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找好货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专题 » 正文

千年北石窟寺建“雨伞”:探索裸露洞窟防水之法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2-07-30 17:48:04    作者:life    浏览次数:5096    评论:0
导读

中新网甘肃庆阳5月22日电 (艾庆龙)近日,记者来到位于甘肃庆阳市的北石窟寺,在航拍视角下,南端已被深色防水保护棚覆盖。在大家印象中,黄土塬干旱少雨,而北石窟寺为何会启“防水”工程? 甘肃北石窟寺文物保护研究所保护研究室副主任崔惠萍介绍说,

中新网甘肃庆阳5月22日电 (艾庆龙)近日,记者来到位于甘肃庆阳市的北石窟寺,在航拍视角下,南端已被深色防水保护棚覆盖。在大家印象中,黄土塬干旱少雨,而北石窟寺为何会启“防水”工程?

甘肃北石窟寺文物保护研究所保护研究室副主任崔惠萍介绍说,该窟所在地年降雨量较大,加之黄砂岩透水性较好,导致石窟造像受到水患影响。

北石窟寺始建于北魏永平二年,经历代不断扩建形成一处窟龛密集的石窟群。现存大小窟龛308个,石窟造像2000多身,分布在蒲河两岸的黄砂岩崖面上,在中国佛教石窟艺术中占有重要地位。2017年,为了加强保护,甘肃将北石窟寺整建制划归敦煌研究院管理。

北石窟寺窟内造像因受水显得斑驳。 艾庆龙 摄

在北石窟寺,多体量多结构脚手架支撑起保护棚,窟龛轮廓若隐若现。崔惠萍介绍说,该防水工程,属于实验性,于2021年3月建成,能最大程度覆盖遮挡崖体,保护崖面窟龛,防止雨水对石窟的冲蚀破坏。

现场,保护棚主体施工搭设采用四周落地式、全高全封闭的扣件式双排钢管脚手架,棚面采用树脂瓦屋面与钢结构方管焊接在脚手架上,使雨水能够快速漫排至檐口落地。此外,保护棚南高北低,防雨棚檐口设置了统一排水的截水槽,槽口最北端对接排水管道,可保证排水的流畅性,又防流水直接排下,重击窟区地面。

崔惠萍曾发《北石窟寺岩体渗漏现状分析研究》一文,她指出,石窟所在的岩体裂隙纵横交错贯通,每年7月到9月为雨季,雨水由岩体顶部纵向裂隙渗入洞窟,随着时间推延,雨水由远近不同距离向洞窟的各种裂隙扩散,并在洞窟壁面的出漏点流出,渗流时间有的达数月。在出漏后,经过水分蒸发、钙质沉淀等,会在洞壁及造像表面形成钙质沉淀物,从而覆盖了造像原貌,并使石窟文物丧失了原有的艺术价值。

图为航拍视角下的北石窟寺。 艾庆龙 摄

崔惠萍解释说,建“雨伞”这件事,对于北石窟寺并不陌生,只不过,此前仅针对个别特殊洞窟,建覆盖面积达600平方米的“雨伞”尚属首次。

崔惠萍对比南端建立保护棚先后变化说,为期1年的监测数据尚在分析过程中,但根据人为观察,保护棚防水效果明显。

据悉,为保证石窟的观赏性,下一步,北石窟寺文物保护研究所将对保护棚形状、颜色进行调整,力求在不影响窟龛环境面貌的基础上,保证防水性和观赏性。(完)

 
关键词: 北石窟寺
(文/life)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life原创作品,作者: life。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114618.com/news/114472.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
 

(c)2008-2018 找好货 B2B SYSTE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200897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