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找好货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专题 » 正文

Ingvar 测量人脑血流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2-07-30 17:48:43    作者:life    浏览次数:932    评论:0
导读

原创 John H. Zhang David H. Ingvar(1924-2000,上图 Ingvar 1974年在电视 "隆德提问 - Fraga Lund" 节目上)是瑞典人,医生,神经科学家,他的主要研究方向是卒中,癫痫,脑外伤和其


原创 John H. Zhang


David H. Ingvar(1924-2000,上图 Ingvar 1974年在电视 "隆德提问 - Fraga Lund" 节目上)是瑞典人,医生,神经科学家,他的主要研究方向是卒中,癫痫,脑外伤和其他神经系统疾病的临床神经生理学。


Ingvar 对卒中的贡献是首先使用放射性同位素测量了人的脑血流,把脑血流,脑代谢和脑的功能联系在一起。


在1954年的博士论文中,Ingvar 描述了 “脑血流与脑功能的耦合 - Coupling between Brain Function and Brain Blood Flow” 现象,这一观察也奠定了他随后几十年科研的基石。


1961年,Ingvar 与丹麦的神经科学大师 Niels A. Lassen(1926-1997,见 Lassen 一章)一起发表了一篇文章,介绍用放射性同位素技术测量人的局部脑血流。


文章如下:Lassen NA, Ingvar DH. 放射性同位素氪测量皮层脑血流 - The Blood Flow of the Cerebral Cortex determined by Radioactive Krypton. Experientia 17:42-43, 1961。


方法是通过颈动脉打入 “氪85 - 85Krypton” 和 “氙33 - 33Xenon” 放射性同位素,然后在体外记录放射性同位素被清除的速度来测量脑血流。


这一技术开启了临床和实验性脑研究的一个新时代,人们可以通过测定局部脑血流来研究在健康和疾病时脑的局部功能。


这一新技术的不断完善证明了脑血流测量在基础和临床研究中的价值,触发了后来出现的 SPECT 和 PET。



在发明了局部脑血流的测定方法之后,丹麦的 Lassen 团队开始关注脑血流在脑血管疾病中的生理和病理生理,而 Ingvar 团队开始研究神经心理和神经精神问题。


在健康人清醒休息状态下,测量脑皮层的脑血流,Ingvar 描述了 “额叶偏重 - Hyperfrontal Pattern” 的脑血流现象,即额叶的脑血流要高于枕叶的脑血流(上图)。


Ingvar 认为在清醒时,额叶的高脑血流保障了所需要的神经和意识活动。


这一观察得到了随后实验的验证,并建立了正常脑血流与其他病态脑血流,包括 “昏迷 - Coma” 和 “慢性昏睡 - Chronic Stupor” 脑血流的特征,以及各种精神活动的脑血流方式。


1974年,Ingvar 的团队通过脑血流测定,首次展示接受和产生语言时,不仅仅激活了传统的 Paul Broca(1824-1880,见 Broca 一章)和 Carl Wernicke(1848-1905,见 Wernicke 一章)脑区,同时也激活了双侧皮层的其他脑区。


这一重要发现被随后的其他研究者,包括使用 PET 技术所证实。


这一重大发现促进了重新估价传统的语言模式,推动了语言功能的进一步研究。



1970年代初期 Ingvar 的团队发表了多篇文章,揭示慢性单纯型精神分裂症病人出现额叶脑血流的低灌现象。


这一观察提示额前组织活动降低,导致认知和其他高级神经功能下降,在当时成为单纯性精神分裂症脑功能异常的神经生理体征。对药物治疗反应好的精神分裂症病人,脑额前叶血流似乎也有改善。


同时,Ingvar 的团队还展示用局部脑血流测定来诊断痴呆,他们发现局部临床症状与相应部位脑血流下降相关。


其他的发现,包括建立了脑电图和局部脑血流以及脑代谢的关系(上图左,Ingvar 助手 Elisabeth Svensson 准备做脑电图,上图右,70年代的 Ingvar)。


与 Lassen 团队合作,他们一起进行了大量的临床脑血流测量研究,包括脑血管病,脑肿瘤,脑外伤和癫痫病人,在历史上留下了他们的足迹。


Lassen 和 Ingvar 两个团队,都在各自的领域中使用脑血流测量技术,做出了重多的贡献。可以说 Ingvar 和 Lassen 发明的脑血流测定为神经系统疾病打开了一扇可以观察的窗口。


有道是 “山晴更觉云含态,风定闲看水弄姿”。



Ingvar 生于瑞典隆德 - Lund,来自书香门第。


父亲 Sven Ingvar(1889-1947,上图左)出生在丹麦,1918年毕业于瑞典的隆德大学。博士论文是研究小脑的功能,后来成为神经内科的副教授,1929年成为医学系教授。1933-1936年曾任瑞典医学会主席。据说 Ingvar 学医主要是他父亲的要求,另外亲戚中医生非常多,似乎当医生是家族的一个传统。


母亲 Ingegerd Henschen-Ingvar(1890-1986,上图中)是艺术历史学教授,来自名望世家。Ingegerd 的父亲 Salomon Henschen(1847-1930)是瑞典著名的神经内科医生,以研究失语症而闻名,1919年曾提出脑损伤病人 “失算症 - Acalculia” 的概念。


苏联领袖列宁得了卒中之后,Henschen 是治疗团队的医生,并参与了列宁脑的解剖。


当然家族中最有名的还是 Ingvar 的妹妹 Cilla Ingvar(1931-1998,上图右),一个歌唱家,艺术家和翻译家。


Cilla 在当大学生期间因在 “大篷车 - Carnival” 演出中作为女歌星成了小富婆。十几年的舞台和电视生涯使她在北欧,尤其是瑞典成为家喻户晓的明星。


Cilla 死后,她的鼻子被作成标本,挂在隆德市一家咖啡馆 Nasoteket 的墙上,桌号是13。


因此,Ingvar 家族中不仅有神经科学的细胞,也有文学艺术的细胞。



1942年 Ingvar 在隆德大学毕业,1943-1946年是隆德大学医学和化学系助理。1945年进入隆德大学医学院,1950年获得行医执照,1947-1951年在神经外科做助理和医生。1954年获得隆德大学医学博士学位。


毕业后,1951-1953年 Ingvar 去了加拿大的 “蒙特利尔神经病学研究所 - Montreal Neurological Institute”,做了两年博士后研究。


当时蒙特利尔神经病学研究所最出名的两位学者是神经外科医生 Wilder Penfield(1891-1976,见 Penfield 一章)和神经生理学家 Herbert H. Jasper(1906-1999)。


在 Penfield 和 Jasper 的指导下,Ingvar 观察到脑的功能与脑血流耦合这一决定性现象,成为他随后几十年研究的核心。


1953-1955年,Ingvar 在瑞典 “卡罗琳斯卡 - Karolinska” 研究所的诺贝尔神经生理研究所学习,师从与诺贝尔奖获得者 Ragnar Granit(1900-1991)。


1954年,Ingvar 获得哲学博士 - PhD 学位,一年后回到隆德,1956-1958年在瑞典医学研究协会做研究员。


1963年,Ingvar 成为隆德大学副教授和临床神经生理实验室主任(上图左 Bo Siesjo,技术员 Birgit Olsson,右 Ingvar),1966年成为隆德大学临床神经生理系主任 。


1979-1983年 Ingvar 获得 Fogarty 奖学金,在美国国立卫生院 - NIH 做了几年访问学者。1983年回到隆德大学成为临床神经生理系教授。



Ingvar 在脑研究方面成就很多。他是国际脑血流和代谢协会的共同发起人之一,也是脑血流和代谢杂志的发起人之一。他在1983-1985年曾任国际脑血流和代谢协会的主席。


同时,1984-1985年 Ingvar 是瑞典医学会主席,并且荣获瑞典医学会1972年的 Retzius 奖。1979年他获得了德国神经科学协会的 Hugo Spatz 奖。


1997年 Ingvar 获得国际脑血流和代谢协会的终身成就奖。


Ingvar 创办并成为 “人类神经生物学 - Human Neurobiology” 杂志的主编(1982-1987)。


名声在外,朋友遍天下,Ingvar 喜欢旅行,参加会议,访问实验室和周游讲学。


Ingvar 写了四本书,另外编辑了五本书,有的是用瑞典文字,讲述了人脑的各种功能。


除了做学问,Ingvar 还是个神经科普作家,在瑞典也是路人皆知。


Ingvar 为瑞典的报纸写文章和综述,在电台 "今日问答 - Svar Today" 节目中做讲座,从1961-1981年与其他五位名人一起每周出现在电视 "隆德提问 - Fraga Lund" 节目上(上图,1983 年在电视 "隆德提问" 节目上),来回答公众的问题。


因此,“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对于瑞典的大众来说 Ingvar 是瑞典名声最大的脑科学家。



有必要指出,Ingvar 不是第一个测量人脑血流的人。


1890年到1950年有多次间接地描述脑血流的文章,包括脑组织的压力和脑血管直径的变化。


1943年美国的 Carl F. Schmidt(1893-1988)在猴子脑中第一次定量的测量了脑血流,但是手术要求过高,方法复杂。


1945年 Seympur S. Kety(1915-2000,见 Kety 一章)和 Carl Schmidt 用 “笑气 - Nitrous Oxide” 在清醒的人身上测量了脑血流,但是,这种方法只能观察全脑血流,不能够观察局部脑血流与脑代谢和脑功能的关系。


在 Kety 研究的基础上,Lassen 把放射性同位素引进脑血流的测量,并且在1961年与 Ingvar 一起正式报告了用放射性同位素测量人脑血流的方法(上图右上,源于 Iadecola C. 2017)。


1967年,有人修改了 Lassen-Ingvar 测量脑血流的方法,用 “氙气133 - 133Xe” 吸入来测量脑血流。这种简易的脑血流测量方法立即传遍全世界。



科学家也喜欢建立朋友圈儿,一旦有了简单容易操作的脑血流测定方法,学者们开始发起脑血流会议。


于是 Lassen(上图左一)和 Ingvar(上图左二)成立了一个 “脑血流论坛 - rCBF Symposia”,1965年在瑞典的隆德举办了第一次会议。


到了1970年以后,美国的 Louis Sokoloff(1921-2015,见 Sokoloff 一章,上图左三)发明了测量脑葡萄糖代谢的方法,于是脑血流会议开始变为脑血流和脑代谢会议。


有了专门的脑血流和脑代谢会议,人们就想再成立一个协会,于是瑞典的 Bo Siesjo(1930-2013,见 Siesjo 一章,上图右)和 Louis Sokoloff 讨论了开办专门研究脑血流和脑代谢的协会和杂志。


于是,1981年在美国的圣特路易斯开第10届脑血流和代谢会议时,成立了国际脑血流和代谢协会,并成立了协会的杂志 JCBFM。


英国的药理学家 Alexander Murray Harper(1933-2005,见 Harper 一章)成为脑血流与代谢杂志的首任主编(现任杂志主编是美国匹兹堡大学的陈俊教授)。


Seymour Kety 成为国际脑血流和代谢协会的终身名誉主席,Sokoloff 成为国际脑血流与代谢协会的首任主席。


四年后,1985年国际脑血流和代谢会议重新回到瑞典的隆德,作为会议主席 Ingvar 简称会议为 “脑85 - Brain 85”,这一形式沿用至今。


同时 Ingvar 在会议上向大家提供了 “脑啤酒 - Brain Brew”。



Ingvar(左;Ingvar, 右:脑啤酒)一生充满创新,成就无限,然而,最令人神奇的事情发生在1990年他正式退休之后。


1990年退休之后,Ingvar 居然彻底改行,跑到瑞典的斯德哥尔摩经济学院受聘为公司心理学教授直到1995年。


据说 Ingvar 在经济学院的讲课受到学生们的热烈欢迎。


当然,一个资深的神经科学家,做了几十年电视台和报纸神经科普,讲课对 Ingvar 来说是举重若轻。


在出任经济学院教授期间, Ingvar 与一位精神病学家一起出版了一本 “公司意识 - The Conscious Corporation” 的书,立即获得巨大成功。


在书中 Ingvar 用脑生理学和行为学的知识,来解释工业管理的问题,可谓独树一帜。


一个刚刚退休的神经生理学教授却跑到经济学院做心理学教授,而且还能如此成功,把医学生理学的知识和工业管理如丝入扣的结合在一起。


Ingvar 大有 “言语巧偷鹦鹉舌,文章分得凤凰毛” 的气势。



Ingvar 76岁时在瑞典的隆德死于慢性进展性运动神经元疾病。


虽然 Ingvar 的疾病影响到视网膜使他无法阅读,但是他在生病期间仍然继续工作。在他生命的最后一年,他写了几篇文章,甚至在他生命的最后一个月,他还参加了瑞典日报举办的公众学术讨论。


在 Ingvar 去世的前一年,他出版了一本 “十个大脑 - Ten Brains” 的书(上图左,右:Ingvar),内容是十位有名望的政治家和作家们的脑部疾病对他们行为和执政功能的影响,包括了德国哲学家尼采 Friedrich Nietzsche,美国总统威尔逊 - Woodrow Wilson,苏联领袖列宁 - Vladimir Lenin,英国首相丘吉尔 - Winston Churchill,德国纳粹领袖希特勒 - Adolf Hitler,中国的毛泽东,美国作家海明威 - Ernest Hemingway 和美国总统肯尼迪 - John Kennedy 等人。


几乎双目失明,不能行走,却如此多产,除了 Ingvar 坚韧的毅力和对神经科学研究的信念之外,与他夫人 Elisabet 无限的支持和帮助是无法分开的。


人们认为,Ingvar 是个伟大的先驱者,而且更重要的是他激发了其他人来研究脑的功能。他智慧超群,朋友众多,他的文化兴趣与语言功能,使他成为一个成功的讲师和科普作家。


与 Ingvar 同时代的几位脑血流研究大师主要来自于北欧,英国和美国,包括上述的 Lassen,Siesjo,Harper,Kety 和 Sokoloff,他们共同开辟了脑血流和脑代谢研究这一新领域,扩展了卒中研究的历史征途。



中国海军军医大学长征医院神经外科的梅其勇(上图)副教授感叹 Ingvar 开拓出脑血流研究领域和创意无限的一生。


脑血流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从临床实践中,常能看到很多脑缺血病人在血流重建之后,相应脑区的神经功能可以得到很好的恢复。


然后,梅教授亲身经历了一例卒中病人脑血流改善后出现语言功能的 “变异”。


“一个73岁女性病人,因突发语言障碍伴有左侧肢体无力就诊,脑血管造影证实是右侧大脑中动脉闭塞,有既往房颤病史。急诊做了机械取栓术,取出血栓恢复右侧大脑中动脉的血流”。


梅教授发现,这个没有学过英语的老年女性病人,术后突然主动使用英语单词与医生进行口头交流。对医生提问的中文问题,她却用简单的英语来回答。


“神奇臭腐变穷通,宇宙纷纭醉眼中”。


因此,脑血流与脑功能领域还有很多未知的内容,等待着我们去探究。


梅教授说,Ingvar 一生专注于脑血流,既从事严肃和严谨的科学研究,又不遗余力以各种媒体的方式来向大众科普脑科学,值得所有学者深思如何为社会做出贡献?



中国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神经外科的冯军(上图)副教授称赞 Ingvar 精彩传奇的一生堪比电影,脑血流的重要性更是毋庸置疑。


目前临床上改善脑血流的术式很多,针对颈动脉狭窄的有内膜剥脱术和支架植入成型术。另外,越来越多的医生认可和接受颅内动脉狭窄和颈动脉、颅内动脉慢性闭塞再通。


冯教授说,我们为尚未发生明显临床症状但狭窄相对较重的病人做了预防性手术后,病人获得了明显的益处,感觉神清气爽了很多,向医生反映自己好像走进了原始森林。


冯教授形象的说,“开通的不止是血管,还有智慧和笑容”。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重量只占2%的大脑却消耗了全身15%的血流量,灌注对人脑的意义有时很难用动物实验或者模型来模拟,灌注的改善给人类带来的益处也很难通过现有的一些量表来体现。


冯教授认为,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手术风险的降低,也许我们应该更多的去关注、更积极的去改善脑灌注。



美国莫尔豪斯医学院神经生物系的熊志刚(上图)教授说,Ingvar 的学术成就并不限于研究脑血流和疾病时脑的功能的改变,他还研究了酒精对脑功能的影响。


1982年 Ingvar 团队发现酗酒对脑功能损伤的程度与年龄密切相关,二十五岁以下的年轻人酗酒具有更高的脑损伤风险。


熊教授指出,Ingvar 等报导了酒精中毒者,脑白质局部血流量减少并与肝功能异常呈强相关性,而脑灰质血流量改变和肝功能异常之间仅有弱相关性。


然而,Ingvar 1998年另一项研究表明,适量的饮酒(血浓度不超过0.07%)可以选择性地激活大脑奖赏系统,而对认知功能几乎没有或只有很小的影响。


此外,熊教授说,Ingvar 之所以被很多瑞典人所爱戴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他的对话才能和科普爱好。


Ingvar 可以把深奥的科学研究和发现用老百姓可以理解的通俗语言和喜闻乐见的形式表达出来。


“隔行如隔山,隔行不隔理”。


熊教授认为,Ingvar 这样优秀的科学家以科普的形式讲解, 可以激发人们对科学的热爱,对社会的进步和推动或许比只埋头苦干热衷于发高大上文章的科学家来说,会起到更大的作用。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最后,送给 Ingvar(上图)一首明朝沈晖的《陪庄孔旸游大潮寺》,学术领先,人生榜样,教育公众,无愧无悔人生一场:


踏遍烟霞到上方,忽惊身在白云乡。湖山东望连天远,风雨西来满寺凉。


病不胜衣怜瘦身,诗能入妙爱蒙庄。十年江海悲离别,此地谁曾共一觞。

 
关键词: ecola
(文/life)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life原创作品,作者: life。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114618.com/news/114599.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
 

(c)2008-2018 找好货 B2B SYSTE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200897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