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郭峰 通讯员 丁琳 滨州报道
毒品,一朵潜滋暗长的“恶”之花,给人民和社会带来巨大的安全危害。今年以来,滨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禁毒委以不出现规模化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问题为底线,以“零产量”“零种植”为目标,按照“保障得好、预防得住、发现得了、铲除得尽、打击得狠、追究得严”的工作原则,打出“民警+社工+网格”三位一体组合拳,推动禁种铲毒工作政策宣传到位、措施落实到位、责任压实到位。
“警格+网格”综合治理多元化
开展毒品原植物识别培训会
2022年,区禁毒委员会制定《2022年禁种铲毒专项行动实施方案》,要求全面落实职责任务。区公安分局将禁种铲毒工作纳入分局“护航2022”—冬春严打整治专项行动考核内容;分管领导、禁毒部门负责同志、派出所所长到辖区办事处对接禁种铲毒工作事宜,研究落实包片、包村、包户“三包”制度,形成人人有责任、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打出“民警+社工+网格”三位一体组合拳,组织发动乡镇干部、禁毒社工、社区民警、网格员等多种力量对各自辖区开展全面摸排,开展拉网式踏查铲毒行动。同时针对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的规律特点,开展毒品原植物识别培训会,办事处、派出所禁毒专(兼)职工作人员参加,对罂粟等毒品原植物的特征以及如何开展禁种铲毒踏查工作进行详细讲解,确保踏查效率。
“线上+线下”宣传发动全覆盖
利用流动宣传车开展禁种铲毒宣传
民警走村入户开展禁种铲毒宣传
悬挂条幅开展禁种铲毒宣传
区禁毒办持续开展禁毒宣传教育“六进”活动,采取“线上+线下”“分散+集中”模式,宣传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的危害、法律后果和举报奖励制度,将“种毒违法、种毒必铲、种毒必究”的法治观念传播到每一个角落,形成对非法种植活动的强大震慑。每年春节前夕,区禁毒办都将开展禁毒宣传进村庄、禁毒宣传赶大集活动,每年三四月份是罂粟播种和生长的关键期,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号、微信群转发《全区2022年度禁种铲毒通告》、警示案例等,通过张贴通告、发放宣传册、悬挂条幅、村居大喇叭、宣传车循环播放禁种广播等形式,积极向群众宣传禁种铲毒的相关要求、动员辖区群众全面开展线索举报、努力营造“禁种铲毒,人人有责”的浓厚氛围。期间,发放各类宣传单页5万余份,悬挂条幅30余条,出动宣传车4辆。同时,加大对辖区餐馆等潜在非法种植、非法食用罂粟植株场所宣传排查力度,真正把责任落实到每个村(社区)、每个责任人,推进非法种植问题综合治理。
“高科技+铁脚板”禁种铲毒无死角
民警、社工、网格员开展实地踏查
利用无人机开展空中“扫毒”
充分依托网格员人地事物熟的优势,与民警、社工深入田间地头、房前屋后菜园、偏僻空旷地带等潜在非法种植区域开展拉网式、地毯式人工踏查,全力做到不留隐患、不留死角。在踏查的同时,面对面向群众讲解毒品原植物的危害及法律法规知识。同时,根据历次航测点位数据,对曾发生过非法种植的村庄等重点区域开展重点踏勘。同步开展无人机航测工作,针对封闭院落等不便踏查、容易漏查区域,利用无人机角度广、低空拍摄清晰、巡查效率高等优势,组织开展空中“扫毒”。期间,先后开展人工踏查、无人机航测90余次。截至目前,全区共查处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行政案件5起,行政处罚违法行为人5名。
在此,滨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禁毒办提示,种植罂粟,无论是观赏或使用,其行为都违反国家法律,广大群众要自觉抵制毒品,杜绝非法种植行为发生。
责编:张 爽
审核:卢志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