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特种油行业概况
有不同于一般油里物品所有的功能的油类,统称特种油。中国拥有丰富的石油资源,特种油品技术也取得了较大进展,有必要根据市场需求对拥有丰富原油资源的炼化企业进行调整,扩大特种油品产量,提高产品质量,实现更大经济效益。通过先进的炼化工艺,特定优质原油可以加工成环保型溶剂油、金属加工油液、油墨、橡胶油、冷冻机油等特种油品,与常规油品相比,特种油品产品更能满足特殊需要。
按照用途进行划分,特种油品主要包括特种真空油、脂,特种润滑油、脂(包括合成润滑油、脂),防锈油、脂和其他石油产品添加剂。特种油品通常应用在矿物润滑油无法适应的特殊场合,其中包括原子能、宇航、电子等新兴领域,工作环境与一般不同,如耐辐射、耐化学、耐高低温、耐高真空等。
特种油品类型及应用领域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二、中国原油市场现状分析
2018年,中国石油表观消费量达6.48亿吨,较上年增长6.95%;国内原油产量连续第3年下滑,降至1.89亿吨,与2017年相比下降1.3%,降幅收窄1.9个百分点;原油加工量首破6亿吨大关,达到6.06亿吨,与2017年相比增长6.7%;成品油产量3.6亿吨,增长3.6%;成品油净出口量再创新高,达到4608万吨,同比增长12.8%。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018年中国石油新增探明地质储量9.59亿吨,同比增长9.4%。2019年,中石油加大勘探开发力度,油气增储上产势头良好,全年新增探明油气地质储量当量18.4亿吨,创历史新高。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相关报告:华经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0-2025年中国特种油品行业市场调查研究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三、中国特种油品行业细分市场现状分析
2014-2018年中国特种油品行业销售收入和利润总额呈增长趋势。据统计,2018年中国特种油品行业实现销售收入1822亿元,同比增长13.2%;实现利润总额130亿元,同比增长3.3%。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白油的主要市场包括亚太地区(中国、印度、韩国和台湾)、美国以及欧洲的德国、法国、英国、意大利、土耳其和伊比利亚。预计中国白油消费量将从2017年的120.83万吨增长至2022年的160.35万吨。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受环保督查、经济增长下行等多方面的影响,中国润滑油需求量有所下滑。2018年中国润滑油表观消费量为610万吨,同比下滑9.5%。2019年中国润滑油表观消费量约为650万吨,同比增长6.6%。2018年中国润滑油产量为594万吨,同比下降3.7%。预计2019滑油产量约为629.6万吨,同比增长6.0%。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中国变压器制造业现已成为一个年产值超过600亿元、年产量超过17亿千伏安的大产业。2012-2018年变压器油需求量累计达410.3万吨。2018年国内总需求量为68.11万吨。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随着普通溶剂油产量的提高,普通溶剂油市场渐渐趋向于饱和,随着社会对环境保护越来越关注,胶粘剂、密封剂、油墨、涂料等行业对高档环保型溶剂油需求将越来越多,市场前景广阔。2018年中国高档环保型溶剂油市场需求为69万吨,预计到2020年中国高档环保型溶剂油市场需求约为78万吨。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四、中国特种油品行业发展前景
中国特种油品市场发展迅速,润滑油已经逐步转变为普通消费用品。现在随着机械化水平的提高,润滑油行业发展也随之兴起。机械化的程度越高,润滑油的使用率就越高,前景一片光明,润滑油产业市场发展将趋于平稳增长。
中国有着巨大的润滑油市场。国内对车用油需求的高速增长和车用油高档化趋势将推动车用润滑油行业进入快速发展期。预计到2020年,中国市场的润滑油需求将会翻一番,消费量将可能超过美国。对车用油需求的高速增长和车用油高档化趋势将推动车用润滑油行业进入快速发展期。
面对巨大的需求市场,润滑油制造企业纷纷布局,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市场格局正在发生重大变化。外企纷纷进驻,试图凭借自己的品牌影响力争夺国内市场。外资品牌对中国市场不断渗入,许多原处于大型制造企业边缘地带的润滑油工厂,纷纷与海外巨头联手。大型民企也不甘示弱,纷纷加大研发投入,凭借在成本和价格上的优势与国外展开竞争。本土品牌已经打破了国际润滑油巨头及国内垄断企业一头独大的局面。
同时,国内润滑油市场上,资源优化配置并没有完全实现,表现在基础油、科研力量、物资采购等方面。此外,由于企业规模和盈利能力比较受限,财务预算制度通常都没有真正实行,利润的完成显得很被动。因此,要使资源的充分利用和进一步优化上仍有许多工作要做,为了提升品牌形象,增加高档油的比例,需要改变原有的市场运作方法,加强整合与监控。
国内润滑油市场发展态势良好,行业内基础油供需格局被打破,同时客户需求向高档化、个性化发展,市场同质化程度及竞争白热化日剧激烈。未来润滑油行业发展过程中,与节能、高效、高端化的内燃机油发展趋势相适应。