clarks家族保留。Clarks作为非凡中国的子公司,其财务数据将进入后者的合并报表。
Clarks为何卖身?给创业者带来一点启示
Clarks创立于1825年,至今已经有198年历史,两位品牌创始人Cyrus Clark 和James Clark 兄弟,最初以制作羊毛地毯为生。(可以参见6月初的《Ecco和Clarks,在“谁更胜一筹”的内卷中,将失去一波消费者》文章)
1851年,在万国工业博览会上,Clarks因羊皮染色以及长筒橡胶套鞋一举获得两项大奖,该品牌由此一炮而红。
20世纪初,随着生产经营规模的扩大,Clarks在英国鞋履市场的影响力进一步提升。
二战之后,家族另一成员Nathan Clarks,把在埃及发现的一款简单而舒适的皮鞋引入英国,并于1950年正式推出了这款名为“沙漠靴”的产品,成为风靡全球的潮流鞋品。
到了60年代,Clarks已经成为英国家喻户晓的鞋履巨头。此后,公司在材质、设计等方面开发了多项重要技术,极大提升了穿着舒适度。
经过近两百年发展,Clarks不仅成为全英最大的男鞋、女鞋和童鞋品牌之一,也成为全球第一的非运动鞋履品牌。巅峰时期的Clarks,布局了100多个国家及地区,每年能卖出5400万双鞋,相当于每分钟有103双鞋被卖出。
在中国,Clarks也经历了漫长的发展。1992年,Clarks在中国开设了第一家专卖店,并于2004年设立品牌公司,主管大中华区及韩国市场。十年之后,Clarks在中国的门店数量达到500家,销量突破100万双大关,取得了不俗的战绩。
Clarks发展几乎顺风顺水,我们不难发现,自诞生以来,历史的匮乏和人民对好产品的追求成就了Clarks。
不过,也正是这一年,Clarks的全球销售收入陷入增长瓶颈,一直在15亿英镑上下浮动,且利润缩水严重。截至2017年1月31日的2016财年,该集团净利润暴跌43%至2000万英镑,净利润仅剩1%。
电商、抖音以及时尚鞋品的崛起蚕食了市场份额,慢慢地坐在功劳簿上靠祖上吃饭的时代已经落寞。这几年Clarks电商没有跟上,抖音没有跟上,新产品研发更是偏离了市场。
更不让消费者待见的是,Clarks的鞋子会两年自动降解,会自然坏掉。为何要2年,为何不3年、4年让消费者选择,1000元左右的鞋子,消费者没有选择权利,那消费者为何还要买?消费者的忠诚度是建立在产品质量的持久性上的,这是根基,根基已经动摇,产品渐渐也就失去了人心。
屋漏偏逢连夜雨。
新冠疫情最终压垮了品牌,Clarks关门数月,销售额大减,损失惨重,2020/2021财年的亏损,达到1.5亿英镑。
Clarks应该估计快活不下去了,买点资产又是一笔巨款,习惯了巨款就相当于习惯了高生活的败家子。
Clarks慢慢的将退出历史舞台,那这样的品牌谁会看中呢?
李宁抄底Clarks
国产鞋服的上一个高光时刻,依稀发生在2008年举办奥运会之时。彼时公众对于体育运动的热情空前高涨,连带着对鞋服的需求激增。
国产鞋服品牌趁势而起,疯狂扩张门店,然而由于消费者对于国产鞋服的品牌认可度不够,多数品牌“出师未捷身先死”,都倒在了半路上。
经过十年的磨练洗礼,如今国产鞋服赛道已然是一片新的天地。
值此之际,体操王子的产业版图,即将又添一名新成员。
李宁的出手可谓恰当其时。200年来,Clarks控股权一直是个非卖品。
当然了,这宗交易跟李宁公司没有直接关系,不过,李宁公司同样为莱恩资本的出资人。
据悉,非凡中国已拟定五条措施,用以发展Clarks业务,其中包括:
提高成本及运营效率;重新定义客户分类及加强品牌建设;审阅分销策略;重组企业组织;增加在亚洲的市场份额,尤其是大中华地区。
收购后的安排
对李宁来说,Clarks的意义,不只是一项百亿级的业务,也真正开启了全球运营的旅程。
收购尚未完全完成,不过,李宁已就管理Clarks做出人事安排。
据公开资料,非凡中国执行董事李麒麟(Colin Li)已任Clark集团董事长,李麒麟也是李宁的侄子。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