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找好货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专题 » 正文

「中国民间传统艺术」木版年画六个著名的艺术之乡(我国五大民间木版年画产地)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2-07-30 14:08:36    作者:life    浏览次数:3277    评论:0
导读

木版年画 木版年画是中国历史悠久的传统民俗文化艺术形式,有着一千多年的历史。年画中门神的历史最为悠久,早在汉代就已经出现了“守门将军”的门神雏形。唐代以来佛经版画的发展和雕版技术的成熟、宋代市民文化的发展都大大促进了木版年画的繁荣 。 木版

木版年画

木版年画是中国历史悠久的传统民俗文化艺术形式,有着一千多年的历史。年画中门神的历史最为悠久,早在汉代就已经出现了“守门将军”的门神雏形。唐代以来佛经版画的发展和雕版技术的成熟、宋代市民文化的发展都大大促进了木版年画的繁荣 。

木版年画有大大小小几十个产地,其中著名的有:重庆梁平、天津杨柳青、河北武强、山东潍坊、苏州桃花坞、河南朱仙镇、四川绵竹等地。清末民初年间,年画的使用地区覆盖了除西藏以外的全国各地,包括台湾在内。

朱仙镇木版年画

朱仙镇木版年画是中国古老的传统工艺品之一。作为中国木版年画的鼻祖,主要分布于河南省开封、朱仙镇及其周边地区。朱仙镇木版年画构图饱满,线条粗犷简炼,造型古朴夸张,色彩新鲜艳丽。2006年5月20日,朱仙镇木版年画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朱仙镇木板年画:镇鬼神

钟馗,是中国民间传说中驱鬼逐邪之神,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赐福镇宅圣君”。钟馗是中国著名的民间神之一,后来被道教纳入神仙体系,他的主要功能是捉鬼。钟馗,古书记载他系唐初长安终南山人,生得豹头环眼,铁面虬鬓,相貌奇异;然而却是个才华横溢、满腹经纶的人物,平素正气浩然,刚直不阿,待人正直,肝胆相照。另一说是由逐鬼法器“终葵”而来。“终葵”为逐鬼之物,被取为人名作辟邪之用。

佛山木版年画

佛山木版年画是中国华南地区著名的民间年画,是岭南传统民俗文化的一朵奇葩。它与天津杨柳青、苏州桃花坞、山东淮坊的年画齐名,是中国四大木版年画生产基地之一,影响远及东南亚及世界各国华人聚居地。佛山市政府和禅城区已把木版年画列入首批重点项目。

佛山木版年画:驱邪神

过年除夕日,要贴灶王神及对联,接灶王回家,保一年平安。还要贴门神、春联、“福”字,红钱等,以驱邪纳福。旧时民间还要贴“姜太公在此百无禁忌”。此横条是贴在门楣上的,大门上少见,多数是贴在屏门、客厅、堂屋的门楣上,或屋梁、楼楞上。店家最喜欢张贴在店堂或出入处上方,很醒目。这习俗过去很流行,历史上也很长。此习俗现在一些农村地区建房造屋或一些大型活动时还常常能看到。

陕西凤翔木版年画

木版年画是中国历史悠久的传统民间艺术形式,凤翔木版年画是中国传统民间年画的一大流派,始于唐宋,盛于明清,被国外收藏家赞誉为“东方智慧的结晶”,在世界各著名博物馆皆有收藏。凤翔木版年画,主要分为门画、十美画、风俗画、戏剧故事画、家宅六神画和窗花画六类;品种最多的时候有六百多种,经过木板年画的第二十代传人邰立平数十年的恢复、挖掘、整理和创新的有四百多种。

2006年5月20日,该遗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陕西凤翔木板年画-钟馗(镇宅圣君 驱邪赐福)

旧时中国民间常挂钟馗的像辟邪除灾。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唐·赐福镇宅圣君”。古书记载他系唐初长安终南人,(据古籍记载及专家学者考证,钟馗为今陕西省西安秦岭中段终南山下周至县终南镇终南村人,现存终南钟馗故里庙),生铁面虬鬓,相貌奇异;然而却是个才华横溢、满腹经纶、学富五车、才高八斗的人物,平素正气浩然,刚直不阿,待人正直。

春节时钟馗是门神(道教中最出名的神仙之一)端午时钟馗是斩五毒的天师,钟馗是中国传统道教诸神中唯一的万应之神,要福得福,要财得财,有求必应。

山东潍县木版年画

潍县木版年画是山东地区的一种传统民俗工艺品,属于木刻画。因产于山东潍县而得名。生产作坊多在杨家埠和仓上等地。据传已有三百多年历史,清代中叶为盛期,清末逐渐衰落。早期风格受天津杨柳青年画影响,后来自成体系。题材分吉利画、戏曲故事和神话传说等。年画都蕴涵着各地独特的艺术风格,形式变化多样,内容广泛,各类武将门神、灶爷、财神、观音、八仙、寿星、戏曲人物、耕织农作、民间传说、历史故事、花卉动物、仕女、娃娃、风光景色等应有尽有。

山东潍县木版年画-福神

天官赐福”是历代民俗年画中的重要内容之一。福神天官的典型形象为吏部天官模样,一身朝官打扮,红色袍服,纹乡玉带,慈眉善目,五绺长髯,一副喜颜悦色、雍容华贵的样子。又有蝙蝠翔飞于上,喻意天降吉祥,人间得福。色彩华丽,充满了福运和财气,博达了旧时人们渴盼天官赐福、财神送财的强愿望烈。

潍县杨家埠木版年画

潍县杨家埠木版年画是一种流传于山东省潍坊市杨家埠的传统民俗工艺品。明代隆庆二年后,杨家埠年画艺人创立了“恒顺”、“同顺堂”、“万曾城”、“天和永”等四家画店。清代乾嘉年间,杨家埠木版年画开始兴盛,至咸丰年间达到鼎盛,一时间,当地出现了画店百家、画种上千的盛况,年画人才辈出,杨家埠木版年画曾行销大半个中国。1949年后,因战乱而一度萧条的杨家埠木版年画枯木逢春,重新焕发了生机。1952年,杨家埠木版年画印制780万张。1979年,原潍县政府成立了杨家埠木版年画研究所,专门对杨家埠木版年画进行挖掘整理、研究创新。木版年画作为域地道的农民画,植根于民间,土生土长,集中了劳动人民的艺术才能和勤劳智慧,凝结了广大劳动人民淳朴的思想感情和对美好生活和强烈愿望。

潍县木板年画-马行千里思兄弟 花开三月想桃园


潍县木板年画-义存汉室三分鼎 志在春秋一部书

绵竹木版年画

绵竹年画又称绵竹木版年画,中国民间木版年画之一,因产于竹纸之乡的四川省绵竹市而得名,流行于中国西南地区。多以木版印出轮廓而后填色。绵竹年画与天津杨柳青年画、山东潍坊杨家埠木版年画、苏州桃花坞木版年画齐名为中国四大年画之一,素有“四川三宝”、“绵竹三绝”之美誉,绵竹年画是世世代代民间画师们勤劳和智慧的结晶,体现巴蜀人民乐观向上的思想感情和古老的民族风尚。2002年2月,绵竹年画入选首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绵竹木版年画-武财神赵公明

赵公明,本名朗,字公明,又称赵玄坛。相传“日精”所托化,为武财神。在《封神演义》中,姜子牙封赵公明为“金龙如意正一龙虎玄坛真君”,简称“玄坛真君”,统帅“招宝天尊萧升”、“纳珍天尊晋宝”、“招财使者邓久公”、“利市仙官姚少司”四位神仙,专司迎祥纳福、商贾买卖。后来,民间认为赵公明手下所掌管四名与财富有关的小神,其分别是招宝、纳珍、招财和利市,因而他成为了财神。

武强木版年画

武强木版年画,河北省武强县民间传统美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武强木版年画是在原始的耕作方式、佛教思想、传统观念和古老的民族习惯影响下发展起来的民间乡土艺术。其构图丰满,线刻粗犷,设色鲜亮,装饰夸张,节俗特色浓厚。武强木版年画除大量民间题材外,更注重反映重大时代变革,以表达人们对国事的关心,对人生的美好期望。

武强木版年画-财神

财神主管财源的神明。道教赐封为天官上神,民间信仰为天官天仙。道教赐封并不称为财神,而是在所官职上加封神明。财神是中国民间普遍供奉的一种主管财富的神明。佛教里也有财神:北方多闻天王和善财童子。


本文摘自:老右玉的博客

 
关键词: 杨家埠木版年画
(文/life)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life原创作品,作者: life。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114618.com/news/113127.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
 

(c)2008-2018 找好货 B2B SYSTE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200897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